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自從大唐出了個顏真卿,一千年來“顏體”就在書法圈站穩了腳跟。

後世凡成大家者,多半都從顏的身上揩過油,而其中有明顯成就者,受益的往往不是顏真卿成熟期的《顏勤禮》《顏家廟》,而是壯年時的《多寶塔》。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看看這兩位書法大咖——

1 蔡襄

蔡襄是北宋著名書家,位列宋四家(蘇黃米蔡)。他是四人中年紀最長的,但是排在最後,可即便如此,已經在地位上超越大宋絕大多數書家了。

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宋四家裡的幾位,除了米芾比較狂傲,其他人都比較客氣,比如黃庭堅就說蘇軾是本朝第一;而蘇軾則說蔡襄本朝第一。

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蔡襄的書法繼承多於發揮,屬於傳統功力型。而他的功力,主要就來源於對顏真卿的研究。

從碑拓《多寶塔》到墨跡《自書告身》,蔡襄無不涉獵,可謂顏真卿的鐵桿粉絲。

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當然,作為北宋大家,蔡襄也和同代很多人一樣,取法五代楊凝式,他以顏楷為根基,加以揮灑,最終還是寫出了個人氣象。

2 董其昌

董其昌雖出現在晚明,但他博採眾家,橫掃眾多前輩,成為有明一代最可稱道的書法宗師——好吧謙虛點,之一。

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對大多數書法愛好者來說,董其昌是勵志的,因為傳說他起初寫得很差,後來考試受到刺激,才發憤練字,終於成才。

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而他發憤後努力寫的第一帖,就是顏真卿的《多寶塔》,寫了沒兩年他就自我感覺超過文徵明瞭,又超過趙孟頫了。

然後他跳過唐朝,奔晉代而去,一接觸二王行草,就把行草搞成了雲裡霧裡的樣子。

可是他一寫小楷,就暴露了自己的“出身”,晚年所寫《千字文》裡,隨便一劃拉,都是噼裡啪啦的《多寶塔》——

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

董其昌之後,學顏有成就者,劉墉,何紹基,錢南園,譚延闓……不過越往後,顏的痕跡就越重,自己的味道就越輕,到了華世奎這兒,幾乎就成了山寨版顏體的代言人了。

究其根源,只是因為後來者多取法顏真卿成熟時期的楷書,個性太明顯,所以一入其境,終生難逃;反觀蔡襄、董其昌,因為他們從《多寶塔》入手,顏的特徵尚不明顯,而筆畫精到,氣足神完,是入門的極佳範本。當然更重要的是,入了門還能出來……



出版過的《多寶塔》字帖浩如煙海,今天小編要為書友推薦一本書,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法正典》系列——

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這本書精印精裝,很上檔次。

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本書高34cm,寬19cm,時尚露脊裝訂,輕輕打開,字帖就可以服服帖帖,完全不用按壓。臨帖、讀帖都很方便。

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一帖兩用。既有字帖,又有一張民國整拓的複製品,不僅可以讀著字帖字斟句酌,還能觀看整拓的全局效果——

顏真卿這塊年輕的碑,培養出後世兩大書法家

這張拓片複製品尺寸為60x120cm,正好是原拓尺寸的一半。無論掛在牆上還是放在桌上,大小都合適。

浮雕式精裝封套,也很精美。無論自用或送人,這都是一本極好的書。

書法正典之

多寶塔碑

廣東人民出版社

魯九喜主編

2018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原書定價188

日課特惠88元包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