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该不该祝你“节日快乐”

今天,该不该祝你“节日快乐”

今天就是清明节了,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和习俗,我不赘述。前几天,朋友圈就在纷纷议论,清明节适不适合说“祝你节日快乐”,或者说“清明节快乐”。众说纷纭,到底适不适合呢?

我们先看一下清明节这个词的出现:大概都知道杜牧(唐)的诗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分两层意思,一二两句,写的是清明时节到了,总是细雨纷纷,使得游子回家的路更难走,心里那个愁啊,就像断了魂似的。后面两句,笔锋一转,意境大不一样了:管他呢,既然走不了,何不找家酒肆喝两杯呢。于是,他便问放牛娃,哪里有酒店?放牛娃用手指了一个方向。前面一大片开着粉白粉白杏花的村庄,隐隐约约看得到高高悬挂的酒幌子在飘扬。本来还在忧伤之中的他,见有酒肆,兴趣就来了,心情就好了。

你会不会感觉春天就在身边、美景就在眼前,快乐就在酒杯里呀?!

那么,在这个时刻,游子行色匆匆,赶回去干什么呢?高翥 (宋)告诉我们: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意思是: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而且还要一醉方休。后人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他也是劝活着的人珍惜当下,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白居易喜欢春游,但他是一个怕老婆的人,他:

上马临出门,

出门复逡巡。

回头问妻子,

应怪春游频。

他感叹道:

诚知春游频,

其奈老大生。

朱颜去复去,

白发新更新。

他明白:

我今六十五,

走若下坡轮。

所以,他才说:

逢春不游乐,

但恐是痴人。

白居易是洒脱的,人,既然不能长生不老,何不开开心心地玩呢。

吴惟信(宋)描写的是动感十足的景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一半的人都出城玩去了,我们还待在家里干嘛呢!

文人骚客喜欢春游,那么,那些还在上学的孩子们该干些嘛呢?诶,高鼎 (清)说了: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又是一件充满童真童趣的快乐事啊。

那些不想出门或者出不了门的女人们待在家里,又可以玩些什么呢?有你玩的,荡秋千啊。吴文英(宋)写道:

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

一丝柳、

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

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

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

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

幽阶一夜苔生。

这阙词虽然有些伤感,但其中有一个细节使我们忍俊不禁地笑了: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们是不是也想闻一下啊。

多情才子苏轼(宋)出城游玩,正走到一条巷子,听见墙里传出来一阵阵女人的笑声,他不由得停住脚步,偷听起来。当笑声渐渐消失后,他老先生不高兴了。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样的诗句很多很多,我才疏学浅,不能一一列举。但这足以说明,古人在清明时节是很快乐的。那么,我们今天,可不可以互相祝福:节日快乐呢?相信大家只有心里有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