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人,因蒙古族逼迫,而造就了中國流傳至今的“天下一絕”

提到山西,煤、醋、面可以說都是山西的名片。而刀削麵是山西面食文化的招牌,堪稱“天下一絕”,有數百年的歷史。你們知道嗎,刀削麵是讓歷史逼出來的。

故事前言

1213年—1214年大蒙古國傾國之力的九萬軍隊,進攻金朝。兵分三路攻入金朝內地,迅速攻佔了當時金朝的河北西路(真定府、大名府)、河東北路(大同府、太原府)、河東南路(平陽府)、河北東路(宣德府、河間府、彰德府)、山東西路(濟南府)、山東東路(益都府)、北京路(大定府)、東京路(錦州府、遼陽府);其餘的州府縣也均被攻佔。:大蒙古國人入主中原後,建立元朝。

這個老人,因蒙古族逼迫,而造就了中國流傳至今的“天下一絕”

大蒙古國建立元朝後,長期施行殘酷屠殺和瘋狂劫掠,重視畜牧業,輕視種植業,窮兵黷武,征戰不休,苛捐雜稅,橫徵暴斂;後來又推行種族等級制度(即把中國人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4等,南方的各族百姓地位最為低下、卑微),獨崇藏傳佛教,歧視儒家,漢族士人地位低下,停止科舉,甚至屢屢揚言要屠盡人丁最眾的張、王、劉、李、趙5姓漢民……皆不得人心。

這個老人,因蒙古族逼迫,而造就了中國流傳至今的“天下一絕”


由於各級遊牧當權者強制執行中央政策,漢族百姓苦不堪言,揭竿而起,反抗鬥爭與農民起義若雨後春筍,此起彼伏。為防止漢人造反起義。元朝規定下三等人不能擁有武器,他們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10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蒙古人保管。


刀削麵的由來

由於,元朝規定下三等人不能擁有武器,他們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器皿全部沒收,並做出相關規定10戶用一把廚刀,,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蒙古人保管。

這天中午,大同府一位老者的老婆將面和成麵糰,讓老者去取廚刀,結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回家等待。 誰知老者剛大門,被一件東西碰了腳,他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塊薄鐵皮,他順手撿起來揣在懷裡。回家後,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刀切面條吃,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忽然想起懷裡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囔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面條?”老漢氣憤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婆。她把麵糰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邊“砍”面,一片片面葉落入鍋內,煮熟後撈到碗裡,澆上滷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三晉大地。受到人們的青睞。

到了明朝,這種“砍面”又被成為“託掌面”,不僅家庭製作,也流傳到了市肆攤點經營,不斷演變成為獨樹一幟的刀削麵製法技藝。

刀削麵的結局

清康熙年間,山西刀削麵的一個分支“晉小二刀削麵”與一代廉吏于成龍結緣,其技藝和配方與文化融合,發展為高度文化性的官府私房菜,成為非物質文化遺存。

這個老人,因蒙古族逼迫,而造就了中國流傳至今的“天下一絕”


這個老人,因蒙古族逼迫,而造就了中國流傳至今的“天下一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