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工作後肯定有一段尷尬而難受的時期,冷靜處理就好

換工作是好事,但為何到新單位後卻工作難以開展、同事難以相容,甚至“悔不當初”?

那麼,

  • 這個尷尬的局面,是自己能力不足嗎?
  • 覺得“原單位真好,後悔跳出來”正常嗎?
  • 這“尷尬”何時能扭轉,又如何扭轉?

.

換工作後肯定有一段尷尬而難受的時期,冷靜處理就好

.

本人的一個好友,就曾在換了工作後極不適應,整天跑來談心、傾訴,看樣子簡直要愁死他了

諸如:

  • 同事很不好相處,上班沒人搭理,總感覺有人挖坑給他跳;
  • 領導的心思不好揣摩,而且極容易變臉,感覺像沒長大一樣;
  • 單位的業績並不怎麼樣,感覺一點前途都沒有。

總之,他好愁,他好悔,他好懷念原單位,他的頭髮差不多快被自己揪完了。

.

換工作後肯定有一段尷尬而難受的時期,冷靜處理就好

.

就這麼折騰一兩個月後,他慢慢不來了,也基本不找我聊了。

一問,原來是正在新單位幹得歡呢。

環境慢慢適應了,和新同事相處融洽了、互相理解了。

領導也和他基本互相理解了,還分給他一些重要的工作。

總之,他順利了、磨合好了,前面一片光明,整天忙得要命,根本顧不上想我這個“情緒垃圾桶”了。

.

換工作後肯定有一段尷尬而難受的時期,冷靜處理就好

.

新換工作之後,普遍會經歷一段非常難受的時期

人們普遍對“外來者”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有著不自覺的抗拒。

尤其職場這種“來個新人有可能影響自己利益”的地方,排斥顯得更明顯一些。

.

而新的工作,也需要一段熟悉的時間。比如流程、具體操作、單位要求、注意事項,等等。

學習,必定帶來壓力。在陌生的環境學習新的知識,壓力就顯得更大一些

.

換工作後肯定有一段尷尬而難受的時期,冷靜處理就好

.

至於面對領導,則壓力更大一些。這“壓力”,有工作的、有交往的,也有心理的。

我們不能指望領導來適應自己,我們只能去適應領導——尤其是新去一個地方,更要裝得老實一些

.

同事的排斥、工作中不斷面臨的問題、難辨陰晴的領導,都會讓一個初來乍到、完全沒有“本地積累”的新人,產生強烈的不適感。

“不適“一多,自然就難受了、就不太情願了,壓力就出來了。

大多數人都會經歷這個過程,並不奇怪,也不是什麼失敗或軟弱的表現。

.

換工作後肯定有一段尷尬而難受的時期,冷靜處理就好

.

生出後悔之心,也是正常的

辭去原來的工作,是因為覺得“不夠好”,是因為想尋求“更好”。

懷著無限的憧憬(幻想),來到新單位以後,卻被迎頭一棒(或好多棒),打得眼冒金星,打得頭暈眼花。

一時又找不到更好的“抵棒辦法”,每天還得不斷面對新工作、新情況,還要不斷面對失敗、面對打擊,心情低落至極。

.

換工作後肯定有一段尷尬而難受的時期,冷靜處理就好

.

面對這種“還不如原單位”的“人為心理落差”,便不自覺地軟弱起來,不由自主就開始美化起原單位來。

想起原單位的這個好、那個棒,想起原同事的和藹可親,想起原單位的輕鬆與愉悅。

至於原單位那些根本不好的地方、那些根本接受不能的地方,則選擇性忽略了

.

換工作後肯定有一段尷尬而難受的時期,冷靜處理就好

.

適應、融入之後,就是晴天

工作一段時間後,與同事在不斷的交流中變得熟悉,工作也慢慢上手,與領導也有了默契,再回過頭來看“新單位”,就不是原來的那般面目可憎了。

如果單位不錯、環境尚可,領導有能力、同事也還行,那隻需好好表現,最起碼在不短的一段時間內,還是挺讓人覺得有希望的。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單位都如上述那般理想。但只要這單位有自己想要的,別的方面不太完美也就不太重要了。

.

換工作後肯定有一段尷尬而難受的時期,冷靜處理就好

.

總之,換單位在某種程度等於新希望的開始,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但總有麻煩。因為新環境不會來主動適應新人,只有新人適應新環境的份兒。

只需暫時壓制內心的憤怒、後悔與不滿,冷靜行事、一心向前,很快便會融入新的環境。

如果運氣好的話,工作會很快順利開展。

.

換工作後肯定有一段尷尬而難受的時期,冷靜處理就好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