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鮮事:同舟共濟!武漢多項惠企政策“撐企業”

長江網4月16日訊 “一季度虧損,但我們二季度有望扭虧為盈。”4月16日,泛洲機械製造公司董事長汪磊對長江網記者說,“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候,客戶不離不棄,黨委政府、銀行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當前,武漢市疫後重振的經濟發展戰已打響,面對企業發展陣痛,武漢市各級黨委政府,深入企業紓困解難。記者4月16日走訪企業瞭解到,當前,一大批惠企政策紛紛落實,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1000萬救急貸款,“泛洲機械”有望扭虧為盈

“多虧了這1000萬救急貸款。”回想起這4個月的經歷,汪磊感嘆道。

今日新鲜事:同舟共济!武汉多项惠企政策“撑企业”

泛洲機械公司,員工復工 通訊員汪磊供圖

泛洲機械是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是江鈴福特負壓救護車換擋機構的獨家供應商。今年2月份,各地抗疫急需負壓救護車,在國家部委和地方相關部門支持下,企業幾天內就恢復了生產。

復產後,泛洲機械面臨資金難題。在武漢開發區的協調下,市農商行開發區支行容缺辦貸,給泛洲機械貸款1000萬元,公司用這筆救急資金,迅速組織原材料和採購外協件,使得零部件及時交付整車廠。

4月8日,泛洲機械正式復工,目前,員工到崗比例為90%,公司的產能也恢復了90%。汪磊說:“四月份產銷能恢復到原計劃70%,預計五月份能達到正常。預計二季度有望扭虧為盈。”

汪磊說,在企業困難時,如果能得到信貸、稅費方面有力支持,企業有信心走出困境。

40%收入免徵增值稅,“湖北順豐”輕裝上陣

今日新鲜事:同舟共济!武汉多项惠企政策“撑企业”

從將軍路順豐倉庫起飛,無人機投送物資進小區 記者劉斌 攝

對此,湖北順豐和武鋼有限兩家公司,深有感受。稅收減免和緩交,讓企業有了更多資金,可以“輕裝上陣”。

湖北順豐在疫情防控期間多次協助社會及公益組織運送防疫物資,同時堅持為居民提供必要生活物資派送。公司流向湖北的運輸品中,生活物資和防疫物資佔比近80%,據稅務部門初步測算,約有40%的收入屬於免徵增值稅範圍。

疫情防控期間武鋼有限公司一直堅持生產,其二三月稅費預計共計2.45億元,本應分別在2月和3月中旬繳納,稅務部門在政策規定的期限內允許企業延緩繳納,這極大緩解了企業的壓力,為企業的資金週轉提供了空間。

從申請到撥付只用一週,“迪因生物”人才惠企資金到賬

惠企政策要實現紓困解難,不僅要看政策力度,還要看落實速度。

4月16日,建設關鍵期的武漢迪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來自東湖高新區的人才惠企資金,企業副總經理羅凡說:“項目正計劃年底投產,現在工廠建設和設備購進等需要大量流動資金,這筆錢太及時了!”

一週前,作為光谷第十二批“3551人才”企業,武漢迪因公司申請創業人才項目資金,提報東湖高新區招才局的線上申報系統。“‘3551光穀人才計劃’運行十年,撥付創業人才項目資金是‘規定動作’,但今年提前、提速。”東湖高新區組織部(招才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招才局與財政局聯動跟進,詢問企業、人才應對因疫情防控的困難和訴求,加快兌現激勵政策, “資金下達速度以往少有,撥付流程也做了簡化,全部線上無接觸辦理”。

16日,60家“3551光穀人才計劃”入選企業的戶頭上,資金全部到位,單個企業最高資助達到650萬元。收到資金的武漢睿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資助資金能夠讓企業平穩渡過眼前的困難時期。

沒提交任何資料,“康地飼料”獲穩崗返還資金

感受到黨委政府“及時雨”的,還有康地飼料(中國)有限公司和武漢中百便利店有限公司。

康地飼料(中國)有限公司是武漢市首批覆工企業之一,“當時大部分生產工人無法到崗,原料、成品的運輸處處受阻,成本也大幅提升,公司面臨人、財、物各方面巨大的壓力。政府採取的一系列幫扶措施,特別是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的及時拔付,不僅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更重要的是鼓舞了士氣,堅定了企業與政府共克時艱、共渡難關的信心。”公司負責人也連連感嘆,“我們沒有提交任何資料,2019年度的穩崗返還資金2月底就直接撥付到我們公司賬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