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普:梅雨

氣象科普:梅雨

氣象科普:梅雨

居住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們,幾乎每年6~7月間都會遇到一段較長時間的連續陰雨天氣,恰巧此時又是江南梅子成熟期,所以人們把這段連續的陰雨天氣稱為梅雨。正常梅雨期長約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間。

气象科普:梅雨

長江中下游地區處在歐亞大陸東部的中緯度,一方面受到從寒帶南下的冷空氣影響,另一方面又受到從熱帶海洋北上的暖溼空氣影響。每年從春季開始,暖溼空氣勢力逐漸加強,從海上進入大陸,先至華南地區,嗣後進一步增強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有時還可到達淮河及其以北地區。特別是在二、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來自海洋的非常潮溼的強偏南氣流,風速達到每秒十幾米到二十米左右。

當它進入我國大陸以後,就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冷暖空氣相遇,交界處形成鋒面,鋒面附近產生降水,梅雨就屬於鋒面降水的性質。

气象科普:梅雨

扒開《大氣科學辭典》,一段廣播腔梅雨撲面而來——從我國江淮流域一直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常常出現的一段降水量較大、降水次數較頻繁的連陰雨天氣,因為正值梅子黃熟,故名梅雨。而且由於作案期間氣溫高溼度大,東西容易發黴,所以又被叫“黴雨”。

气象科普:梅雨

名字聽起來很文藝,它實際卻個“暴力分子”,甚至還曾驚動過國務院!

在我國,梅雨是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年當中降雨最集中的時期。如1998年的夏天,江南和長江沿線梅雨40天,那洪水,那架勢,是相當厲害,當時的國家領導人都親臨長江大堤指揮抗洪。還有1954年6-7月,長江全流域大水,京廣鐵路不能正常通車達100天,是建國以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教科書上高大上的說法是——東亞地區大氣環流季節性調整的產物。但本質上,它可以說是一場夏季風(暖溼空氣)北伐戰爭的產物。

气象科普:梅雨

夏天,冷暖空氣交鋒的戰線從珠江流域北抬到了長江流域,隨著西南季風的爆發,大量暖溼空氣向北推進,而冷空氣並沒有徹底放棄戰鬥,於是冷暖空氣兩大陣營,就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展開了大會戰——既是陣地戰,也是拉鋸戰。

由於雙方實力相當,因此雨帶也就相對穩定少動,結果就是到處水流成河。

梅雨還不僅是我們國家一家獨有。

它可以從我國長江流域的湖北湖南,向東延伸到包郵地區(江浙滬),然後繼續向東伸展到韓國南部和日本!

所以,無論是辣妹子,還是蘇杭美女,或是韓國歐巴,在他們的生命中都會留有梅雨的記憶。在日本氣象廳的網站上,可以直接輸入漢字“梅雨”,查看當地梅雨的最新動態。

從衛星雲圖上看,這一條國際範兒的雨帶,綿延上千公里,就像是一條長長的圍巾。

這條“圍巾”其實就是一個孕育陰雨天氣的溫床。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如果坐飛機從雲上經過,可以看到像大棉被一樣比較平整的雲,這樣的就是層雲,它們產生的降雨相對溫和持久。但是,有些雲會異軍突起,疙疙瘩瘩,那是積雲,它的下面往往是短時強降雨。

气象科普:梅雨

而在梅雨帶上,往往是“層雲+積雲”的混合套餐。

這樣的組合既有耐力,又有爆發力,堪稱無敵混合體,於是梅雨那麼“暴力”就理所當然了。

梅雨是南方的“特產”,但總有幾個地兒,會特別“黴”。

像武漢、南昌、上海、杭州、南京5大城市都是梅雨的典型城市,6月下旬的降雨量是一年中其他時段無法匹敵的。

气象科普:梅雨

其中上海、南京偏東的區域,6月下旬降水日數也是全年最多的一旬。

6月下旬降水量為全年最多一旬的城市還有:江蘇蘇州、常州,安徽蕪湖、安慶、黃山,江西景德鎮、廬山,湖北黃石,湖南常德、桑植等。

以上被點名的城市,堪稱中國最愛發黴的地方。

現在江南已經入梅,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江淮地區的梅雨想必也不會太遠了。

气象科普:梅雨

梅雨鋒暴雨是不同尺度環流系統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種特定地區的特殊天氣,大氣環流的變異性,導致各年梅雨期開始有遲有早,梅雨持續時間有長有短,有的年份,梅雨鋒特別活躍,暴雨頻繁,造成洪澇災害。有的年份,梅雨鋒不明顯,出現“空梅”,形成乾旱天氣。有的年份,會出現梅雨帶北移後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維持相對穩定的現象,習慣上稱“倒黃梅”。江淮流域梅雨結束後,雨帶移至華北地區,江淮流域進入高溫少雨天氣。在氣象上,把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時間,分別稱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斷梅")。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歷時20多天。但是,對各具體年份來說,梅雨開始和結束的早晚、梅雨的強弱等,存在著很大差異。

正常梅雨

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常的梅雨約在6月中旬開始,7月中旬結束,也就是出現在"芒種"和"夏至"兩個節氣內。梅雨期長約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間。"小暑"前後起,主要降雨帶就北移到黃(河)、淮(河)流域,進而移到山東和華北一帶。長江流域由陰雨綿綿、高溫高溼的天氣開始轉為晴朗炎熱的盛夏。據統計,這種正常梅雨,大約佔總數的一半左右。

早梅雨

有的年份,梅雨開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會突然到來。在氣象上,通常把"芒種"以前開始的梅雨,統稱為"早梅雨"。早梅雨會帶來一些反常的現象。例如,由於在梅雨剛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靠近地面的大氣層裡,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還是很頻繁的,因此,陰雨開始之後,氣溫還比較低,甚至有冷颼颼的感覺,農諺說:"吃了端午棕,還要凍三凍"就是這個意思;同時也沒有明顯的潮溼現象。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的農民,把這一段溫度比較低的黃梅雨稱為"冷水黃梅"。以後,隨著陰雨維持時間的延長、暖溼空氣加強,溫度會逐漸上升,溼度不斷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徵也就越來越明顯了。早梅雨的出現機會,大致上是十年一遇。這種早梅雨往往呈現兩種情形。一種是開始早,結束遲,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結束,雨期長達四、五十天,個別年份長達二個月。另一種是開始早,結束也早,到6月下旬,長江中下游地區就進入了盛夏,由於盛夏提前到來,常常造成長江中下游地區不同程度的伏旱。

遲梅雨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姍姍來遲的梅雨,在氣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後開始的梅雨稱為遲梅雨。遲梅雨的出現機會比早梅雨多。由於遲梅雨開始時節氣已經比較晚,暖溼空氣一旦北上,其勢力很強,同時,太陽輻射也比較強,空氣受熱後,容易出現激烈的對流,因而遲梅雨常常多雷雨陣雨天氣。人們也把這種黃梅雨稱為"陣頭黃梅"。遲梅雨的持續時間一般不長,平均只有半個月左右。不過,這種梅雨的降雨量有時卻相當集中。

特長梅雨

1954年中國江淮流域出現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這次大水,就是由持續時間特別長的梅雨造成的。這一年,長江中下游的梅雨開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經很多,梅雨又來得很早,6月初就開始了。天氣一直陰雨連綿,並且不時有大雨、暴雨出現,維持的時間特別長,直到八月初才"出梅"。當陰雨結束轉入盛夏天氣時、已經臨近"立秋"了。這一年整個梅雨期長達兩個月,連同五月份的春雨,則達到兩個半月以上。進入"小暑"、"大暑"以後,長江中下游本來應該是晴朗炎熱的"伏天"了,卻一直是陰雲密佈難見太陽,瓢潑的大雨不時傾洩到地面上來,不少地區洪水滾滾、"寒氣"襲人。這一年長江中下游地區5月-7月三個月的雨量,一般都達到800-1000毫米,接近該地區正常年份全年的雨量;部分地區,雨量多達1500-2000毫米,相當於同一地區一年半的雨量,導致洪水氾濫成災。象1954年這樣,陰雨時間達到二個多月之久,造成長江流域全流域性洪水的現象,是極為罕見的。這種罕見的大水、常常是與異常梅雨聯繫在一起的。像1998年的大水,也是特別長的梅雨所造成的。

"短梅"和"空梅"

同特別長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顯,它象來去匆匆的過客,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停留十來天以後,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這段時間裡雨量也不大,難得有一、二次大雨。這種情況稱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從初夏開始,長江流域一直沒有出現連續的陰雨天氣。多數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涼爽,出現了"黃梅時節燥鬆鬆"的天氣。本來在梅雨時節經常要出現的衣服發黴現象,也幾乎沒有發生。這段涼爽的天氣一過。接著就轉入了盛夏。這樣的年份稱為"空梅"。"短梅"和"空梅"的出現機會,平均為十年中l-2次。"短梅"和"空梅"的年份,常常有伏旱發生,有些年份還可以造成大旱。

倒黃梅

有些年份,長江中下游地區黃梅天似乎已經過去,天氣轉晴,溫度升高,出現盛夏的特徵。可是,幾天以後,又重新出現悶熱潮溼的雷雨、陣雨天氣,並且維持相當一段時期。這種情況就好像黃梅天在走回頭路,重返長江中下游,所以稱為"倒黃梅"。"小暑一聲雷,黃梅倒轉來",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廣為流傳的一句天氣諺語。它的意思是說,在梅雨過去以後,如果"小暑"出現打雷,則梅雨又會倒轉過來。一般說來,"倒黃梅"維持的時間不長,短則一週左右,長則十天半月。但是在"倒黃梅"期間,由於多雷雨陣雨,雨量往往相當集中,這是需要注意的。由於"倒黃梅"屬於梅雨的一種,它在結束之後,通常都轉為晴熱的天氣。

從上面所介紹的各種梅雨中,可以看到,通常被人們視為大同小異的黃梅雨,實際上是多種多樣的,它們之間的差別,有時還是相當懸殊的。相對正常梅雨而言,"早梅"、"遲梅"、"特別長的梅雨"、"空梅"以及嚴重的"倒黃梅",都屬於異常梅雨

有關梅雨的諺語

用冬季天氣特點來預報梅雨的諺語有許多,例如"臘月裡多雪,水黃梅",就是指臘月雪和梅雨存在著正相關。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則梅雨也偏少。這是因為天氣往往有階段性。天氣持續乾旱,常常是某一種有利於乾旱的天氣形勢相對穩定所造成的。但由於大氣處於不斷的運動中,上述相對穩定狀態總是要被破壞的,並在一定條件下向著反面轉化。

"春水鋪,夏水枯","鋪"是指雨水較常年偏多。諺語說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現乾旱。它和"發盡桃花水,必是旱黃梅"一樣,都是用春季的雨水來預測梅雨的。

"行得春風,必有夏雨",春風,是指偏東方向的風(東南風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諺語意思是說,春季偏東風較多的年份,則夏季梅雨一般也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