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烈女失貞,不如老妓從良

趁著昨天寫了王傳君,今天再把《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裡的一個人物拉出來說說:

勇哥。

勇哥在電影裡是一個救世主一樣的存在,他賣便宜的印度仿製藥,救了一群白血病病人的命。一開始是為了錢,為了讓自己的老爹活命,為了不讓前妻把兒子送出國。後來,就是出於良心。

勇哥好嗎,太好了。冒死從印度買500塊一瓶的藥,運到中國一瓶還賣500。後來印度藥廠被查,他從印度的藥店買2000塊一瓶的藥,運到中國還是賣500。

他何止是好,他簡直就是救世主。

可是勇哥這樣的人,也只能在影視作品裡存在。

在現實中,這種人活不下去。

《我不是藥神》:烈女失貞,不如老妓從良

看過電影的小夥伴們應該還記得:

勇哥被另一個假藥販子知道了自己賣走私藥的事情,還讓警察給搜了店,嚇得不輕,決定洗手不幹。他把藥的來源給了那個假藥販子,讓他接替自己賣,就是價格比原先貴出很多。

勇哥想要退出,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被抓進去了,他的在病床上的老爹只能等死,他的兒子也要被送出國,他的家庭就會肢解。

他想自保,這有錯嗎?沒有錯。

但換來的是什麼?

黃毛看不起他,摔了酒杯憤憤離桌,呂受益的媳婦把呂受益的死怪在他身上,原先把他奉為神一樣存在的病友們,冷眼相對。

這就是聖賢的悲哀。

《我不是藥神》:烈女失貞,不如老妓從良

我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

幼兒園裡有三個小朋友,甲乙丙。

吃過午飯,會一人發一塊糖。

甲不喜歡吃,每次發了糖都給乙吃。

剛開始,乙很感謝,

但久而久之便習慣了。

習慣了,便理所當然。

有一天,甲將糖給了丙,

乙心裡就不爽了,

她忘了這塊糖本來就是甲的,

甲想給誰都可以。

她與甲大吵一架,從此絕交。

第二個:

一個乞丐到一戶人家乞討,

一位年輕男子給了他十塊錢,

第二天乞丐又去,

那位男子又給了他十塊錢,

就這樣,持續了兩年。

第三年,乞丐再去乞討時,

那位男子只給了他五塊錢。

乞丐就質問他:

“你以前給我十塊,為什麼現在只給五塊?”

那位男子說:“因為我結婚啦!”

乞丐大怒,啪地一巴掌打過去:

“他媽的,你竟然拿我的錢去養你老婆。”

跟電影裡的病人們,像不像?

《我不是藥神》:烈女失貞,不如老妓從良

為什麼好人做一件壞事(錯事)就被全盤否定,

而壞人做一點好事就是良心發現呢?

給大家講一個效應:損失憎惡效應。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

曾做過一個著名實驗,

他對一群實驗對象說:

“向上拋一枚硬幣,

落地正面,你就贏100美元;

落地背面,你就輸100美元。”

你會參加這個賭局嗎?

大部分實驗對象選擇了拒絕——對他們來說,失去100美元的恐懼,遠比得到100美元的慾望要強烈得多。

接著,卡尼曼改變了實驗方法,

他先給每個人發500美元,然後說:

“你現在面臨兩個選擇。

一個是:立馬退給我250美元。

一個是:拋硬幣,正面朝上,這500美元全給我;背面朝上,你不用退任何錢。”

結果大多數人都選擇了拋硬幣,

為避免250美元損失,他們甘願冒險。

卡尼曼總結這個實驗時說:

我們天生就對“損失”更加敏感,

為了避免損失或找回損失,

我們常常會失去理智和判斷。

病人們為什麼會恨勇哥?

就是因為他們一直習慣了“得到”,

所以當他們失去“已經習慣了的得到”時,

就會因“損失”而產生“憎惡”心理。

在中國,做好人的成本是很高的,

所以,別做老好人。

“你每天都給一個人糖果,

哪天不給了,他就會恨你。”

《我不是藥神》:烈女失貞,不如老妓從良

當然了,並不是倡導大家不做好人,

而是要做會“作惡”的好人。

什麼是會“作惡”的好人?

就是要懂得有節制、有拒絕地去做好事,

不要讓別人對你寄予過高的期望,

更不要培養別人一直索取的習慣,

不然你的生活成本會非常高昂。

勇哥重新開始賣藥的時候,在碼頭他問黃毛:

“你是不是特看不起我?”

黃毛說是,以前是。

勇哥笑了。

黃毛現在看得起他了,佩服他了,是因為勇哥接著去賣藥了,一分錢不賺,還往裡面倒搭錢,把自己工廠的營業額去補藥的差價。

如果現實中真的有勇哥這種人,會死得很快,而且很難看。

《我不是藥神》:烈女失貞,不如老妓從良

《我不是藥神》裡的病人們,不能說他們是壞人

他們只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危急關頭,這是人的本能反應

但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著這種人,

這種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

索取完了還要把你罵一頓的老狗逼。

這種人,才是真的壞人。

每個壞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

在這個價值觀裡,他壞的邏輯是自洽的。

所以千萬不要期待壞人會變好,

哪怕他偶爾做了一件好事。

當你遇到壞人、惡人和一直索取的人時,

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拉黑。

《我不是藥神》:烈女失貞,不如老妓從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