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生》一生所悔,一生所爱,借我一生,自我救赎

"你可以的"
"把手给我"
"我做不到"
————《借我一生》

"人生最为遗憾的,莫过于轻易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柏拉图如是说。可以说,足以让人抱憾终生的,是轻易的放弃不该放弃的人或事之后的恐惧与无措,是固执的一遍遍揭开自己狼狈的伤口,坚持让自己一直生活在痛苦与无法救赎的自我折磨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劝慰他人的心灵鸡汤很容易熬制,可往往在自己身上却最是难以消化,人生中最难度过的那个坎,往往都是自己设立的鸿沟。

《借我一生》一生所悔,一生所爱,借我一生,自我救赎

《借我一生》就以宽恕为精神支撑,细致淋漓地刻画了主人公内心伤痛的自我精神折磨与痛苦,他选择了用一生的不可饶恕来换取对自我的救赎。借我一生去追悔,借我一生去感悟爱,借我一生去明白宽恕的意义,借一生的时间实现最终的救赎,我们用一生的时间都不能治愈的伤痛,在机缘巧合下可以用顿悟的爱来抚平。一生所悔,一生所爱,借我一生,自我救赎。

一、用爱抚平心底不能治愈的伤痛

《借我一生》这个短片营造的便是一种绝望、萧瑟、黑暗的环境,悬崖、骸骨、阴沉沉的天空、饱经沧桑的老人……这样的主题更是烘托了老人内心惨烈的挣扎,如此的折磨不免令人心惊。这位身着警服,胡子黑白参差,瘦骨嶙峋又不修边幅的老人,每每在想起自己失手所犯的错误时,哪怕是已经一辈子了,还是不能释怀。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刺骨的经历令这个老人自我消磨到如此地步?是他少年时接连两次的失手的逃亡经历。

《借我一生》一生所悔,一生所爱,借我一生,自我救赎

面对劫匪的枪林弹雨,父亲为了精准开枪逃命而把马车的缰绳的果断的递到少年手中,"你可以的!"不管是出于形势危急的迫不得已,还是发自心底的磨练信任,在那一刻,父亲不假思索地把逃亡的命脉交到了心爱的儿子手里,这是父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并肩作战,可慌张稚嫩的少年没有完成任务,马车到处乱撞,根本不受控制,终于因撞向岩石而全盘翻车。少年从马车内滚落,而父亲却因强大的冲击力而掉落悬崖。他深知,因为自己的无能,他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和信任并伤害了父亲。然而当他去往悬崖边上查看时,惊喜地发现父亲正攀着悬崖努力坚持,一切还有希望。在这样的大悲大喜之间,少年全力以赴的营救父亲,可就在这第二次的希望中,少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再一次失手,开枪打死了父亲。

《借我一生》一生所悔,一生所爱,借我一生,自我救赎

那是一个绝对黑暗的时刻,伴随着整个世界崩塌的枪响,时间对于少年来说仿佛是凝固的,少年一生的时间都被永久凝固在这个永远不能被原谅的时刻。这一段往事犹如挂着倒钩的长刺,狠狠扎进少年心中,鲜血淋漓一直到老。就在老人最终选择在同样的悬崖为错误做出了断之时,一抹记忆中的温暖如曙光般照亮了斑驳的内心世界,那是记忆中父亲的光芒,带着岁月中永不腐朽的父亲的爱,驱离了真正的阴霾,来自父亲的合影和笑容带领老人明白了释怀,那一刻,他在与父亲生死相隔之间,他找到了与父亲最近的距离,父亲一直都是爱他的,同时,在这份爱中他亦是体味到了来自父亲的宽恕。这个即便是用一生的折磨和追悔都不能释怀的黑暗时刻,是父亲的爱以实质化温暖了老人,用一生所悔,悟一生所爱,借我一生,成就自我的救赎。

所有的人都要在生命的某一刻经历死,所有人都要离开所有人。依附得紧,就被抛开得更远。

——陈希米

二、真诚的去面对自己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破生活的真相后,还一如既往地热爱它。"在很多时刻,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不是挫折的可怕程度,而是直面挫折、直面生命荆棘的勇气。

《借我一生》一生所悔,一生所爱,借我一生,自我救赎

在短片《借我一生》中,主人公最为痛苦的,就是回想自己失手的经历、回想枪响的那一刻凝固的绝望。他不敢回想那一刻,每一次的回想都是对灵魂的审判,所以在一路回忆的路上,他的每一步,都如同带着沉重的枷锁,短短的几步便用了一生的时间才踉踉跄跄失魂落魄地走过。老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回忆,除了失手杀死父亲的那一刻,其实还有很多温暖的时刻,这些都是与父亲的回忆。在老人的回忆中,哪怕是阳光暖暖的洒下来,留下的也只有无尽的刺骨的寒,这些不敢想象的画面瞬间有如噩梦一般的存在,仅沾染一点便是已经耗费了大半力量。在这一点上,

正是因为老人永远都不敢冷静自持地面对自己的回忆,所以才徒生了无尽的痛苦,给自我救赎之路平添了难言的折磨。

《借我一生》一生所悔,一生所爱,借我一生,自我救赎

此外,令老人害怕的,除了那些刺骨的回忆,还有自己无法背负的罪恶。两次失手、开枪打死了自己的父亲,是一件多么沉重的背负。老人不能直面自己身为人子所犯下的过失,不能面对因自己的懦弱无能,而无法挽回的悲痛,故而他竭尽一生的忏悔没有起到丝毫的救赎。

但是,人的一生,无论多么地谨小慎微,生活中也总会出现令人惋惜甚至无法释怀的不可逆转之事,伤痛已经造成,仅遗憾、悔恨、逃避于事无补,我们能弥补的,是让伤害扩散到最小。

在痛苦面前,脆弱的我们需要所需要的,是我们必须做到对自己真诚,真实勇敢地去面对我们个人存在的弱点和错误,这个人性的弱点,是我们曾一直想方设法去逃避的,也是造成我们所有痛苦的根源,我们需要有直面它的勇气。如果自己都过不去这个坎,这个伤痛永远都只能以最残酷的面貌存于天地世间,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放过自己,其实就等同于放过他人。在影片中,老人失手错杀父亲这段往事一直扎根在老人心中,折磨着他让其痛苦了一生。

这一生中,老人的内心一直都寻求不了片刻的安宁,而在悬崖上的最后关头,老人才学会了宽恕自己,直到这个时候,老人的内心才趋于平静,老人最终对自己的过错有了一个正确冷静的对待,他内心的枷锁才得以最终卸落。

《借我一生》一生所悔,一生所爱,借我一生,自我救赎

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柏拉图

三、借我一生,只够做一件事

老人最后获得的救赎,来的巧妙又及时,一切都是那么的刚刚好。若是没有一生的深刻追悔与深思,对于父亲的爱老人不会体会的如此深沉刻骨,或许一颗稚嫩的心也只会因这突来的爱而更加悔恨,负债累累而不再能够自拔;若是没有这一刻的如沐阳光般的灵魂感悟,或许老人也只能选择通过自我折磨到生命尽头去换取心中的一点点救赎。如此这般,哪怕最终以付出生命的代价告终,老人也不会得到真正的救赎,灵魂不会得到它应有的安宁。正是沉淀的时间够久,老人才得以体味灵魂卸下重任后的轻松解脱。所以,这样真正释怀时刻的到来,离不开老人所借的一生时间。而生活有时候就是如此,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件事。获取内心最后的安宁,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追逐探索甚至是弥补挽留。

《借我一生》一生所悔,一生所爱,借我一生,自我救赎

木心曾在《从前慢》中说道,"以前的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可以想象,木心的时代是一个会令人不由自主沉心静气的时代,也是一个足够细腻的时代,不仅做事细腻、心思细腻、情感体悟也极为细腻。人们之间的交流靠书信邮件,爱上一个人需要一生,一生的时间也只够爱一个人。慢工才能出细活,正是因为姗姗来迟的邮件,人与人之间每一次的交流都显得弥足珍贵;正是因为缓慢的车马行程,每一次的出行才会难能可贵,沿途的风景才有了最美的欣赏意义;也正是因为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所以那个认定一生的人才是那么的重要与无可比拟,所以说慢慢来,其实才会比较快。

反观我们现在物欲横流的碎片化时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依靠忙碌充斥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维系似乎是变淡了,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等到蓦然回首时,那些同记忆里一般深刻的纽带好像也只存在于那朦胧的灯火阑珊处。急于求成、功名利禄渐渐成为世人追逐的动力所在,且只是不约而同地淘汰掉了那个从前慢的时代,不去考虑有些事,需要用一生的时光来慢慢滋养,只有借我一生,才能换取整片星空。构筑精神的高地,刻印时间的底色,才有灵魂的原野清晰透亮,生命的河流碧波荡漾。

一生很长,但是只能做一件事,一生很短,努力的做好一件事。

《借我一生》一生所悔,一生所爱,借我一生,自我救赎

事实上,我们终究都是一群平凡的人,人无完人,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总是会或多或少存在抱憾之事,也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对身边的亲人造成伤害,我们悔恨自己的失控,我们彷徨自己的无能,我们害怕伤害的结果,却独独不能逃避伤害的事实。选择直面伤痛,选择弥补缺憾,才能对得起身边人、身边事,才能得到他人的宽恕,从而得到自我灵魂的救赎。感谢一路以来亲人的耐心陪伴与宽恕,正是因为爱过,所以慈悲。

最后我想说,身处凡世的我们,常常会在迷迷糊糊中闯入多雾的沼泽,深陷泥沼而进退两难。有时候落下的伤痛是切肤之痛,且无法自愈,如此在心灵留下的创伤便是难以抹平的枷锁,时间不能治愈这些伤口,哪怕是终极一生亦无法获得真正的解脱。然时间完成不了的缺憾,爱可以弥补。我们克服艰难继续走下去的动力,不是来自于时间,而是爱,所有时间抹平不了的痛苦会因为爱而重新得以复苏。用一生所悔,悟一生所爱,借我一生,来成就自我的救赎。

《借我一生》一生所悔,一生所爱,借我一生,自我救赎

看了《借我一生》之后你们还有什么想法?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