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你跟我讀“建環”專業,我許你一生四季如春!)

你跟我讀“建環”專業,

我許你一生四季如春!

是“建環”專業,

讓你從“忍受環境”變為“享受環境”……

春夏秋冬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可能僅僅是四季輪轉、週而復始。

無論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春,

“赤日炎似火燒”的夏,

“庭前落盡梧桐”的秋,

還是“百泉凍皆咽”的冬,

——這些都是自然固有的輪迴。

然而,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賞春”、“造夏”、“弄秋”、“觀冬”——使得與大自然一牆之隔的室內環境大不一樣,安全、健康、舒適——那是“建環人”許你的春夏秋冬!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簡稱“建環”專業)是做什麼的?“建環人”的春夏秋冬到底是什麼?一班通往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環專業的直通車正朝你開來,讓我們一起去揭開“建環”專業的“春夏秋冬”吧!

專業介紹

從航空航天、工農業生產,到人民的衣食住行,其環境保障均離不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簡稱建環專業),可以說,建環專業與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密切相關。建環專業的任務就是要為人類營造健康、舒適、高效的用於生活、工作活動和生產工藝要求的人工環境,同時實現最高效率地利用資源、最低限度地影響地球環境的目的。隨著工農業生產、建築、交通、國防等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人工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離開了“建環”專業的保駕護航,人類的生存、生活環境將難以保證;產品質量下降甚至無法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在一些特殊領域,人工環境的營造更是必不可少。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李安桂教授參與其暖通系統方案研究的 中方援建項目-厄瓜多爾水電站。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全國排名第五(全國185所高校)、西部第一、陝西第一。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評估和工程教育認證。

專業發展歷史

歷經60餘年的發展建設,建環專業累計向國家輸送畢業生:本科4240人,專科138人,碩士972人,博士74人。在科學研究上也取得了豐碩成果,近年來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獎20餘項,在本學科中名列前茅。那麼讓我們來看看這豐碩成果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沿革:

1952年

東北工學院建築系成立“建築設備”教研室。

1953年

全國率先成立本科四年制“供熱、供煤氣及通風”專業。

1956年

經全國院系調整,“供熱、供煤氣及通風”專業隨並校成立。

1959年

馬克西莫夫教授指導的全國首屆供熱通風專業研究生於我校畢業。

1979年

招收首批“供熱通風工程”碩士生。

1984年

獲准“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8年

獲准“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為當時國內相同學科四個擁有博士點的學科之一。

1998年

被評為陝西省重點學科,所屬一級學科“土木工程”設置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2004年

通過建設部高等教育專業評估。同年,被評為“陝西省名牌專業”。

2008年

被評為“陝西省特色專業”和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009年

通過專業評估複評。同年,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

2014年

再次通過專業評估複評。

2017年

獲得陝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項目(國家一流專業培育)。

2018年

學校優化學科組合,與建築電氣與智能化專業互補融合,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適應新時代發展,突出建築設備的智慧化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為智慧社會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2019年

專業經歷第四次評估複選,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師資隊伍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5人,講師12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佔比89.3%。擁有國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獲得者2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在職)3名,國家首批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名,國家青年“千人計劃”1名。入選陝西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傑出人才1名,青年拔尖人才1名,陝西省先進工作者1名,陝西省師德先進個人2名,陝西省教書育人楷模1名,陝西省建設科技工作先進個人1名,陝西省青年科技標兵1名,陝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名,陝西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陝西省“三五人才“1名,陝西省普通高校青年傑出人才支持計劃2名,陝西省人才託舉計劃3名,陝西省“千人計劃”創新人才短期項目1名,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3名,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李安桂,建築設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學科/專業負責人,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王怡,西部綠色建築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劉豔峰,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科技處處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閆秋會,三級教授,碩士生導師。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學科學術學科帶頭人。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王智偉,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樊越勝,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南曉紅,教授,碩士生導師。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劉雄,教授,碩士生導師。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王登甲,教授,博士生導師,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副主任。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高然,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設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楊斌,教授,博士生導師,任瑞典于默奧大學應用物理與電子系終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鄭慶紅,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院黨委委員,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系支部書記。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尹海國,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黃豔秋,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趙創要,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楊洋,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特色

培養目標:

以社會對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培養基礎紮實,作風樸實,為人誠實,工作踏實的社會棟樑之才;培養知識結構合理,專業面寬、素質高、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的綜合性人才;培養能從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設備系統運行管理、技術諮詢服務、建設項目管理、空調供暖製冷設備的生產和研發、營銷、教育、科學研究、投資開發、政策法規制定與管理等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培養特色:

1.人才的工程實踐能力與素質培養是核心

由於我校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畢業生大部分就業於設計、施工、管理部門,所以歷來重視學生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包括金工、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以及7個課程設計(機械基礎、採暖工程、供熱工程、通風工程、空調工程、鍋爐房工藝、製冷設計等)和畢業設計(論文)。

與上海寶山鋼鐵公司、武漢鋼鐵公司等陝西秦華熱力有限公司、西安市長安區新區熱力公司等建立了多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學生實踐基地,保證了學生實習環節的順利進行。通過實際工程訓練,增強了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邀請專業人士開展系列講座,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2.合理的培養計劃和培養方案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保障和措施

根據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本科專業培養方案和教學基本要求,對培養計劃進行了優化。在課程設置體系中,注重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按照三個教學階段(公共基礎課教育階段、專業基礎理論課教育階段和專業課教育階段)、四個課程平臺體系(外語、計算機平臺課程、專業基礎理論平臺課程、專業知識平臺課程和學科交叉平臺課程)和五個實踐與創新能力訓練模塊(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訓練模塊、基本技能訓練模塊、施工管理能力訓練模塊、工程設計能力訓練模塊和科研創新能力訓練模塊)的方式組織教學。通過教學計劃優化,提高了知識的互聯性、貫通性、整體性及對新領域和交叉學科的輻射性。

3.教育教學計劃和指導思想、教師的專業能力和講課水平、教學實驗設備和環境的建設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關鍵

鼓勵教師在國內外攻讀學位,積極參加科研和設計工作,提高中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學校舉辦的青年教師講課比賽和建環專指委組織的青年教師教學研討會和教學現場觀摩會以及一些企業培訓活動。在教學管理上實施了日常性教學督導組制度。由學院督導組的老教師聽青年教師講課,發現問題,找出不足,提高講課水平。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環專業實踐教學環節

專業核心課程

課程設置

《建築環境學》、《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工程熱力學》、《流體力學》、《傳熱學》、《流體輸配管網》等六門平臺必修課;《供熱工程》、《通風與空氣汙染控制》、《空氣調節》、《空調用製冷技術》、《鍋爐與鍋爐房設備》、《燃氣供應》、《建築設備安裝技術與施工管理》、《建築環境測試技術》、《建築設備自動化》等9門必修課。

此外,開設了《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概論》、《空氣潔淨技術》、《熱泵技術》、《自然能在改善室內熱環境中的應用》、《冰蓄冷技術》、《冷藏技術》、《製冷壓縮機》、《BIM技術在暖通工程中的應用》、《暖通系統能耗分析及計算》、《暖通工程設計實例》、《壓縮天然氣(CNG)與液化天然氣(LNG)的應用》、《鐵道車輛製冷與空調》、《太陽能利用技術》、《地下空間環境保障原理與技術》、《工業建築環境與節能》、《相變儲能原理與技術》、《建築電氣控制技術》等選修課程,它們分別由建環系、熱工流力中心等開設。

專業的學科團隊及獲得成果

本學科在長期的科研及學術活動中,逐步形成了相對穩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來又通過訪問研究、開展學術交流等活動,密切關注國內、國際學術動態,形成了一些新的以及交叉學科的研究方向。通過開展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本學科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1.地下工程及密閉環境控制、安全保障與節能技術

該研究方向以李安桂教授為帶頭人,由3名教授、4名副教授、3名講師及70多名博士及碩士研究生組成的學術團隊,重點開展了“先進通風空調氣流組織、地下工程環境控制與安全保障”方向的研究。近年來主持開展了“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十二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國工程院諮詢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國家重大工程科技攻關50餘項 。

成果及榮譽

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0餘篇(SCI期刊1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70餘項,編制國家及行業規範6部,出版教材專著10餘部。獲2012、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二等獎12項,獲2019世界可持續能源技術協會WSSET創新獎。所發展的理論、方法與技術在水電、地鐵、洞庫、防護工程等50餘項重大工程的環境保障系統中得到推廣應用。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李安桂教授獲2012、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李安桂教授於在芬蘭召開的2018 ROOMENT VENTILATION 國際學術會議作大會特邀報告。

2.建築節能技術與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應用

該研究方向以劉豔峰教授為帶頭人,形成了由4名教授、2名副教授、3名講師及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組成的學術團隊,重點開展了“建築節能與太陽能利用、可再生能源採暖空調技術、建築熱溼耦合傳遞、生態與綠色建築”等方向研究。近年來主持建築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課題1項、面上項目4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青年基金4項,中國博士後特別資助項目、一等資助項目、陝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其他省部級項目近10項。

成果及榮譽

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太陽能採暖設計原理與技術》、《太陽能利用與建築節能》等建築節能、太陽能利用、室內熱環境調節相關著作5部,主持或參與編制《近零能耗能耗建築技術》、《西藏自治區綠色建築設計標準》等國家和地方標準8部,獲得陝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5次。以劉豔峰教授為帶頭人的“太陽能富集地區建築熱環境調節與節能”技術團隊榮獲2014年度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劉豔峰教授於第一屆“一帶一路”可持續製冷與空調國際研討會作報告

3.工業建築環境與節能

該研究方向以王怡教授為帶頭人,緊密圍繞工業建築環境控制,以節約工業建築能耗、提高工業建築環境質量為目標,開展了持續性的研究。團隊已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現主持“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子課題5項,其他省部級項目5項。逐步構建了由2名教授,5名副教授,1名高級工程師,3名講師,多名博士及研究生共同組成的多學科交叉融合、人員穩定的科研團隊,該團隊於2017年獲批“陝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另外,還有2名國際知名學者受聘團隊兼職教授。依託於西部綠色建築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團隊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平臺保障和支持。

成果及榮譽

近五年在工業建築環境與節能領域,團隊成員近五年作為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近100篇,完成我國首部工業建築節能設計國家標準的編制(副主編),編制完成了相關領域國家與行業標準2部(主要編制人),完成專著1部,授權專利30餘項。在冶金、化工等行業推進完成了30餘項大型工程項目的成果示範與推廣應用。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王怡教授於第二十一屆全國暖通空調製冷學術年會作大會報告

4.特殊環境調控及能源開發利用

該研究方向以張鴻雁教授為帶頭人,形成了由2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講師及多名研究生組成的學術團隊,重點開展了“特殊環境模擬與荒漠化防治、熱能開發利用”方向的研究。主要完成了國家“十·五”攻關課題“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有機沙產業關鍵技術開發與示範(子題)”及多項省部級項目。

專業就業前景和發展方向

建環專業就業市場廣闊,是未來需求旺盛的專業之一。那麼,建環專業有哪些具體的就業方向呢?

工程設計: 建築設計單位、製冷空調設備工程公司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製冷空調設備製造企業的設備設計等。

產品研發:建築設備科學與工程單位產品研究、開發等。

施工組織管理: 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包括建築消防工程公司)暖通空調、建築給排水及建築電氣工程施工組織管理, 暖通空調工程預決算和安裝工程招投標。

工程監理 : 質量檢查部門(質量監督局、檢測站)的設備安裝質檢工作,安裝工程監理公司監理工作。

能源系統運行管理:針對高級商廈、醫院、機場、地鐵、等大型民用建築,以及醫藥廠、捲菸廠、紡織廠、電子廠等工業建築等,從事建築環境與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工作。

銷售與管理: 製冷空調設備工程公司的產品(中央空調和小型中央空調設備)銷售及管理。

建築能源環境評估與諮詢:從事建築能源環境模擬、評估和諮詢的相關工作,這是一新興行業,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畢業生主要在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城市公用事業單位、高校、工業企業、房地產公司、監理公司、能源評估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從事採暖、通風、空調、淨化、冷熱源、供熱、燃氣等方面的規劃設計、教學、科學研究、施工安裝、運行管理及系統保障、節能評價和建築能源系統政策法規制定與管理等工作。

西建大建環學子如何展望前程

學校及學院創造條件為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營造良好環境氛圍、搭建廣闊發展平臺。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學院的發展一定能成為助大家展翅高飛的基石。相信大家能夠利用所學、扎穩根基,在未來,或是為一臺高危的手術提供一個理想的無菌環境,或是為高科技芯片製造提供一個潔淨的生產車間,或是為飛船飛機提供一個舒適的機艙環境,或是滿足一棟大樓里人們期許的舒適健康的室內環境等等。總之,經過大學四年的培養與學習,西建大建環學子將掌握供熱、通風、空調、製冷技術等科學原理、設計方法,學會親身營造人類生活與工作的“春夏秋冬”。相信廣大學子們定能將成就個人夢想與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積極貢獻自身才智緊密結合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學生風采

建科學子在學校“陽光體育”暨第五十六屆田徑運動會展現颯爽英姿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科學子在2019冬季越野賽上揮灑汗水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科學子參加學院2019“初心領航迎華誕,使命在肩正青春”詩歌誦唱晚會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科學子參加籃球賽、足球賽、紅歌賽等文體活動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建科學子參與“南山農場-山下東籬”勞動實踐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獲獎情況

1.吳禹卓同學榮獲2019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2.薛敏學生團隊獲2018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組二等獎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3.建環學子在2018年第十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中榮獲二等獎3項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4.侯瑩珍、薛敏等學生團隊在2018、2019年美國大學生建模中榮獲M獎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5.建環學子在2018年“創青春”浙大雙創杯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和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獎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6.建環學子在2019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和2018、2019年節能減排競賽中斬獲多個獎項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7. 建環學子近兩年在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美創客大賽等競賽中,累計榮獲省級二等獎以上6項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國家級一流專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有任何疑問請聯繫西建大建科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 電話:029-82203430

圖文來源: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設備科學與工程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