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五十八年一報周,謝家活計霎時收。

披蓑赤腳千峰去,不問蘆塘舊釣舟。

一代高僧淨慈在58歲圓寂前寫下的這首偈詩中,“謝家活計”後來被人們當作成語使用。

但到底什麼是謝家活計呢?原來這裡說的謝家是指謝靈運和他的從弟謝惠連,他們都以詩文著稱。謝家活計比喻的就是能寫詩作賦。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另一個成語“才高八斗”也與謝靈運有關。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加起來共有一石(一種容量單位,一石等於十鬥),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佔八斗,我得一斗,自古至今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這個狂妄的謝靈運,是我國山水詩的開山祖師。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謝靈運酷愛登山,而且喜歡攀登幽靜險峻的山峰,高達數十丈的巖峰他也敢上,可以說是古代第一位攀巖運動的先行者。為了方便登山,他發明了一種木製的釘鞋,上山可取掉前掌的齒釘,下山可取掉後掌的齒釘,於是,上山下山分外不會省力又穩當。

這就是著名的“謝公屐”。李白有詩稱讚說:“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謝靈運所在的這一家族是謝姓最有名望的陳郡陽夏謝氏。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炎帝第六十三世孫申伯的後裔被封在謝邑,建立申國。申國王族子孫中有以地名為姓氏的,就稱謝氏,世代相傳至今。

謝姓因此尊奉申伯為謝姓得姓始祖。

謝姓發展到三國時,謝纘出任魏國典農中郎將,成為陳郡陽夏謝氏開基創業的始祖。他的兒子謝衡擔任西晉洛陽太學的校長。

當時的上層社會流行的是玄學,謝衡的大兒子謝鯤,雖然自幼飽讀儒家經典,但是他毅然改學玄學,融會貫通,成功躋身名士團體“江左八達”,也就是當時玄學界的八大天王之一。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謝鯤是當時謝氏家族社會地位因此得以提高的關鍵人物,他與兩個弟弟謝裒、謝廣把整個家族帶進士族前列,謝姓成為望族,世稱“崔盧王謝”,為“四海大姓”之一。

謝廣在晉武帝時曾擔任尚書,其後代在歷史上少有交待。

謝鯤的兒子謝尚才智超群,精通音律,善舞蹈,工於書法,擅長清談,是東晉重臣。可惜謝尚沒有兒子,他這一脈因此到他為止。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謝裒在東晉元帝時官至吏部尚書,他這一脈後世興旺,他的六個兒子謝奕、謝安、謝萬、謝石、謝據、謝鐵都有所作為,其中宰相謝安、都督謝石,名將謝玄這“謝家三傑”在中國軍事史上,導演了一出以少勝多威武雄壯的大戲——淝水之戰。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陳郡陽夏謝氏名人輩出,另有:

東晉後期重要將領謝琰,山水詩鼻祖謝靈運,著名才女謝道韞,與“大謝”謝靈運並稱為“小謝”的南朝蕭齊時代山水詩人謝朓,和謝靈運、謝脁合稱“三謝”的南朝宋文學家謝惠連,南朝宋大臣、文學家謝莊和他的文學家兒子謝朏等。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有“江左風流宰相”之稱的,成語“東山再起”的主角謝安。

謝安初時隱居東山,屢拒官職,後從地方官做起直至宰相,輔政朝廷。在淝水之戰中,作為東晉的總指揮,以八萬兵力打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創造了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為東晉贏得幾十年的安靜和平。

謝安多才多藝,善行書,通音樂。性情閒雅溫和,處事公允明斷,不專權樹私,不居功自傲,為後世所稱讚。

今天留下的關於謝姓的成語幾乎都與謝安有關。

謝安打算等到天下安定後,再回東山隱居逍遙,但志願還沒有實現,就遭遇重病纏身。成語“謝公扶病”比喻心願難了。

徵西大將軍桓溫造訪謝安,謝安正好在洗頭,加上動作遲緩,老半天都沒有整裝好行頭。桓溫吩咐人叫謝安就戴著帽子來見吧,不必拘禮。成語“謝郎著帽”比喻不拘禮數。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一個雪天,謝安問子侄們:“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散鹽空中差可擬。”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謝道韞說:“未若柳絮因風起。”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成語“謝家輕絮”比喻詠柳詠雪。

謝安問子侄們:“為什麼人們總希望自己的子弟好?”謝玄回答說,有出息的後代像馥郁的芝蘭和亭亭的玉樹一樣,既高潔又輝煌,長在自己家中能使門楣光輝。成語“謝家寶樹”比喻能光耀門庭的晚輩。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坐落在南京市夫子廟秦淮河南岸烏衣巷內,有一座王謝古居。六朝時期的世家大族王謝家族的代表人物王導、謝安即居住於此。唐代劉禹錫曾到此尋訪,寫下了“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千古名篇。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而謝安故里在今天河南省太康縣謝堂村,這裡是謝安的祖籍地,是陳郡陽夏謝氏一世祖謝纘的居葬地。作為河南省首批傳統村落,謝堂村原有的古建築很多,相傳有號稱太傅府的99座樓、祠堂等,樓基遺址如今還在,澆花井、飲馬井等有著古老傳說的景物仍保存完好。

謝姓有一則故事,非常貼切地說明了,人是需要為自己犯的錯付出代價的。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據我國第一部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總集《太平廣記》記載,當時還是鎮西將軍的謝尚對夏侯弘說:“我一直沒有兒子,這是神鬼對我的懲罰嗎?”

夏侯弘告訴他說:“我所見過的小鬼我都問過了。他們誰也說不出原因。”後來,夏侯弘忽然遇見一個鬼,坐著新牛車,帶著十多個隨從,穿著青絲布袍。夏侯弘一把抓住牛鼻子,t問車裡的鬼:“想打聽件事。謝鎮西沒有兒子,他風流瀟灑很有名望,可別讓他斷了子孫香火。”這時車裡的鬼很難過地說:“你說的謝尚正是我的兒子。他年輕時曾和一個丫環私通,並向他發誓說絕不再結婚,後來卻違背了自己的誓約。那丫環死了,在陰間告他,所以為懲罰他才不使他有兒子。”

夏侯弘把這些話如實轉告謝尚,謝尚說:“我年輕時確實有過這件事。”

謝姓提出的繪畫“六法”,是歷代畫家、鑑賞家、批評家所遵循的原則。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南朝齊、梁間著名畫家謝赫的繪畫品評專著《古畫品錄》,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篇系統的繪畫品評專著。書中提出的六法是: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

謝姓編撰了鴉片戰爭前夕中國國內最先介紹世界概況的著作,價值巨大,人們將它與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行記》相提並論。這部叫《海錄》的書,記述了清代民間人士謝清高隨外國商船漫遊世界的所見所聞。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謝清高被稱為中國的馬可波羅。

明代初期,發生了一場大瘟疫,很多人都病了,凡是“務求醫藥,不事祈禱”的人大都活了下來,而那些只求神道保佑而不去尋醫問藥的人都死掉了。

元末明初著名學者謝應芳編撰的《辨惑編》認為,這其實充分說明了佛道的虛偽性。這本書是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重要著作,在明初有極大的影響。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自古重賢豪,詩書教爾曹。人生皆有事,修已最為高。

弟子從師者,先須守學規。置身規矩裡,百事可修為。

清代河南孟津人謝泰階讀過朱熹的《小學》後,深有感觸,編寫了《小學詩》,以此作為兒童啟蒙教材,教授學童,希望有助於啟發助學性靈。

萬里投荒逐客孤,新詩一卷付官奴。

楚天夢斷黃鸝叫,自起開籠放鷓鴣。

大家能不能從這首詩中看到大文豪柳宗元的影子?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清朝乾隆年間,有一位政績卓著、清正廉明的省級長官,同時又是著名詩人和方誌學家的謝姓人物。在他留存下來的五百多首以詩論詩的詩作之中,大部分都聯繫詩人生平事蹟來展開論述,上面這首評柳宗元的詩就是這樣的。

他叫謝啟昆,他的《樹經堂詠史詩》是清代泳史創作中規模最大的詩集之一。

謝姓還有其他一些著名人物:

隋末瓦崗軍將領謝映登,是瓦崗五虎將之一,後來出家為道,演變為道教神話人物謝仙祖。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南宋宰相詩人謝深甫,主張文章有氣骨,作詩講性靈,他的後代也是人才輩出。

清代文人李汝珍創作了一部神奇的長篇小說《鏡花緣》,小說情節豐富而怪誕。為這部小說配上全部插圖的是清朝嘉慶至道光年間畫家謝葉梅。

晚清檯灣藝壇著名畫家謝穎蘇,是詔安畫派創始人之一,被譽為“臺灣美術的開山祖師”。

明代狀元,官至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的謝遷,少年時應聘在一個富人家裡做家教。這富家女兒見謝遷少年博學,舉止優雅,就有了愛慕之意。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有一次趁父母外出時,她到謝遷住處,細訴自己仰慕之情。謝遷面對著這麼一位豆蔻年華的少女來訪,而且主動向自己表達心意,不但沒有沾沾自喜,反而嚴肅的勸導少女:“女子未嫁,應當潔身自愛、舉止莊重;你單獨來找我,一來給人說你父母家教不嚴的口實;二來如果遇到輕狂男子,就會使你喪貞失節,終生蒙垢、受人輕視,父母及夫家都沒有顏面。好男子內心尊重、敬愛的是端莊賢淑的女子,而不是輕佻、率性而為的人。請你快回去,今後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富家女聽了,猛然醒悟,幸虧謝遷是正人君子,自己才沒有受到輕薄;但想到自己的輕率讓人誤解,頓時羞愧得無地自容,掩面而去。


百家姓之謝:謝鯤謝安謝石謝玄謝靈運,謝尚謝眺謝莊謝赫謝啟昆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翠螺山的採石磯,有一座懷謝亭,這裡發生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學者袁宏奇遇謝尚,得謝將軍知遇識拔,後來成為東晉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後人因此常把採石磯視為“知遇之地”。

我們不妨從這裡開始進入謝姓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