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汉风藏韵》是李巍先生金铜佛像鉴藏图录。其收藏之丰富,制作之精湛,罕有出其右者。如今一睹《汉风藏韵》佛造像的精妙,委实三生有幸。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咱们展示一二,以窥全豹。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旃檀佛,永乐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除诸障菩萨藏地15世纪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释迦牟尼佛,永乐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马头金刚,永乐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释迦摩尼佛,康熙

半夜未眠,一气读完。透过威严的法相,忽然有一种登堂入室的感觉。所谓三千大千世界。一下子就是一个新的婆娑世界映入眼帘。这种感觉很像仓央嘉措的诗句:那心中爱慕的人儿,若能百年偕老,就象从大海里面, 采来了奇珍异宝 。

反侧之间,灵光乍现,这些佛像怎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像什么呢?像皇帝们的圣颜。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四臂文殊菩萨,宣德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四臂文殊菩萨,大明宣德年施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宣德皇帝朱瞻基

哪里像呢?三庭五眼。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三庭五眼”是指人脸个部位比例。

三庭是指:发际线到眉心为上庭,眉心到鼻翼为中庭,鼻翼以下为下庭。五眼是指:正脸左边轮廓边缘到左眼外眼睑、左眼、双眼之间、右眼、右眼睑到右侧脸部边缘,为五眼。

均分为标准,否则就是个体差异和个人特点。

四臂文殊菩萨和宣德皇帝面相都是:上庭较窄,中庭和下庭均分。双眼之间较窄,眼睛本身较长。脸型四方、鼻翼宽大、嘴呈元宝形、大耳垂轮,这几处部位长得形状几乎一样。这样文殊菩萨和宣德皇帝二者,三庭五眼比例接近,鼻口耳形状一样,这两位简直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

不妄语,明显文殊菩萨是以圣颜为标准制作的!可以这样吗?可以的!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武则天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龙门石窟卢舍那佛

传说武则天就曾按照自己的面容修建了卢舍那佛。您看,二者都有宽阔的下庭,上扬的眼睑,隆准的鼻子,小巧丰满的口型。确实卢舍那佛像中有着一代女皇的神韵。

皇帝是现世佛,礼佛时如见圣颜啊!为了让臣子诚心归附,武则天也是独辟蹊径了。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明朝时,汉家天子怎么不能用同样的方式以“怀柔远夷”?当年卫藏的喇嘛们纷纷封爵受赏,御赐的金佛当然是不计成本的厚往薄来,大家断然是欢天喜地了。回到家乡,每天参拜之际,那效果就如同每日上朝面圣一般无二。

惊愕之余,由衷赞叹宣德皇帝润物细无声的本事啊!但刹那间(佛家语,1/75秒,印度人创造这么小的时间单位!)又想到,这是朱瞻基的创造吗?他爸爸朱棣没试过?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永乐帝朱棣

找来相片一看,爷俩儿果然是亲生的。永乐皇帝胡须稍长,虎目圆睁,威仪大增。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马头金刚永乐时期

那脸庞、眼睛的形状,威严的神态、胡须的形状...哪里是护法的金刚?明明就是百战百胜的永乐大帝。

一旦法相皆圣颜的想法入得心窍,竟然以是因果,经百万刹那,仍在缠缚。(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果,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楞严经)不由自主的检索了正德皇帝。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弥勒菩萨,正德七年

此尊佛像有“大明正德七年十月御马监造”字样。御马监为内廷最有权势衙门之一,可见此尊造像的尊贵。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菩萨面部特征是,长方脸,宽额细眉,正与皇帝本人相仿。圆润偏长的耳廓,呈招风之状,与朱厚照正是一样。嘴型长,下唇厚。正德皇帝也是嘴型长。当然菩萨的面容非凡人所比,定然是通过工匠的诚心塑造,臻于完美,类似今天的P图。所以对比中想得到完全一样的容貌也是不可能的。但形貌和神韵在方寸之间,给人相似的感受又是真实存在的。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正德皇帝

行文至此,不由得想到一段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像与不像,您怎么看呢?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明代的造像艺术登峰造极,名为匠心,实出鬼工。皇帝们也是如神佛再世一般,喇嘛们心悦诚服,归心向化,应当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明代宫廷造像,虽然是藏传韵味,但有说不尽的汉家风骨,因为这佛像骨子里竟然是汉家天子本人!

一切诸法皆不可说,其不可说亦不可说--《圣天才王般若经》

只能看,只有看,好好看。咱们再看看清朝吧!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释迦牟尼佛,康熙年间

此尊佛像背光后面有八思巴文:第司桑杰嘉措寿字印。康熙17-18年期间,康熙帝应五世达赖要求赐第巴,第司桑杰嘉措为王,赐金印,负责管理黄教事务,弘扬佛法。这尊佛像应该就是这个时候赐给桑杰嘉措的。第巴是活佛的管家,相当于宰相的职务。吊诡的是实际上这个时候五世达赖已经圆寂了,为了在与蒙古、满洲政治较量中占得先机,桑吉嘉措实际上隐瞒下来实情没有上报朝廷,后来才引发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悲剧,也引发了蒙古入侵,使得藏区处于动荡之中。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第司桑吉嘉措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八思巴文第司桑吉嘉措寿字印

看来康熙此时还不知道是桑杰嘉措是自己给自己讨封号。还挑选了桑杰嘉措过生日的时机进行封赏,极尽笼络。

康熙八岁继位,康熙18年时,爱新觉罗玄烨也不过只有26岁,正是青年。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年轻时的玄烨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中年玄烨

再来看一下佛像的细节。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圆润的脸庞,平直的鼻翼,佛与年轻的康熙如出一辙。而中年的康熙帝鼻翼的形状可以看出来与年轻时相比,明显改变了。而嘴的宽度和薄厚,三者都出奇的接近。

还有一个特点:年轻时的玄烨与佛像头、颈、肩的比例接近。都是脖子较短。头:颈=4:1,头:肩=1:2。

康熙帝看来也是采用了和前朝皇帝一样的策略来经营西藏。

满洲皇帝入主中国,按前朝标准,个个是明君,堪称汉家天子典范。乾隆更是代表个中,饱蘸诗书,一生写了三万首,虽然少有精品,但以儒家自居的态度,也令万众归心。满洲之人也如叶入萧墙,一片两片三四片,飞入花丛都不见了。正是中华文明大一统的巅峰时期。

对于西藏的喇嘛,爱新觉罗弘历自然待遇优渥,赏赐的佛像也为数众多。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弥勒菩萨乾隆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请注意嘴的形象,二者惟妙惟肖。再看眼廓和鼻子的形状,是不是如出一辙?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释迦牟尼佛,乾隆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请注意佛弯弯的眉毛、修长的鼻梁、丰满漂亮的嘴唇、甚至法令纹,与年轻时的爱新觉罗弘历都精确的接近。

嘉庆帝时期也是一样的做派。

图录中有这样一尊佛像。不知确切年代。但与嘉庆帝有点撞脸。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释迦牟尼佛珐琅彩黄铜鎏金17~18世纪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嘉庆帝1760-1820

爱新觉罗颙琰继位时已经36岁,时间是1796年。与佛像的时间下限相合。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二者有说不出来的象。长长的眼睛,丰满的鼻子,与鼻翼长度接近的嘴,微微张开的耳朵...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佛家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般若”,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波罗蜜多”,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到彼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sambodhi的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

“过去、现世和未来的佛,都是因着智慧到达彼岸,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汉家天子说,今世诸佛,依我法相,得平安富贵。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汉风藏韵,风起汉家宫苑


文成公主进藏

从文成公主进藏之时,就从内地带来了释迦牟尼佛像和汉地佛教。藏传造像有一个渊源,就是来自汉地宫廷。藏传佛教有一个源头,那就是汉地佛教。汉风藏韵,这风就是起自帝王宫苑。

风啊,从哪里吹来?!

风啊,从家乡吹来!

我幼年相爱的情侣啊,

风儿把她带来!

----仓央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