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畫創作中留白的作用,留得其所,便生氣韻

山水畫創作中留白的作用,留得其所,便生氣韻

所謂留白,又叫“布白”“空白”“計白”,具體的體現是畫面上不著墨的空白空間。“留白”巧妙地捨棄了墨的作用,在中國山水畫創作中的技法留白,留得其所,便生氣韻。山水畫通過畫面中的留白,讓整個畫面看起來更加靈動,更加整體。隨著山水畫創作的發展,山水畫的留白不再單純的突出主題、表現空間感,同時也是創作者個人情感的表達。留白在造境方面也起著主導作用,它始終貫穿于山水畫創作之中,通過“無中生有”的虛實關係,展現了山水畫獨特的藝術境界。無論在山水畫創作還是在山水畫欣賞上,都應該重視留白的作用,把創造留白之美當作營造妙境的重要任務之一。


山水畫創作中留白的作用,留得其所,便生氣韻



留白烘托畫面主體形象的作用

在傳統山水畫中,非常注重畫面中的留白,“知白守黑”是其具體的運用。知白守黑,是指在山水畫中,留白和物象一樣的重要,留白要有章法,要主次分明,要做到所有留白都要統一為章法服務。


山水畫創作中留白的作用,留得其所,便生氣韻

留白無論是實布還是虛布,都會與視覺心理相聯繫,視覺心理是人們對所觀察的事物產生的一種心理反應。人的眼睛會選擇客觀事物,讓主體物象清晰顯現,而那些不重要的物象模糊掉。而山水畫中的留白就是山水畫創作者利用了觀者的這一視覺心理,從而突出他創作中的主體形象。留白在中國山水畫的造型表現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整個畫面靈動、不呆板。在山水畫的創作中,要展現畫作的形式美,就需要主次分明,突出主體。在山水畫創作中需要藉助“留白”來展現山水畫的壯闊氣勢。


山水畫創作中留白的作用,留得其所,便生氣韻


留白營造虛實空間關係的作用畫貴虛靈,不易刻實。在山水畫創作中,用筆可以多用虛筆,用虛讓人聯想到輕與白,但善用虛者,看似輕而實重,看似白而不空。畫家們通過留白來增加畫面整體的層次感和事物之間的透視關係,通過虛來使畫面“透氣”,拉開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距離感。中國山水畫中的留白與畫面虛實的營造息息相關,留白與虛的體現是非常相似的。


山水畫創作中留白的作用,留得其所,便生氣韻

留白是用一種省略的方法來反襯出整個空間的美感,起到了無聲勝有聲的作用。在山水畫作品中,雲、煙、霧、水、雪等通常都留白用虛來表現,這些事物雖然是以虛的形式出現但是還是實體。古人所謂“計白當黑”就是告訴我們,在作畫時要注意白處,而不是隻關注黑處。在山水畫創作時可根據形式的需要,化虛為實,化實為虛。中國人喜歡含蓄美,虛實、陰陽、藏露、無意識的相互滲透就是體現這一美感的方法。這不僅增加中國山水畫的意境,更使得畫面空間更加生動和耐人尋味。用雲霧、小溪或者山泉來襯托樹林的茂密,做到虛中有實,虛實相生。


山水畫創作中留白的作用,留得其所,便生氣韻

留白表達山水畫意境的作用中國山水畫講究虛實結合,既有狀物,又有事物之外的想象、聯想,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提到的意境。留白在這種虛實結合的意境營造中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而在山水畫的意境創作中同樣也離不開留白。


山水畫創作中留白的作用,留得其所,便生氣韻

在中國山水畫中,意境是最為看重的一點。山水畫要達到高層次的意境,留白是必不可少的,沒有了留白,山水畫也就沒了意境。一幅好的山水畫,需要經營位置,巧妙地利用留白,構造出幽遠的意境,從而讓觀者產生遐想。



意境是中國山水畫的精髓,作品中想要表現什麼樣的意境,這與留白的處理有著直接的關係,在有限中尋求無限,可以讓人不斷的回味作品中的內容,營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意境,使畫面富有意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