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中國資產配置比例已提升15%,未來兩個領域值得關注

記者在近期採訪時獲悉,不少投資機構表示看好中國市場,併為此主動調整了倉位。從一些數據來看,部分外資機構近期持續加倉中國公司股票。

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渣打中國)策略部認為,未來有兩個領域值得關注:一是消費行業相關的白馬龍頭,需求在復工復產後有機會逐步反彈;二是新基建、5G帶動的科技產業鏈。

主動加倉國內資產

“應該說這個時點討論這個問題,心情會好一點。現在來看美股的動態市盈率已回到之前相對比較高的位置。”近期,渣打中國投資產品及投資顧問總監閔成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疫情衝擊、石油價格戰等多個因素,導致今年3月份美股4次熔斷,數次暴漲暴跌,全球投資人經歷了國際金融市場最動盪的一個月。

由於中國疫情防控情況持續向好,以及復工復產正在順利推進,不少外資機構將目光轉移至中國等新興市場。

“A股已納入MSCI,未來和國際資本市場會越來越接軌,中國境內資本市場肯定是我們重點佈局的部分。”閔成告訴上證報記者,從業務角度看,該行從去年就已經開始了相關佈局。

從資產管理規模來看,在渣打財富管理的投資產品配置中,目前中國境內資產佔全部資產的比例,已經從原來的不到10%增至目前的25%。

渣打中國投資策略部認為,在全球疫情還沒見頂之前,中國境內市場雖然短線缺乏明確的方向,但總體大概率會優於海外市場表現。而在疫情防控持續向好以及政策支持下,中國資產成為全球範圍內波動較小的選擇之一,未來其在制度建設和產業升級的紅利將帶動價格中樞逐步向上。

市場觀點認為,二季度A股會企穩反彈,只是市場情緒面的波動減退尚需時間。

目前來看,市場仍存在較大波動的可能性,但並不缺乏投資機會。閔成表示,年初渣打中國就提出三個投資趨勢,分別是可持續發展(ESG)、女性消費、養老。“據我們觀察,這些投資趨勢未來還是存在的。當投資者希望尋找返場機會的時候,這些都是他們可以考量的因素。”

據悉,近期渣打中國已與國內基金公司合作,推出配置A股資產的女性消費主題基金,涉及行業包括服飾、子女教育、醫療健康等。

並未出現盲目追漲殺跌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今年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幅度遠超2008年金融危機,但並未出現盲目追漲殺跌的情況。

閔成稱,在美股熔斷之後,不管是風險性資產還是避險資產都受到衝擊,但回頭來看很多資產價格都很便宜,雖然當時有投資者選擇離場觀望,但大多數投資者的想法是重新審視自己的資產配置組合,看是否需要重新調整。“我們很多客戶,比較關心是市場的波動對於產品淨值的影響,問得比較多的就是接下來怎麼辦。”

原因歸結起來,一是高淨值客戶手裡仍有餘錢,並未把“子彈打光”,碰到風險事件也並不慌;二是近些年市場“黑天鵝”不斷,經歷市場考驗的投資者,選擇堅持長期價值投資,以不變應萬變;三是金融投資者教育發揮了一定作用。

實際上兩輪市場震動的原因也不同,渣打中國策略部認為,表面看是疫情、“歐佩克+”沒有達成進一步減產協議引發近期市場巨震,但最根本原因是美國企業自2008年以來不斷上升的企業槓桿率,加速了這次資產下跌。

在閔成看來,投資者的觀念起了變化,會更考慮投資的價值和意義到底是什麼,未來大家的投資方向或者投資的趨勢會更加著眼於可持續發展。“投資者需要直接面臨市場波動,我們需要每天把淨值告訴客戶,解釋一塊錢變成一塊一是什麼原因等等。”

與此同時,疫情催化了金融機構真正轉型數字化,外資行也不例外。

閔成稱,金融科技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投資者還能在線上很快完成產品購買交易,而不像以前在線下物理網點花不少時間。另外,金融科技突破了物理網點原來的限制,幫助金融機構更便捷的觸達到不同的客戶群體。“接下來我們要用好金融科技,在線上創造更多的理財場景,幫助我們觸達到更多的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