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來到直播間!電商主播李旭瑛講述“史上最強帶貨”始末

柞水木耳火了!4月21日晚11點,在地處秦嶺深處的陝西省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90後”主播李旭瑛結束了當天的第二場直播。李旭瑛在此前並不算特別紅,但這一整天,她都有點手忙腳亂——做了6小時直播,接受了媒體採訪,與做客直播間的柞水縣副縣長張培攜手向網友推介木耳,“超級網紅”李佳琦和薇婭也同時在各自直播間裡為他們帶貨,2000萬網友抱著“買它買它買它”的熱情席捲而來,幾乎買空了店鋪……直播結束後,李旭瑛繼續忙打包發貨,忙到了凌晨2點多。此前一天,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金米村調研脫貧攻堅情況。在金米村電子商務中心,就在李旭瑛和幾個同事為直播賣貨做準備時,習總書記走到直播平臺前,與他們親切交談,鼓勵他們:電商在推銷農副產品方面大有可為。

“史上最強帶貨誕生了!”“直播助農有意義”“我要買一包支持”……網友們的熱情由此點燃。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採訪了李旭瑛,請她講述柞水木耳“走紅”前後的經歷與感受。以下為李旭瑛口述——

我從沒想過在大山裡做著一份普通工作的自己,能見到習近平總書記,更沒想到能受到他的鼓勵!

4月20日下午五點多,我正在金米村的直播間裡做著播前準備,忽然看到習總書記來了,心裡特別緊張。但等他走近了,看到他和藹可親的樣子,心裡就踏實了。

總書記走進來以後,我對他講我們正在做播前準備工作,向他介紹了直播主推產品柞水木耳。他接過一罐木耳仔細看了看。

总书记来到直播间!电商主播李旭瑛讲述“史上最强带货”始末

木耳是柞水縣的特產,也是柞水縣重要扶貧產業。全縣建成木耳大棚基地16個,發展木耳專業村42個。2019年發展木耳7500萬袋,由秦嶺天下電子商務公司統一購銷。但柞水縣在秦嶺深處,木耳知名度不高、銷售渠道有限,一直讓我們很苦惱。去年公司開始嘗試直播賣貨,逐漸打開了一條銷路,現在淘寶店85%的銷售額都來自直播。

我們的直播間在金米村電子商務中心,外面就是生產木耳的菌包廠。直播間桌子上放著直播用的手機、電腦、美顏燈,牆上掛著品牌宣傳展板作為直播背景,一旁貨架上放著貨物供我們直播時候展示。

总书记来到直播间!电商主播李旭瑛讲述“史上最强带货”始末

總書記問,“現在村裡都在搞電商服務。這個算是搞得比較好的,是吧?”“我們整個柞水縣每一個鄉鎮、每一個村都有。”工作人員自豪地說。

習總書記的到來對我是非常大的鼓勵。他的詢問非常細緻,讓我感覺到他很關心大山裡的事情,關心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日子過得怎麼樣。

他說,電商,在農副產品的推銷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是大有可為的。被習總書記這樣掛懷和鼓勵,我心裡激動,感到幹勁十足!

总书记来到直播间!电商主播李旭瑛讲述“史上最强带货”始末

我2017年開始在秦嶺天下做銷售員,但接觸直播是去年的事。秦嶺天下是柞水縣農產品的主要銷售公司,我們為全縣農戶賣木耳,其實壓力也挺大的。我覺得直播是銷售的新趨勢,特別對農產品來說,直播能很生動地告訴顧客農產品的生產過程、營養價值、食用方法等,讓農產品也變得有吸引力。

2019年3月,為拓展直播銷售業務,我參加了一家直播平臺在陝西組織的培訓,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直播。雖然以前做銷售時,也常和人打交道,而且我性格也比較開朗健談,但剛開始對著鏡頭還是很害羞、放不開,經常不知道說什麼。

总书记来到直播间!电商主播李旭瑛讲述“史上最强带货”始末

決定好好學做直播後,我在直播平臺的學習號上不斷練習,學著對著鏡頭說話,和滾動的評論互動,逐漸有了些鏡頭感。我的第一次直播實際上是試播練習,只分享在朋友圈裡,看直播的人都是親戚朋友。儘管如此,還是緊張地“嘴瓢”了很多次。

經過這段時間實踐,我已經習慣了在鏡頭前介紹產品、回答評論裡的提問,像和朋友聊天一樣有說有笑地和手機另一頭的網友們交流。我們還把鏡頭對準菌包廠,讓網友們看到木耳是如何生長的,還有我們柞水的這片綠水青山。

总书记来到直播间!电商主播李旭瑛讲述“史上最强带货”始末

從開始直播到現在,我平均每天賣出100多單,最多的一天賣出了700多單。最近半個月以來,我每天都直播,直播銷售額也不斷上漲。觀看人數從最初的幾百人增加到每天上萬人。

我會叫直播的觀眾“寶寶們”,這是我對他們的愛稱,我很感謝他們對我的支持。一些回頭客成了我的粉絲。看到他們經常出現在評論裡,為新顧客答疑解惑,我特別開心。

4月21日,是我直播以來最忙也最興奮的一天!

這天晚上,柞水木耳成了網上最火的商品。柞水縣副縣長張培來到我們的直播間,和主播李佳琦連麥,“網紅主播”薇婭也在直播間裡銷售柞水木耳。2000萬網友在這三個直播間買光20多噸木耳,價值300多萬元,這相當於柞水縣去年在淘寶4個月的木耳銷量。

总书记来到直播间!电商主播李旭瑛讲述“史上最强带货”始末

陝西省柞水縣金米村發展木耳產業(無人機照片)。記者陳昌奇 攝

我真沒想到能賣掉這麼多,心裡就是感激感謝感恩。過去我們一直在想怎麼能讓農戶對木耳產業更有信心,把品質做得更好,讓產品更有競爭力,把柞水木耳的品牌打響,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好的開始,農戶們也都有了信心。

22日,店裡又賣出不少木耳。背後是全縣農戶,我們的貨源還很充足,就是需要時間來打包和發貨。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好好保證每袋木耳的品質,能有這樣難得的機會,我們一定得好好珍惜。(整理: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蔡馨逸、李亞楠、王京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