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的小鮮肉歐陽修怎麼就成了醉翁?


清平樂中的小鮮肉歐陽修怎麼就成了醉翁?

1007年8月1日寅時,一個名流千古的政治家、文學家降生,他就是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出生地為綿州(今天的四川綿陽),籍貫為吉州廬陵永豐(今天的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當時還是景德元年,宋真宗趙恆在位時期,1010年宋仁宗趙禎出生,歐陽修只比宋仁宗大3歲。


歐陽修四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帶著歐陽修去了湖北投靠叔父歐陽曄,所以歐陽修從小就跟隨著叔父在湖北長大。歐陽曄當時在隨州做推官,掌管的是刑獄之事,所以歐陽燁的為人也是十分的正直廉潔,對年少的歐陽修影響很大。


歐陽曄家也不富裕,修沒有多餘的錢買筆墨紙硯,修母親就用蘆葦在沙地上教修書寫和認字。好在修少年聰穎,且好學上進。歐陽曄寬慰嫂子鄭氏說:“嫂無以家貧子幼為念,此奇兒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門,他日必名重當世。”北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23歲的歐陽修考中進士,出任館閣校勘。


清平樂中的小鮮肉歐陽修怎麼就成了醉翁?


景佑三年(1036年),修因上書為范仲淹辯護,被貶到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當了四年的縣令,在任職期間也是頗有實幹。


康定元年(1040年),修被召回京,又過了幾年,被任為右正言、知制誥,但是修耿直爽快,依舊不改直言本色,隨著范仲淹、韓琦、富弼等推動“慶曆革新”失敗,修又遭貶往外地。


當時歐陽修憤然上書,說道範仲淹等人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賢,而不聞其有可罷之罪,仲淹等人一旦離去,將使群邪相賀於內,四夷相賀於外。這些話無疑觸怒了當權者,繼任為相的賈昌朝、陳執中利用歐陽修親屬犯法的機會,將他給羅織其中。宋仁宗無奈,於是貶歐陽修為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太守。


清平樂中的小鮮肉歐陽修怎麼就成了醉翁?


被貶到滁州之後,歐陽修醉翁的名號才開始漸漸被人所廣知,當時的滁州是一個極其偏僻的地方,地處江淮之間,琅琊山、始山湖、胡古、城西湖四大風景區山泉幽奇。著名詩人韋應物有一首《滁州西澗》寫到:“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可想而知滁州是一個風景優美,地理偏僻之所。


被貶的歐陽修,在官場失意之際,來到這樣一個人間仙境,便將情感寄託於天地之間,遊山玩水。他曾在那裡寫到“官居荒涼草樹密,撩亂紅紫開繁英。花深葉暗耀朝日,日暖眾鳥皆嚶鳴。”


清平樂中的小鮮肉歐陽修怎麼就成了醉翁?


慶曆六年(1046年),歐陽修在給好友梅堯臣的信中說到:“居此久,日漸有趣。郡齋靜如僧舍,書倦則飲射,酒味甲於淮南,而州僚亦雅。”歐陽修漸漸適應了那兒的生活,並愛上了徐州的美酒,開始了借酒寄情的日子。也是這年,修的好友智仙和尚為他修建了一座觀光的小涼亭。


那亭子位於安徽滁州市西南方的琅琊山麓,又名摩陀嶺,相傳琅琊王司馬睿在渡江即位前曾在此駐蹕,所以後來改為“琅琊山”。這個小亭子位於釀泉之上。既可在此聚會宴飲、觀賞山水,也能遮陽擋雨,給登山者一個落腳的地方,修常常與朋友們在亭內喝酒,總是最先醉倒,又是此中年齡最大的,便自號“醉翁”,亭子也就因人得名,成為了“醉翁亭”。


清平樂中的小鮮肉歐陽修怎麼就成了醉翁?


歐陽修為了紀念亭子建成,曾在亭中寫下《醉翁亭記》,寫成之後,修為了校正文章,特意張貼了告示,讓大家幫忙著修改。傳說砍柴的樵夫看了《醉翁亭記》,特意跑來跟歐陽修說,滁州四面環山,有烏龍山、大豐山、花山、白米山等等,可是隻要站在南天門上,一轉身就能夠看到所有的山峰,所以不必將四周的山名都點出來,修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幾經修改之後,定為“環滁皆山也”,僅僅五字。後來《醉翁亭記》也被收錄進了康熙的《古文觀止》一書中,名噪一時,流傳甚廣。


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寫了“醉翁亭”名字的由來後,筆鋒忽然一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於是“醉翁”兩個字不脛而走,富弼曾寫詩讚道:“滁州太守文章公,謫官來此稱醉翁。醉翁醉道不醉酒,陶然豈有謫客容。公年四十號翁早,有德亦與耆年同。”


清平樂中的小鮮肉歐陽修怎麼就成了醉翁?


慶曆八年(1048年)閏正月修徙遷揚州,在滁州渡過了兩年多的時間,在這期間,他除了遊山玩水之外,更是多為當地百姓做了許多的實事兒,教導州民勤勞耕作,召集州兵練習射箭,還規劃和實施了擴建城隍(即無水城塹)的工程。他在任期間全州大豐收,第三年,因為天公不作美,滁州先澇後旱,糧食減產,但沒產生什麼饑民。歐陽修“勸農節用,均豐補歉”的效果得以展現。

將要啟程往揚州前,歐陽修寫下《別滁》:“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離聲。”離任之時,懷戀的還是那些醉酒的快活日子。


最後滁州留下了哪些美酒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款。


清平樂中的小鮮肉歐陽修怎麼就成了醉翁?


清平樂中的小鮮肉歐陽修怎麼就成了醉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