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入門12】秒懂!區塊鏈中的密碼學

【極簡入門12】秒懂!區塊鏈中的密碼學


區塊鏈系統素來標榜能夠保障用戶隱私安全,事實上這得益於其中的密碼學。很多人在學區塊鏈時被密碼學弄得頭昏眼花,其實區塊鏈中涉及到的密碼學主要有兩種——哈希算法與非對稱加密技術。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學習一下兩種算法的區別。


01

哈希算法


哈希算法又稱為哈希函數,是一個密碼學工具,可以用在數字簽名中,還可以用於證明密碼安全體制、作為安全組件設計多種密碼體制和安全通信協議。

【極簡入門12】秒懂!區塊鏈中的密碼學


作為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核心技術。簡單來說啊,它跟我們中學時期學到的函數是相同性質的東西,只要代入一個 x,就能得出一個 y,只不過它的計算特別複雜而已。代入一個數據後生成的加密結果被稱為這一數據的哈希值,它可以被看作是這個消息的指紋,是世上獨一無二的表示。


經過哈希算法計算器的加密,就變成了 256 位的加密結果了。注意,哈希算法具有絕對的單向性和敏感性,任何輸入數據發生改變(哪怕只有極細微的差別)都會輸出一個不一樣的輸出結果,這就是它的厲害之處了!


02

非對稱加密算法


非對稱加密算法的完成需要公鑰、私鑰和加/解密算法三個結構。


首先,密碼學中的“安全偽隨機數生成器”能夠產生一對密鑰(即:公鑰和私鑰),這兩者是成對的,公鑰是可以公開的,而私鑰則由用戶自己保留。


用私鑰加密的數據只有用公鑰才可以解密,反過來,用公鑰加密的數據也只有用私鑰才可以解密。公鑰和私鑰之間的這種數學關係,使得私鑰可以用於生成特定消息的簽名。而這個簽名可以在不暴露私鑰的前提下通過公鑰進行驗證。

【極簡入門12】秒懂!區塊鏈中的密碼學


也就是說把一段信息用私鑰進行簽名(加密過程),然後把這個數據連同簽名和我的公鑰發送給對方,對方就可以通過公鑰對簽名進行驗證(解密過程)對比數據從而驗證數據的有效性。


03

區別

哈希函數和非對稱加密技術是區塊鏈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哈希函數主要用於對傳輸信息進行完整性校驗,保證數據的完整性。而非對稱加密技術一般用於對身份識別和認證,即使用於加密,也是用於對話密鑰進行加密而很少對文件進行或信息直接加密,主要是為了保證加密通信只有兩個人看到並確認消息的發出者。


END

【極簡入門12】秒懂!區塊鏈中的密碼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