美國因疫失業者達2600萬 多州遊行反對“居家隔離”令

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全球最多。嚴重疫情之下,近期美國多地卻接連出現人群聚集性遊行,甚至以全副武裝的方式,反抗“居家隔離”令。民眾遊行的目的,無外乎兩個:要麼要求儘快復工,要麼為了自由。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16日公佈了重新開放美國的三步走方案:第一步嚴格物理疏離的前提下開放大型場館,第二步適當恢復旅行和學校復課,第三步復工政策不再受隔離措施限制。旋即,美國多個州組成了“重新開放聯盟”。佛羅里達州的傑克遜維爾市已於4月17日率先解封,海灘當日同時對外開放。儘管該州當日創紀錄新增了1421位確診病例,卻依然抵擋不住習慣了陽光、沙灘、海水的佛羅里達人對海灘的熱情,僅僅20分鐘後,海灘上已經人滿為患。

當下美國的疫情仍不容樂觀,但是,崇尚自由的美國人,正在特朗普總統提出的“重新開放” 三步走的政策下,悄然實施著“群體免疫”。

美国因疫失业者达2600万 多州游行反对“居家隔离”令

2020年4月2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一示威者在洛杉磯市中心市政廳前手持“開放洛杉磯”的標語。

美國多州民眾聚集遊行 反抗“居家隔離”令

近日,要求解除隔離限制的示威抗疫在美國各州接連發生。

4月2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數百抗議者聚集在國會大廈周圍,向州長紐森施壓,要求解除該州為阻止新冠病毒傳播而實施的封鎖令。

他們的口號是:“我們正在失去我們的小企業,它們是我們經濟的支柱。關閉是沒有保證的,對我們的地區來說也是不可持續的。”

示威抗疫並不只有加州。之前兩天,4月19日,至少2500人聚集在華盛頓州州府奧林匹亞的州議會大廈前舉行抗議集會,抗議州長英斯利頒佈的“居家隔離令”。

2500人的聚集規模,是過去幾天來全美各地一系列針對社交疏離政策舉行的抗議活動中規模最大者之一。

在各州遊行者中,部分示威民眾甚至攜帶了槍支。在4月15日美國密歇根州爆發的抗議封城示威遊行中,多名示威者攜帶了槍支,在議會大廳前的道路上,有數百輛汽車聚集封鎖道路,要求政府結束關閉。

不僅加州、華盛頓州、密歇根州,美國的明尼蘇達州、俄亥俄州、北卡羅來納州、弗吉尼亞州等地也接連出現了反對居家隔離的抗議活動。

這得到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持。他從4月17日起連發3天推文,在推文上不僅沒有批評這一違反隔離聚集的行為,反而推波助瀾,連發推文稱“解放密歇根州!解放明尼蘇達州!解放弗吉尼亞州”。

中國傳媒大學赴美訪問學者楊競博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分析,特朗普的這種做法其實不難理解,一方面因為對經濟衰退的恐慌,另一方面因為還有七個月就是美國總統選舉了,尋求連任的特朗普能不能夠蟬聯,很大程度還要看他在這次新冠肺炎危機中如何處理衛生危機所導致的經濟與社會多重危機。

“由於美國經濟原因、文化理念以及美國總統的傾向性言論,類似這樣的反對居家隔離令的抗議活動,預計還會繼續在各地發生。”楊競博說。

疫情已致美國2600萬人失業

疫情之下是美國高位增長的失業人數。

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在過去5周,美國失業總人數超過了2600萬,平均每6人中就有1個失業,相當於美國前10大城市人口的總和,達到了歷史性新高。

美聯儲4月15日公佈經濟景氣狀況報告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美國所有地區的經濟活動在最近數週陡然急劇萎縮。所有地方聯儲都報告稱就業人口下滑,其中,零售、旅遊休閒以及酒店行業的裁員行動最為嚴重,遭受疫情衝擊也最大。

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3月美國零售銷售額環比下降8.7%至4831億美元,創1992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最大環比降幅。個人消費開支在美國經濟總量中佔比近三分之二。美聯儲一份報告顯示,3月美國製造業產出下降6.3%,為1946年2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企業關閉,工人破產,對部分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場災難。密歇根州的一些示威居民,甚至發出“寧可感染病毒,也不要破產”的呼聲。

為挽救經濟下滑,4月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拿出了一份分階段“開放美國”建議,但何時重新開放的決定權掌握在50個州的州長手中。

根據該建議,在第一階段,學校將仍處於關閉狀態,但大型場館(如電影院、餐廳、運動場和禮拜場所)可以遵照“嚴格的物理疏離建議”(人與人之間相隔6公尺)來開放。

第二階段則適用於逐步放開隔離措施後“無疫情反彈跡象”的州和地區,該指南建議,在這一階段可以適當恢復旅行和學校復課,醫院也可以不再推遲非必要的手術。

只有到了第三階段,復工政策才將不再受隔離措施的限制。

這份“開放美國”建議,看似順應了民意,因實際可操作性不強而飽受爭議,甚至還引來一些州政府批評的聲音。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羅振興表示,從本質上講,美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權力分配,“具體的開放措施一般還是會交由地方決策,這也正是此次分階段開放僅僅是‘建議’而非‘命令’的原因。”

在特朗普“復工”指南發佈之後,響應開放的州不少。包括俄亥俄州、得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在內的幾個州政府已經表示,他們打算在5月1日或更早的時候放開部分隔離措施和部分行業。

“自由”慣了的美國人正在實施“群體免疫”

在美國的抗疫遊行隊伍中,有不少民眾是出於“自由”而來。在明尼蘇達州,有示威者打出了“自由是憲法賦予的權力”標語,佛羅里達州的示威者打出了 “要麼給我自由,要麼讓我死”的標語。

“美國是一個標榜民主自由的國家,歐洲一些國家也這樣,價值觀決定生活方式,長期‘自由’慣了的一部分美國人,現在讓他們居家隔離那麼久,會認為這侵犯了他們的人權。因此,政府擔心如果實行強制進出管制,將可能引發民意的反彈,很多防控政令根本無法嚴格執行。”楊競博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

這便能理解,即使目前美國疫情已非常嚴重,但是讓習慣了自由熱鬧、喜歡到處走動的美國人都長時間居家隔離,這根本是做不到的。

在不經意間,部分美國人相當於已經在實施“群體免疫”法。

斯坦福大學日前發佈了一份報告,他們4月初在硅谷聖塔克拉拉縣對3300名志願者通過血液,進行隨機的新冠抗體測試,在3300人中,有4.16%的人有新冠病毒抗體,也就是說這些人之前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

報告認為,在4月1日之前,聖塔克拉拉兩百萬人口中,有4.8萬到8.1萬人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比當地官方公佈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956人,高出50-85倍!

此外,美國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隨機選取馬薩諸塞州切爾西市街頭的200名路人作為樣本進行檢測,結果更令人震驚:200個沒有任何症狀的人中,30%的人曾經被感染新冠病毒,體內已經出現了抗體。

但群體免疫真的奏效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曾對“群體免疫”提出了批評。他此前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明確表示,對待疫情最為消極的做法就是所謂的群體免疫,這是一百多年前的思路了,那時人類沒有什麼辦法,只能任由病毒感染,感染後活下來的人自然獲得抗體。他表示,現在不贊同再用這種方法應對新冠病毒。在過去一百多年裡,人類取得很大進步,有很多辦法預防,不需要再用自然免疫、群體免疫。

而即便檢測顯示獲得了新冠病毒抗體,也並不意味著這類人群此後不會再次感染。

世衛組織專家4月19日特別指出,目前沒有證據證明血清檢測可以證明一個人對新冠病毒免疫,或者不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抗體測試可能檢測出血清水平、抗體水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患者對病毒免疫。(記者 王紅茹)

美国因疫失业者达2600万 多州游行反对“居家隔离”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