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沉沒?融冰淹沒陸地?地質氣候災難離我們還有多遠?

近些年,關於日本沉沒,逆轉氣候變暖,甚至某些富豪們的避難聖地新西蘭,其實都存在認知誤區。以下論述,涵蓋的基礎面較廣,領域較多,這裡只做粗淺的闡述。

比如日本沉沒,這個說法流傳甚廣,大多耳熟能詳。但真相,未必如此。

日本沉沒?融冰淹沒陸地?地質氣候災難離我們還有多遠?

比如新西蘭,富豪們認為的安全聖地,避難的世外桃源。但從地質角度來看,其實是一個極度危險之地。

比如,南極冰川融化將淹沒很多地方,拯救地球從我做起,扭轉氣候災難等等。這個願望是好的,但2018年開始的升級版極端氣候,大有成為新常態化的可能!

為了讓這些推斷容易理解,我從多個角度來闡述,證實。下面先談談古氣候學。

古氣候學,看起來好像與地質研究沒什麼關係,其實這個理解是錯誤的。我們研究古氣候學,可以發現地質時期的變遷。根據古地質現象可以判斷古代氣候的變化。比如從煤層可以推斷溼潤氣候,從珊瑚礁可以推斷溫暖氣候。

日本沉沒?融冰淹沒陸地?地質氣候災難離我們還有多遠?

那麼,影響現代氣候的主要因素,無疑是海洋洋流了。而影響氣候的主要洋流有哪些,一般人可能都清楚。比如西風環流,涵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而影響我國東部地區,特別是對沿海地區有一定影響的,無疑是黑潮暖流(日本暖流、臺灣暖流),北太平洋暖流。而黑潮暖流的寬度,約100—200公里,深度約200米,晝夜流速約60—90公里。夏季水面溫度29度。

日本沉沒?融冰淹沒陸地?地質氣候災難離我們還有多遠?

現在,我們溫習一下地質理論:

1912年,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學說,當時遭到了主流地球物理學家的反對。當然,這也不奇怪,地質理論的發展,一直都是如此。即,每一次理論升級版,都遭到了所謂正統學派的群嘲,或者駁斥。

1968年,勒皮遜(法國)與麥肯齊(英國)、摩根(美國)等人,在大陸漂移學說,及海底擴張學說基礎上,再次升級,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

由於包括了美英法的多國科學家,所以理論界在初期僅僅表示了質疑。很快,多項證據證實了該學說。同時也反證了大陸漂移學說的合理性。

這就如同英國的艾丁頓博士,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否則,愛因斯坦只能做為一名德國的科學愛好者,也許要去咖啡館,拉小提琴謀生了。也就沒有後來的廣義相對論了。

日本沉沒?融冰淹沒陸地?地質氣候災難離我們還有多遠?

言歸正傳。板塊構造學說,提出了板塊的相互作用,動力影響,以及劇烈運動的板塊邊緣地帶。劃分了太平洋板塊,印澳板塊,歐亞板塊,南極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等六大板塊。 注意:日本、新西蘭,恰恰就位於板塊邊緣地帶。

日本沉沒?融冰淹沒陸地?地質氣候災難離我們還有多遠?

而陸殼碰撞帶不同於海洋邊緣的洋殼消亡地帶,同樣有俯衝和嵌入的現象。比如特提斯海洋時期,即古地中海時期,那時印澳板塊並未與歐亞板塊相接。

日本沉沒?融冰淹沒陸地?地質氣候災難離我們還有多遠?

那時,西藏地區還是一片海洋。隨著印澳板塊的嵌入,那裡逐漸抬升了起來,慢慢地浮出了水面。距今三千萬年前,達到了三千多米。而現在最高高度,8千多米。

日本沉沒?融冰淹沒陸地?地質氣候災難離我們還有多遠?

這一論點,從青藏高原不斷髮現的海洋遺骸物質得以證實。

為了連接文章開頭的判斷,現在必須重新回到氣候方面。我們來看南極洲,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南極冰川在融化。特別是這些年,融化速度在加快,以致很多專家都在預測,全部融化以後,會導致全球多少地方被淹沒。至於原因,幾乎所有人都能回答:二氧化碳,氣候變暖。泛泛而談,對亦不對!

所有人忽略了這些問題:南極冰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融化的?是因為哪個具體原因造成的?是否真的會全部融化?其結果將導致全球,最後是變暖,還是變冷?

且慢,要考慮一下速食文化的習慣了,文章太長,看的人煩!

只能說聲:未完,待續了。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