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保理到底哪裡“反”了?

保理是供應鏈金融裡最常見的業務形式之一,而我們在前面已經詳細介紹過保理的分類(傳送門:史上最全商業保理分類),

而根據實施主體的不同,可以分為(正向)保理和反向保理。大家對於保理的操作形式已經非常熟悉了,今天要介紹的是反向保理。

反向保理是指債務人作為保理業務的發起人或主導人向保理商提出敘做保理業務並經債權人同意後,以債權人轉讓其應收帳款為前提,由保理商為債權人提供貿易資金融通、信用風險擔保、應收帳款收取、銷售帳務管理等服務的一種綜合性金融服務方式。

其實質是資信程度高的購買方(債務人)為其規模較小的供應商(債權人)申請的公開型保理業務。

反向保理主要適用於供應鏈金融管理意識強且配合度高、需要加強對其上游供應商的金融支持以保障穩定安全的核心企業。核心企業一般選擇行業的龍頭企業,具有一定的資產規模、財務實力和信用實力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反向保理的業務流程:

反向保理到底哪裡“反”了?

首先,買方企業跟上游供應商達成交易關係,產生應收賬款;然後,再跟銀行簽訂合作協議,把應收賬款轉交給銀行,銀行對應收賬款進行核查驗證;再然後,銀行對那個供應商進行資質核查,看它到底是不是好孩子,有沒有信用。

接下來,如果銀行對應收賬款和供應商信用的核查通過,就可以向供應商放款了,這種放款一般都是貼現的形式,也就是說,不是100%的支付貨款,需要扣掉一些利息;最後,等到應收賬款到期了,銀行跟買家核算,買家向銀行償還貨款。這裡的銀行充當了保理商的角色。

跟一般的保理相比,反向保理到底哪裡“反”了?

第一,跟保理商打交道的主體,從上游的中小企業變成了下游的大企業,很多時候這個大企業未必是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還可能是供應鏈平臺企業、供應鏈服務機構等等,這幫貨統稱叫做焦點企業,也就是在整個供應鏈協作體系中,具有主導地位的成員,當然了,這種成員往往是核心企業。

第二,保理商的信用審查對象,不再是具有債務的下游買家了,而是具有債權的上游供應商了,這樣會很大程度地降低借貸風險。

相比於傳統保理業務,反向保理的優勢何在?

1、有效解決更多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規模以上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近年來逐年增長,中小企業資金週轉不靈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運用反向保理,可以依據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的優勢,解決相對弱勢的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2、便於建立長期的戰略協作合作關係。

通過反向保理業務,解決核心企業上游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使得供應鏈上下游的企業能夠建立持久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保持供應鏈的穩定發展。

3、提高商業保理業務的工作效率。

傳統的商業保理業務是將貿易信用建立在供應商的資產負債表上,需要對供應商的財務狀況進行評估。在反向保理業務中,更關注的是核心企業的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即核心企業認定的應收賬款就認為是有效的。簡化了通常商業保理業務中的審核流程,提高了商業保理業務的效率。

4、解決核心企業的短期付款問題,提高資金的運用效率。

通過反向保理業務,解決核心企業供應商的資金週轉問題,從而能延長核心企業的付款期限,使其資金達到運用效率最大化。同時可以對核心企業的應付賬款進行更加有效的管理,減少核心企業的財務管理成本。

近年來基於供應鏈金融反向保理業務在發展中國家得到較快的發展,與傳統的商業保量業務相比,反向保理不僅大幅度降低了保理商的風險,也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與發展機會,節約了其融資成本。

保理商在做反向保理業務時要注意什麼呢?

反向保理融資是基於貿易的融資,每筆交易都有對應的物流與資金流,並以此作為資產支持手段,這就使得風險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但由於我國企業信用體系尚不完善,保理商無法獨立完成對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相關數據進行調查和分析,從而不能準確瞭解供應鏈的整體情況。為了控制風險,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加強對核心企業,也就是最終還款人的考察。

反向保理與普通貸款的區別之一在於借款人和還款人不同,相應地,風險控制關注的重點應該從借款人轉移到還款人。此外,反向保理融資的信用基礎是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一旦核心企業出現問題,風險會迅速擴散,與該核心企業相關的所有保理業務都會面臨著違約風險。

第二,建立供應商的准入制度。

每個核心企業都有很多供應商,如何選擇那些可以從反向保理業務中獲益且風險較低的供應商,也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如果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核心企業會退貨,那麼就面臨著無法收回保理資金的風險。此外,通過對供應商的科學評估,保理商可以幫助核心企業把潛在的不良成員剔除出去,保證供應鏈的健康發展,也間接保證自己的資金安全。

第三,要加強對核心企業和供應商之間實際發生業務的監控。

考察供應商貨物的運送是否真實可靠,是否可能因為質量問題而退貨,兩者的合作關係是否穩定。這就需要一方面加強與物流公司之間的合作,利用物流公司掌握客戶及貨物的第一手資料的優勢,對其發貨等流程進行核實;另一方面要對企業進行實地考察,時刻關注企業在經營狀況等方面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可能對兩者合作關係的影響。

反向保理案例分析

A公司為世界500強企業,全球採購總量達100億美元。境內供應商約500戶,戶均供貨量為1億人民幣。財務管理規範,收貨及付款流程清晰、相關結算單據完善。商業信用良好,未曾出現過拖欠貨款的現象。

B公司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電線電纜的貿易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穩定,在貿易過程中的履約記錄良好。與買方A公司合作時間長,關係穩定,結算方式為3-6個月賬期付現金。目前,B公司由於應收賬款佔壓了大量流動資金,為擴大規模,盤活應收帳款,需要獲得融資支持。但無法提供合格的抵質押或保證擔保。

保理商經過調研發現,A公司的國內供應商都普遍存在3-6個月賬期的應收賬款,融資需求較大,根據以上方情況設計瞭如下融資方案:

1、為A公司核定反向保理額度,用於開展供應商保理融資

2、與A公司簽訂協議,配合推薦供應商,確認應收賬款,回款至指定賬戶

3、與B公司簽訂保理協議

4、B公司轉讓以A公司為買方的應收賬款,取得保理融資

5、應收賬款到期,A公司付款至浦發行指定賬號

通過反向保理,B公司獲得了保理融資,盤活了應收賬款,逐步擴大了銷售規模。A公司的其他供應商也採用該模式獲得保理融資,起到了批量融資的效果,操作手續簡便。A公司通過扶持供應商融資加強了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關係,在貨源緊張的情況下供應商優先供貨給A公司,使其有效保證產品質量與生產效率,迅速擴大市場份額,領先於競爭對手,實現共贏和發展。

反向保理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保理業務拓展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的需求量遠遠大於一般的保理業務,因為債務人對資金的需求要大於債權人,但在國內,由於供應鏈金融業務剛剛起步,反向保理服務尚未得到廣泛開展。因此,推動反向保理業務的發展,將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和發展機會,對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