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導語

“媽媽壞,我再也不要媽媽了!”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一個2歲的小男孩,坐在樓梯上,哭得很傷心,邊哭還邊喘著粗氣,一副累到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旁邊的媽媽呢,完全不為之所動,靜靜地等小男孩哭的不是很厲害了,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強迫”,強迫小男孩站起來,繼續爬樓梯。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之前小男孩的爸爸媽媽去外地打工掙錢,平時他都是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著。前段時間由於奶奶的粗心,小男孩不小心掉進了開水盆中,滾燙的開水瞬間把他身上大部分的皮膚都燙傷了。

奶奶聽到小男孩的哭聲趕快跑了過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脫掉小男孩的衣服查看,結果這個做法進一步加重了燒傷的程度。經過醫生的搶救,小男孩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身上的燙傷卻留了下來。醫生說想很快恢復,就需要堅持做康復訓練。特別是對於燙傷最嚴重的腿腳,更是需要多運動,才能促進血液循環,才能更快的恢復。

從那以後,媽媽就強忍著淚水,陪著小男孩一起做康復訓練。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他們的小區是6層樓的老房子,為了鍛鍊媽媽每天都要和小男孩來回爬3次,也就是說小男孩每天需要爬48層樓!這麼大的運動強度,就算是一個成年人,全跑下來也是氣喘吁吁累成一灘軟泥了,更別說是一個2歲的身體有傷的孩子了。

每次累到不行的時候,小男孩總是癱坐在樓梯上,邊哭邊埋怨媽媽。而媽媽呢,內心流著淚,嘴上還得繼續督促著孩子別坐著了,快點起來再爬上幾層就完成任務了。

這位媽媽狠心嗎?

當然狠心,每天爬48層樓的運動量,對2歲的孩子來說,這簡直就是非人的“折磨”了,不是超級“狠心”的媽媽,真的做不到這一點。

這位媽媽做的對嗎?

當然對了,媽媽一時的狠心,也許現在孩子不理解,會責怪媽媽,但是等他能夠明白事理的時候,就會完全理解了。畢竟現在只是苦點累點,遠比長大後身體缺陷帶來的自卑要輕鬆。

其實作為爸爸媽媽,經常會面對這樣的兩難選擇: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如果為孩子好,就必須從小“逼迫”他們去做一些超出他們能力的事情,孩子不理解會大哭大鬧,家人不理解會冷眼相對,外人不理解會冷言風語,說實話,逼迫孩子受到的壓力太大了;而乾脆不管不顧做個佛系父母,讓孩子從現在就開始快樂生活,不要辛苦的學這學那的話,又害怕長大後孩子的發展落後一步,影響之後的生活。

那麼,爸爸媽媽到底該怎麼做呢?

所謂的快樂教育,只是一時的快樂

我們先來看看快樂教育。

快樂教育,是近些年來經常會在書本上以及影視節目中聽到的一個詞。

包括很多的育兒專家都表示,孩子小時候是一個對周圍環境,以及各種知識萌發興趣的時期,用一個專業的詞來說就是“好奇敏感期”,他們開始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一切讓自己好奇的事情的答案。爸爸媽媽放手讓孩子自己快樂的尋找,才是符合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方式,也是能夠讓孩子真正找到內心喜愛東西的方法。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不得不說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小時候不用辛苦的學習,不用費力的學技能,這樣的生活確實是無憂無慮確實是快樂的。但是長大後他們還會像小時候一樣,能夠無憂無慮的快樂下去嗎?

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

其實在親子教育這件事情上,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小的時候,是玩重要還是學習重要?

不同的人看法並不一致,甚至有人抖機靈般的回答,孩子要健康的成長,就不要在該玩的年紀學習,也不要在該學習的年紀去玩。並且舉出了“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玩某個遊戲,但是媽媽告訴我說,你還小應該好好學習,等你考上大學後,就能好好的玩這個遊戲了。於是我相信了,等我考上大學了,確實是有很多自己的時間,但是讓我再看著小時候自己喜歡的那個遊戲時,已經完全沒有了玩的興趣”作為例子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玩是一種天性,學習也是一種天性,只不過玩的天性比較明顯,很容易被爸爸媽媽所察覺到,學習的天性更多的是隱性的,爸爸媽媽 沒注意到,或者就算是注意到了也並不在意。這兩種天性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

換而言之,對於孩子來說,玩重要,學習也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掌握二者之間的界限感。對於孩子來說,邊玩邊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教育。不過可惜的是,這個世界上的孩子兩種天性都有,但是懂得這一點,懂得幫助孩子平衡玩和學習的界限,幫助孩子堅持玩堅持學習的爸爸媽媽,實在是太少了。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更多的爸爸媽媽們還是隻關注一個方面。

比如著名的歌手劉歡。

作為一名歌手,他是很成功的,但是作為爸爸,他卻是很後悔的。

劉歡的女兒劉一絲也許是因為爸爸媽媽的基因影響吧,她在音樂方面從小就有著很高的天賦。特別是彈琴這方面,更是遠遠的超過了大多數的同齡孩子。可以說如果她能夠堅持著學下去的話,不出意外的話是可以輕鬆在這個領域上達到很高成就的。但是,劉一絲和絕大多數的孩子一樣,對於這些興趣都是三分鐘熱度,過去了就不願意繼續堅持了。

劉歡和妻子呢,平時就對快樂教育非常推崇,看到女兒既然不願意堅持著學下去,就遵從了孩子的意願,放棄了繼續練琴。畢竟孩子小的時候,興趣很重要,沒有興趣的話光堅持只能是事倍功半。結果呢,本來對音樂很有天賦的女兒,很快的就“泯然眾人矣”,雖然說在別的方面還是很優秀,但是很明顯,她已經不是劉歡心中那個很小的時候,就能聽出自己歌曲不足的“神話”孩子了。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如果原本很有天賦的孩子,因為爸爸媽媽的快樂教育,而變得平庸,這才是最遺憾的事情。

逼一把,才能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

前段時間,演員章齡之做客某綜藝節目,分享了她的一些教育觀點。

其實教育他(孩子)學業這塊我有時候也很矛盾,想過要不就算了,放養一陣子快快樂樂也不會怎麼樣。但大多時候還是狠不下心,怕他耽誤學習進度,怕他的吸收會不足,所以我決定當了這次“臨時老師”的角色。

說到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她這樣說:

就算是極力控制,(我)也真的很難再做到平日裡那個溫和的好脾氣(媽媽)了。酒酒和我說過“媽媽,你還是以前的媽媽嗎?”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她的這些觀點,許多網友紛紛表示理解,並且表示“我要是能夠像你這樣就好了!”。

確實是這樣,對於孩子來說,正處在一個玩起來什麼都不顧,學起來一分鐘都坐不住的年紀。他們根本不能夠真正控制自己的行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些什麼,只能是按照本能去玩。如果按照尊重孩子的方式去教育的話,那麼孩子就會整天整天的玩,這樣還談何培養習慣,談何成長呢!

所以更多的時候,孩子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還是需要爸爸媽媽們來把控的。

教育確實是要尊重孩子,但快樂和學習其實並不衝突

在很多爸爸媽媽的心目中,學習和快樂根本就是南轅北轍的兩件事,學習本身就是痛苦的,就是煎熬的,就是讓人身心俱疲的,根本就是和快樂不沾邊的事情。

其實這種想法,混淆了快樂的含義。

真正的快樂並不是說想玩就玩,也不是能夠有很多的時間去玩遊戲,人生中最大的快樂應該是付出有收穫,應該是能夠成功並且獲得別人的尊重。玩遊戲給人帶來的快樂只是暫時的,而且會因為沒有具體收穫的支撐,快樂之後就會感到一陣陣的空虛;而付出後的收穫,或者別人的尊重,才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真正的快樂,這種快樂不光能夠愉悅我們的身心,更多的是能夠促進我們更加努力的去學習,去獲得更多的收穫,更多的尊重。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對於孩子而言,快樂應該是有一個很好的成績。在學校裡面成績才是一個孩子的通行證,成績好,老師才會喜歡,同學才會羨慕,別人才會尊重;當然,快樂也應該是有一種能夠拿得出手的興趣,在眾目睽睽之下,演奏一段或者表演一個節目,由此收穫而來的內心的舒爽感才是真正的快樂。

這種經過了努力得來的快樂,才是發自內心的快樂。看到這裡,您還覺得快樂和學習不能兼得嗎?

逼孩子,其實是讓孩子學會堅持

父母能夠給到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學區房不是富裕的物質童年,而是教孩子學會堅持。

關於堅持,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張圖片: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如果我們假設一個天賦差不多的孩子,他的起始數值是1。

1.01代表著這個孩子堅持著,進步了一點點。而1.01的365次方說明一個孩子每天都進步一點,一年之後個人的收穫就從1變成了37.8,整整30多倍的變化,可以說是進步神速,遠遠地超過了原來的自己。

0.99呢,是在起始數值1的基礎上,退步了一點點。而0.99的365次方則是說明孩子每天都退步一點點,一年之後,個人的收穫變成了0.03,遠遠地小於1,不光是自己沒有進步,還會被同齡的孩子遠遠的甩在身後,可以說是一事無成了。

這個有趣的數學公式,其實說的就是堅持的力量。

每天堅持著進步一點點,看上去並不是多大的改變,但是在時間的日積月累之下,這個數字就會變的很可觀;而每天退步一點點呢,則是會讓孩子慢慢的墮落,直至被同齡的孩子遠遠的甩在身後。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所以很多時候,爸爸媽媽逼孩子一把,才是真的對孩子好。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在這3件事情上逼孩子一把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爸爸媽媽們疑惑了,既然逼孩子一把這麼重要,那麼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逼孩子呢,這樣做是不是對孩子更好呢?

其實不然,孩子小的時候,快樂畢竟還是佔主要地位的,如果事事爸爸媽媽都逼著他們去做的話,這個童年確實是有些太灰暗了。所以爸爸媽媽就算是要逼孩子,也應該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在下面2件關鍵的事情上逼孩子一把,取得的效果會更加好,對孩子的人生會更有幫助。

逼孩子堅持

對這個社會上很多的人來說,堅持這兩個字真的是說起容易做起難。很多人買了大堆大堆的書之後,就束之高閣,甚至連塑封紙都沒撕開過;很多人辦了健身房的會員卡之後,就心安理得的做起了“堅持鍛鍊,收穫好身材,做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美夢;很多人總是嘴上說我要幹什麼,身體卻很誠實的玩著手機,動都不動一下。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是的,不管是對於成年人還是對於孩子,堅持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為稀缺的能力。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堅持卻又是一個能夠影響終生的能力。

當孩子想要放棄學習的時候,堅持才能讓自己將來不會吃生活的苦;當孩子想要放棄愛好的時候,堅持說不定能讓這個愛好變成他們日後賴以生活的技能;當孩子覺得累得不行想要休息一下的時候,堅持就能讓孩子超出自己的舒適區,收穫更好的自己。

逼孩子學會堅持,其實更多的是給了孩子一個,能夠戰勝自我的武器。

逼孩子讀書

對孩子來說,讀書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通過讀書,他們會愛上閱讀,會學會愛理解愛,並且會用這種能力去愛別人和享受愛。這是一個人生存的最大價值所在。

對孩子來說,書籍就像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幫助他們開闊視野,幫助他們瞭解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不同事情,幫助他們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等等,讓孩子足不出戶就能盡覽天下大事。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對孩子來說,書籍可以通過一個個的故事,讓他們知道什麼真善美,什麼是正確的選擇,什麼是偉大......通過這些知識,昇華孩子的人格,培養孩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人格。

對孩子來說,書籍好像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來源,可以讓孩子去除內心的浮躁,能夠更加精確的觀察自我;可以讓孩子得到更多的勇氣,從而可以與困難進行正面的對抗。

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將使孩子受益終身。

最後

猴年百事可樂的賀歲微電影《把樂帶回家之猴王世家》中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孩子的成長,哪有什麼一帆風順!只有苦練七十二變,方能從容面對八十一難!

深以為然。

養育孩子,遠不是給他們吃飽穿暖那麼簡單,真正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捨得逼迫,捨得放手的爸爸媽媽。

2歲男孩被迫每天爬48層樓: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2方面強迫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