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讀書,又記不住?解祕《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正確姿勢


"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在我面前打開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高爾基


《如何閱讀一本書》改變了我對閱讀的理解和閱讀效果。


大部分人都以為,把文字讀完就是讀書,讀過很多書,每年讀幾百本,但想想讀了什麼,學到了什麼知識,或增長了哪些思維與理解,會說不出來。


因為你的閱讀,只是瀏覽了一遍文字,沒有任何思考理解、分析,只停在基礎閱讀的層次。


它讓你知道閱讀是一門專業,與寫作一樣,具有專門的技術方法,需要思考分析、刻意練習而學習到這種能力。


喜歡讀書,又記不住?解秘《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正確姿勢




第一部分《 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美國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爾斯·範多倫共同出品,學界和出版界的資深文字工作者。

查爾斯·範多倫,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職教授,他們致力於閱讀能力教育事業的推動。

全書一共4篇21章,經過多次的整理,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整本書呈現的主題,作者是如何解決的,梳理出書中的主要脈絡。


一、閱讀的目標

1、 獲得資訊

2、 增進理解力

二、優秀的閱讀者所具有的品質

閱讀目的性

主動性

指導型閱讀

自我發現型閱讀

優秀的閱讀者對自我有4個思考的要求:

這本書講了什麼?

作者細說了什麼,是怎麼講的?

作者說得有道理嗎?

和你有什麼關係?

三、閱讀的4個層次

基礎閱讀:泛讀瞭解

檢視閱讀:略讀理解

分析閱讀:精讀

主題閱讀:精讀

四、書籍的分類

知識類

文學類

工具類

休閒類

五、 不同讀物的閱讀方法

實用型

想象文學

故事、戲劇、詩

歷史書

科學與數學

哲學書

社會科學


喜歡讀書,又記不住?解秘《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正確姿勢



第二部分 閱讀的目標


有人覺得這本書很枯燥,或者說翻譯的不夠好。

因為它是一本實用型的書籍,它的定義客觀,論述系統,科學地整合了閱讀的技術和手段。

它不是文學小說、或提供消遣的書籍,它是一本實用類的書,需要用正確的目標去閱讀。


有的書或文章,讀的時候覺得好讀,讀完沒有收穫。

這本書是為了那些以“增進理解力”為閱讀目標的閱讀者而寫的。需要具有這種閱讀能力,才能解析它的內容。

為什麼讀這本書,可以讓你寫書評的效率翻倍提升——因為閱讀效果得到了提升。


喜歡讀書,又記不住?解秘《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正確姿勢

我們都知道,寫書評是以"書"為對象,要能介紹書的內容、作者的觀點與如何論證的,書的價值與亮點評價,你收穫了什麼?


那就需要先讀透一本書,你才能去評它。

要寫好一篇書評,就要把書讀透,《如何閱讀一本書》,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如何讀透一本書。


就閱讀的目標,主要分為兩種:


1、獲得資訊。


通常每天在各媒體、社交平臺,閱讀的新聞資訊。

只要不需多加思考的,大多屬於這類。讀它們你不會產生新的啟發,增加理解,也沒有具體的收穫,而只是知道了一些事情,獲得資訊。


也就是你一眼就能看得明白,不需要動腦思考,只要認識字,一眼看過就能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這類的閱讀。

它的特點是,你不需要思考,讀它們完全不費力,是你的理解能力範圍以內的。


喜歡讀書,又記不住?解秘《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正確姿勢


2、增進理解力。

以增進理解、獲得知識為目標的閱讀。


作者的水平或思維比自己更高的,不能完全看懂,需要經過分析思考,多看幾次,才能深度體會,並得到思考啟發的書籍。


它能真正提升你過往的認知,提高思維。使你得到真正的改變。


專業類書籍,實用型書籍,學術類屬於這類書籍,包括《如何閱讀一本書》。


還有一種"消遣類閱讀"(趣味,搞笑),不建議花時間,所以忽略。


明白了閱讀的目標,能為你選擇書籍指明方向,高效閱讀之一,不讀對自己無用的書,是這本書首先帶給我的第一個認知改變。



第三部分 怎樣是優秀的閱讀者


前面說了,閱讀主要有2種目標,只有把"增進理解力"作為閱讀的目標,才是一名真正的閱讀者,那麼,如何成為優秀的閱讀者?應具有怎樣的品質?

作者提出,一個優秀的閱讀者應該具有這些品質與藝術。


1、 他們的閱讀應具有目的性,具有功利性。

閱讀一本書的功利性越強,會越認真主動。

在閱讀目標這裡,作者通過目標分類,指出讀書需要具有目的性,這就讓讀書漫無目的的人,作出第一個改變。讀增進理解、增加知識的書,而不是很容易就讀懂的、消費時間的書。

現在,我儘量選擇自己欠缺認識的、對工作有幫助、讀了想要寫一篇書評的書籍。這樣每一本花了時間讀的書,都能產出實際的價值。


2、 作者還談到,優秀的閱讀者是主動的。

就像一個棒球的捕球手,他並不是被動地接收,他與投球手之間是互動的,捕球手善於分辨投球手投出球的方向,遠近,主動去接球。

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讀者與作者的關係,一個優秀的閱讀者,也善於主動接收作者的表達意圖,形成默契與交流。


3、 其次,優秀的閱讀者對自我有4個要求,思考:


"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書講了什麼?——講了啥,提出了什麼觀點或問題。

怎麼解決的?——解決啥,如何細節論述問題或證明這些觀點的。

作者說得有道理嗎?——啥道理,作者的邏輯和結論正確嗎。

和你有什麼關係?——有啥用,讀完書,你收穫了什麼。


這4個問題貫穿在整個閱讀線索裡,適用對章節小論點的思考,以及全書。

優秀的閱讀者會邊讀書,邊思考。優秀的閱讀者,還善於自我發現型學習,走出學校以後,書本就是隱形的老師,跟著書本自學,把書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喜歡讀書,又記不住?解秘《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正確姿勢

這本書的架構複雜,內容豐富,要完全消化它需要有步驟有計劃,上面主要介紹了《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前兩部分:


一、 瞭解閱讀的目標

二、 如何成為優秀閱讀者


只有先明白閱讀的目標,以及優秀的閱讀者所應具有的品質與藝術,才能進入下一階段——4個層次的閱讀,全書的重點(由淺到深)。




無論寫文章,還是以寫作為重要內容的任何工作,尤其知識變現,文字增值的今天,都需要持續高效地輸入新的內容、閱讀等,才能源源不斷輸出可讀性、有價值的內容。


喜歡讀書,又記不住?解秘《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正確姿勢

"任何一本書的影響,莫過於使讀者開始作內心的反省。"——卡菜爾


《如何閱讀一本書》,解決了有效輸入的問題,改變你的認知,帶你刻意練習,然後掌握這門閱讀的技術,為你的人生增值進階而服務。


這個時代,既比學習力,也比效率,無論先天資質如何,也一直要精進自己,我相信,人的差距除了天賦與精力,更重要的是態度,只有你自律肯學習,有專注的目標,才能讓你不斷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