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惡的常常是這句家喻戶曉的老話

又標題:你又懶又饞,班長不適合你的

原創 2018-05-18 作者 梅小麗

比起,你不適合做班長

我們聽到太多的是

為什麼別人可以當班長,你不能?

比起熊孩子,有一個孩子,特別遭人討厭,甚至可以說的眾矢之的的公憤,這孩子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只要有這個孩子存在,其他的孩子就沒法自在。

其實,這個惡魔般的孩子之所以無處不在,是因為幕後有個黑手。

這黑手不是人,而是一句話,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名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這句話咋看正大光明,頗有道理,怎麼說它是惡魔孩子的幕後黑手呢?

其實,這句話就跟罌粟一樣,是藥還是毒,全看怎麼用。

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惡的常常是這句家喻戶曉的老話

《櫻桃小丸子》有一集,小丸子被提名做班長。

吃驚到走路都恍惚的小丸子,馬上戲精上身,想象自己當上班長帶著象徵權力的徽章時的威風場面。於是,滿心期待著當上班長的好處。

有機會做班長對學生來說,永遠都是一種光榮,是全家喜聞樂見的事情。

大部分父母都會像丸尾的媽媽一樣,鼓勵、支持,甚至要求孩子努力當上班長,成為小學生中的王者。

然而,小丸子的媽媽聽到後,第一句回答是:

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惡的常常是這句家喻戶曉的老話

別誤會,小丸子媽媽絕對不是在看輕或不信任小丸子。而是非常清楚、瞭解自己的孩子,又真心為小丸子著想,才這樣回答。

吃飯時小丸子媽媽,繼續溫和、耐心的解釋:

當班長呢,要學習好、做表率、要時刻幫助同學、不能遲到、還不能常去外面玩,真的很辛苦的。

覺得媽媽說的很有道理的小丸子還是念念不忘帶徽章的威風。

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惡的常常是這句家喻戶曉的老話

媽媽便幫小丸子再次分析、看清自己:

你那麼懶,老愛遲到;又貪吃,又好玩,如果要當班長,首先要改掉睡懶覺的習慣,你做得到嗎?

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惡的常常是這句家喻戶曉的老話

對自我認知也清楚的小丸子馬上認清並接受了現實,決定放棄去競選班長。

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惡的常常是這句家喻戶曉的老話

事情到這並沒有結束。雖然小丸子的媽媽說出了小丸子一大堆缺點,但並沒有“嫌棄”、看不起這樣滿是缺點的女兒,也沒有因此就不對女兒寄予期望,不看重她。

小丸子:那我可以做什麼呢?

媽媽:做你的小動物值日生就很好啊。

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惡的常常是這句家喻戶曉的老話

最後,小丸子的徽章夢破滅,但依然很開心的繼續做著小動物值日生。

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惡的常常是這句家喻戶曉的老話

小丸子媽媽是一名文化程度並不高的家庭主婦,但對小孩的教育方式及理念著實有好多閃光點。

在女兒有望成為優秀孩子的機會面前,她沒有被所謂“好處”或“利益”迷惑(我女兒是班長誒,這確實是炫耀的資本啊),而是冷靜又理智的循循解釋,幫助女兒認清自己,打破虛榮,腳踏實地,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並且,她沒有像很多父母一樣,因此而責怪女兒不爭氣,也沒有任何借題發揮的不滿,如,“都怪你平時太懶”、“你平時要是勤快點會做不了班長嗎?”,更沒有搬出“別人家的孩子”來挫傷小丸子,“為什麼別人能做班長你不能?”

也沒有像有些父母一樣,對這樣的女兒“破罐子破摔”,反正你也就這樣了,就隨便做個沒用的學生吧。

而是在幫小丸子放棄競選高大上職位班長的同時,又去肯定了小丸子做普通職位“小動物值日生”的價值。從而不會讓小丸子覺得媽媽在輕視自己,對自己不抱期望。

所以最後,小丸子能心態平和的放棄競選班長,又能高高興興的繼續做小動物值日生。

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惡的常常是這句家喻戶曉的老話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則教育界的金科玉律,是父母對子女寄予的一種美好的期望,這期望可以是成才,有出息,也可以只是成為一個快樂健康的人,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虛榮心去給孩子施加的一種壓力,更不是藉此強迫孩子去做第二個自己,去完成自己曾未完成的事/夢的理由。

事實上,給孩子一個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環境,遠遠比讓孩子不輸在讀書、成績上難得多。

生活中,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句話而不堪重負,或被緊箍的孩子太多了,你和我,都也曾身陷其中。

而,即將或已經為人父母的我們,也該想想清楚,該怎麼奉行這句名言俗話了。

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惡的常常是這句家喻戶曉的老話

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惡的常常是這句家喻戶曉的老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