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存活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


“也許你會贏,也許你會輸,但無論如何你都會失去很多你最最寶貴的東西。”

——電視劇《坐莊》

“做交易是找死,不做交易是等死。”

——金融帝國

期貨市場中不乏勤奮好學之人,也不乏頭腦聰明之人,甚至連資金問題對有些人來說都無關痛癢,可為什麼在這個市場中,越來越多的人虧錢,賺錢的卻少之又少?

聽起來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卻很少有人仔細去思考其中深意。

最近與朋友們聊天,我聽到過這樣一個答案:期貨市場中每天新進來的交易員和每天淘汰的交易員都很多,在這種淘汰與補充的過程中,虧錢的永遠是那些不懂市場的人,而賺錢的永遠是一直賺錢的那些人。

初一聽好像確實是這個道理,可有些個交易六七年的老交易員哭著說我都虧了六七年,可還是沒賺錢啊,雖然有些可憐,但好像打破了這個答案,從而也引發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期貨市場究竟是什麼?那些最終在期貨市場存活下來的人,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


期貨市場存活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


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過一篇關於進入期貨市場入市動機的調查。無數期貨交易員前赴後繼湧入期貨市場的動機主要有三,一是為了賺錢,二是為了證明自己有戰勝期貨市場的能力,三是追求夢想。

而因為這些原因一茬又一茬的期貨交易員湧進期貨市場,最後淪為了韭菜被人割掉,而剩下來的交易員捲土重來,一次次被割,一次次重新來過,最後徒勞任命,靠天吃飯。

很多做過期貨的人發家致富最後靠的往往不是期貨交易,可能賺了第一桶金後發展實業,最後談及成功他們又歸結於期貨市場,所以給了無數人期貨市場能賺錢的假象。

所以期貨市場是什麼,我們看了太多的文章從理論技術分析,從歷史背景分析,將期貨市場講的雲裡霧裡,但從最淺顯的角度來看,期貨市場無非就是期貨交易員炒錢的地方。

期貨交易員是孤獨且痛苦的,在無數個日日夜夜因為虧損被套而輾轉難以入睡,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折磨,還有現實和心理上的雙重摺磨,在那一次次的失眠中,看著盤面苦思方法而不得,一次失敗不僅自己的資產全部葬送,還連累了父母和親朋好友,悔恨與折磨,痛苦與無助,在低谷中輾轉,這就是期貨交易員最真實的面貌。我們都希望自己富可安家,可以在日後想做些什麼不會因為金錢停滯不前,我們都希望期貨市場帶給我們想要的生活,可結果往往不如人意。


期貨市場存活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


為什麼期貨市場這麼難賺錢?

總結來說不外乎三點原因:

1、新人在一個已有行業中發家致富是很困難的

早十年,馬雲還是一個為了賣出自己第一筆貨而苦苦尋求客戶的創業者,十年後電商時代開啟,馬雲儼然成為了這個時代的領軍人物,諸如此類2000年的房地產,現如今的手機行業,皆是如此,但為什麼傳統的工業卻無法像這些新興企業一樣創造出全新的價值,或是實現更高階級的跨越?這裡面一方面有消費者的原因,但更大原因是因為在那些舊有的工商業中,很難有一家新興的企業取代或整合傳統已存在許久的企業,因此在這些傳統企業中,相冒頭出名是十分困難的。

同理,期貨交易也是如此,自上世紀二十年代期貨市場形成以來,到今時今日已經有了一百年的歷史,在這百年曆史的沉澱中,我們不難發現大多數人都淹沒洪流中,成為了時代的基石,但在這百年中,依然有很多投資大師被世人所銘記著,這其中不乏時代的引導。

第一代技術革命,圖表、技術指標交易者取代了原本雜亂無章的交易方法,從而誕生了第一代的明星們:利弗莫爾、江恩。


期貨市場存活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


第二代價值投資者,他們摒棄了傳統的技術指標,通過對貨物的自身價值進行研究,從而抓到了期貨市場中的新的機會,而價值投資最出名的人,一定是現下的巴菲特。

而如今正在進行第三代革命,量化交易,交易系統……等等概念引導我們將交易量化、規格化、程序化,從而實現長期穩定的盈利,這也是目前最多人在努力的一個方向。

2、門檻越低的行業,成功率越低

在期貨市場中,期貨交易者的身份各不相同,有老百姓、有商界大佬、有各行各業的精英,這體現了期貨市場的包容性,但相對的也使期貨市場想要成功難上加難。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傳統的煤油行業要比服裝行業利潤大的多,這就是因為煤油行業是壟斷的行業,而服裝行業是開放性的行業。

這個非常容易理解,有門檻就能拒絕大部分人進入,人越少,賺錢越容易。門檻越低,進入的人就越多,就像1000人混戰的角鬥場,要成為角鬥士冠軍,那得幹掉999個人,這難度有多大,毋庸多言。那麼期貨市場的門檻如何?零門檻!


期貨市場存活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


在期貨市場中,無論你身份如何,或是從事什麼行業,這要你拿出來開戶的錢,就可以進入這個市場,這就意味著在這個市場中你想要成功就要打敗每一個在這個市場中的人,這無異於是一個大的角鬥場,而你成功的概率卻是微乎其微。

就像是現在淘寶,假如馬雲在創立淘寶的時候,市面上已經有成百上千成熟的類似淘寶的平臺,那麼馬雲成功的概率是多大呢?

答案是零。

我們在期貨市場中追求的是賺錢,但我們要做到的是打敗每一個跟我們一樣同處這一市場中的人。同樣的起點,不同的是這個起點的人有的學富五車、有的才華橫溢、有的精通商業,我們作為一個平凡人又有什麼自信在這樣的起點上打敗這些人呢?

3、零和遊戲

期貨市場就是零和遊戲。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零和遊戲(更有很多人說,加上手續費,期貨是負和遊戲)本來是形容賭博的,意思就是這個市場中的所有利潤都是從另一個人手中贏過來的,你賺了多少錢同樣的就有人虧了多少錢,若是無人參與,那麼這個市場就是零,而有人參與兩個人也註定是對賭盤,就像是賭博遊戲,有人做莊,有人做閒。


期貨市場存活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想在期貨市場中取得成功就要保證我們的期貨交易水平要大於這個市場中的大多數人,但對於初入這個市場的期貨交易員來說,這無異於天方夜譚,所以才會造成這個市場賠錢要比賺錢容易的現象,"永遠是少數人賺多數人錢"的定律法則也很充分的得以展示。

所以引申到最後我們就需要時間的積累,來積累我們的交易方法、盤感,從而讓我們在這個不太容易的市場中走得更遠。當然,你在進步的時候,別人也同樣在進步,你還需要保證自己比別人進步的速度更快。

那麼在期貨市場中不斷進步又是如何的呢?

我將之分為三個階段:

1、學習階段

這個階段並不是讓你進場交易,因為明知進場交易就是失敗的結局,明知失敗那就不要去做。

先學習,看書、看交易員覆盤筆記、看網上老師的課程,但千萬不要進場交易。

先從各個方面對這個市場瞭解充分,等完全知道了這個市場是什麼狀態之後,並且掌握了這個市場中大多數人的交易狀態,再用模擬盤進場交易,這個過程要持續半年到一年,這個過程中你要做的就是熟悉期貨交易的每一個步驟,熟練的掌握你會的交易方法,當年你準備充足後,那麼你可以進入第二階段了。

2、虧損階段

交易初期有賺錢的,但是沒有一直賺錢的,所以每一個進入期貨市場之前都要做好一個充足的心理準備:虧損的準備。

我們進入期貨市場第一條定律就是不要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拿出自己能承擔的資金進入市場中交易,然後剩下的就是盡情交易、盡情虧損。

很多人都在這一階段黯然的退出了市場,因為他們拿出了他們承擔不住的資本在這個市場中妄圖賺大錢,當自己爆倉離場後,才意識到自己根本沒有能力承擔這麼多的資本損失。當你進入這一個階段之後就是一個長期且痛苦的階段。爆倉,重新積累資本,學習,進場交易,爆倉。

當年你在這種不斷爆倉的過程中鍛煉出一個淡然處之的心態後,那麼恭喜你,你跨過了第二個階段,但不是說你就能賺錢了,只是說你會虧錢了。

這一階段就像是武俠小說中學習武術的階段,有的人在其中摸索了十年,仍然不得要領,有的人兩三年便大徹大悟,這就是不同的不同的資質,但同樣的,跨進了這個階段,基本上很少再有人能走出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期貨市場了。

3、心態階段

期貨交易員最後交易的不是技巧、不是能力,而是心態。

首先,克服心中的恐懼和貪婪,儘管有了好的交易系統,但在人性中有著很難克服的兩種情節,那就是恐懼和貪婪,他們時刻左右著你,讓你欲罷不能,每天冰火兩重天,你在天堂和地獄的過山車上煎熬著,這種滋味很難受,只有經過的人才能體會,在電影《甲方乙方》裡有句名言,“英雄就不是一般人”。的確,想在這個市場裡站住腳的人,那肯定就不是一般人!


期貨市場存活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


想克服這些人性中的弱點就要在盤中不斷的磨練,不斷的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鍛鍊自己,達到忘我之境界;

其次,自律。

自律這個事情說來容易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男人都經歷過一個事情:戒菸。但很多人都戒不掉吧,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二十多年、三十多年的光陰早已養成了獨屬於每一個人的不同習慣,而在這種習慣的影響下注定做不好期貨交易,期貨交易要求交易員完全的背離人性,向系統一樣重複同樣的交易過程,這是很難做到了。

索羅斯所談及的“反身性原則”講的就是這樣,我們在一開始都能憑藉著新鮮感堅持一件事情一段時間,但最後的結局往往就是堅持了一段時間就堅持不下去了,這是人性使然。

習慣的培養就是這一階段的重點,我們通過長時間的堅持,將期貨交易培養成我們日常交易的生活習慣,這是十分困難的,而做到的人往往也能成為這個市場中那金字塔上的20%的人。

當度過了這個階段,大多數人都會發現自己的賬戶上不斷增長的資產,慢慢變得麻木,當然,這之後也要學會低調,財不外漏的道理每個人都懂。

十年磨一劍,這麼算下來,等這三個階段都經歷了一遍,我們至少也在期貨行業中投入了十年以上的熱情,如果這個時候你還不能滿足自己的溫飽,那麼證明你可能真的不適合這個市場,條條大路通羅馬,有時候放過自己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在這個市場中走向成功需要具備哪些品質?

專注

我相信很多人在不斷虧損不斷爆倉之後都會果斷放棄,要麼是放棄自己的交易方法,要麼是索性放棄期貨市場。

但我看過很多在這個市場中交易多年的人,他們往往就用一套方法,甚至這個方法都是老掉牙的成功率不算太高的方法,但他們總能有這樣的一套方法盈利。

這是因為他們的專注,他們十年如一日專注於自己的交易方法上,很難不成功。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期貨市場正是如此,這個市場很殘忍,殘忍到不會給每一個進入這個市場中的人一點點包容,但這個市場也很寬容,它會給一直在這個市場中的人成功的方向。

專注,專注於你自己的鍛鍊,專注於你的交易方法,專注於你的單子,你的倉位,這樣才能在這個優勝劣汰的市場中走得更遠。


期貨市場存活下來的都是些什麼人?


勤奮

最近幾年很火的電競圈有這樣一句話,“每個人都很努力,我努力了你也努力了,但最後我們贏了,你輸了,你只是很努力的在輸給我們而已。”

期貨市場中每一個人都很努力,都很勤奮,孜孜不倦的學習,看一個盤面看到深更半夜,可同樣的,你努力的時候別人也在努力,在期貨市場中你做不到每天有大多數時間執著於盤面行情上是很難成功的,每個人都很努力,並不是說你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在這個市場中,努力甚至可以說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努力只是每個人在這個市場中生存的基本素質。

放棄

我想起一個關於捨得的討論,有舍才有得,你舍掉越多,得到的才能更多。

在期貨市場中似乎這一點更為重要,我看過有的期貨交易員說自己有一套很好的交易方法,日日交易,但仍然是一直在虧損。

大道至簡,正是這個道理,在這個市場中走到最後的人往往會將自己曾經學會的交易方法捨棄很多,走得遠遠捨棄的越多,你只有放下那些在最後的你看起來如同累贅的東西,你才能走的更遠,就像是負重前行,遠不如孑然一身,走得更為輕快。

放棄,不是逃避,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