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了國家隊選手的發球,對打業餘比賽用處大不?

現在這兩年,乒乓球技術不斷髮展。從發球到接發球技術,也在不斷更新。

目前對於乒壇男子運動員,發球潮流技術就是:正手偏中間側下旋球,或者正手短不短球。

學會了國家隊選手的發球,對打業餘比賽用處大不?

為何發球技術改變如此之快:記得以前那會兒,好像都是中間偏反手位短球。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反手擰拉技術不斷提高。

你發反手位,不出臺直接上步擰,出臺就快撕或者反拉。現在中間偏正手位球,如果還是直接擰拉,對手立馬反撥你反手位大角度。畢竟從正手位上步擰拉到接反手位球,需要步伐調整,需要時間。如果對手回球速度稍微快一點。那麼就會影響自己下一板的出球質量。

現在回到標題:這項發球技術,可不可以運用到業餘球友身上呢?

答案是可以的!

學會了國家隊選手的發球,對打業餘比賽用處大不?

但是條件有限,需要自己去把握。業餘選手普遍都是基本功薄弱,步伐移動滿。

第一,如果發對手正手短側下旋球。如果對手回球短 不出臺。那麼就必須自己回球有落點。要麼劈長,要麼繼續回擺短球。因為一旦回擺球出臺,就會遭到爆衝。

第二,按照業餘選手通常習慣。你發短下旋球,對手通常會搓你反手位。這就必須要求。個人反手拉球有一定水平。或者側身拉球能力有一定水平。

當然了,如果對自己搓球或者回擺技術有信心的球友,非常建議模仿學習國家隊這種發球。比如前兩年的馬龍對樊振東。馬龍就是依靠自己臺內擺短技術,控制小胖,讓小胖逼著去回擺,或者劈長。然後找機會主動上手。

學會了國家隊選手的發球,對打業餘比賽用處大不?

在乒乓球比賽中,最好的進攻就是防守。搶先出手的一方,贏面機會大,更容易得分。業餘比賽更是如此,誰先出手,誰就能得分。畢竟業餘選手比賽,通常情況也防不住兩板球。

話說回來,對於業餘球友發球問題,我前面也有文章提到過。需要看人,不同水平的球友,發不同的球。比如水平差一點的,大可以發不同落點的球 ,只要不出臺,不冒高就行。但如果水平高,基本功有的對手,那還是儘量發些短球,還是正手短那種。

不然,你一發反手人家直接就一板給你擰死了。發反手長球,對手直接側身或者快撕。

不管選擇什麼發球,最主要一點。去增強自己的拉球能力才是真的。一般業餘選手都是:發球,對手搓,自己衝一板,或者再衝一板,結束。

學會了國家隊選手的發球,對打業餘比賽用處大不?

對於國家隊選手發球,我觀點就是大但去學習,大膽去模仿。然後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配合一些套路。這樣才能練成屬於自己的一套發球系統。還需要懂得去變化!

嗯,以上就是我個人觀點,如有不同見解,歡迎相互學習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