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紅樓夢》裡,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在賈母的帶領下游覽大觀園。一來也是讓劉姥姥大開眼界。最主要的,其實還是賈母也想乘此機會“檢閱”一下兒孫們在院子裡的生活狀態。

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雖然,劉姥姥來自底層農村,見不多識不廣,可勞動人民該有的欣賞眼光還是有的。

所以,在看到黛玉的瀟湘館,便會有“哪個公子哥的房間”的讚歎。

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環境下,這其實就是人們最樸素的讚譽。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劉姥姥這份眼光,確實也迎合了賈母的歡心,因為黛玉就是她內心最難放下的一塊柔軟。

劉姥姥這個“旁觀者”,其實就相當於“一杆秤”。賈母對大觀園裡的兒孫們的評價,主要就借劉姥姥的言行表達了出來。

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當來到寶釵的蘅蕪苑,剛才還口若懸河的劉姥姥,立馬就噤若寒蟬。原因無他,就是因為蘅蕪苑的擺設實在太過寒磣,讓劉姥姥自然而然滋生起一種敬而遠之的心態。

寶釵的蘅蕪苑,在賈母的眼裡就像“雪洞”一般。很多人認為,這是寶釵故意裝出來的“節儉”,以獲得別人更多的尊重。

但是,在《紅樓夢》裡,從寶釵一貫的言行來看,我們很難找到她有這種做作來博人歡心的具體行為。

可以說,蘅蕪苑佈置得很簡陋,更大可能是寶釵真實性情的流露。畢竟,這才是她自己的私人空間,要“做”也大可以另尋別徑,完全用不上這種自虐的方式。

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更何況,用我們現代人的目光來看,一個人是否積極進取,和她在物質享受上的剋制是並不矛盾的。

對於寶釵,我們甚至可以假設,如果她是男兒之身,很大可能是可以成為一個治世能臣的。如果生逢亂世,以寶釵的聰慧機智,或許還有可能成為曹操那樣的梟雄人物。

可惜,人的性別沒有假設。既然寶釵身為女子,便只能遵守封建禮法所規定的章程。滿腹才華、一身抱負,也只能在閨閣之中馳騁。

她所能做的,無非就是找一門上好的婚姻相夫教子,安心打理好家事。只要丈夫和兒子有了成就,即使身居幕後的寶釵,同樣也有“上青雲”之成就感。

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 因此,我們看到,寶釵的行事風格,非常符合當時時代的主流。不但完全遵守,還做得相當出色。

以及笄之齡,便能幫助母親打理家族生意。來到賈府之後,還協助探春管理大觀園。也曾力勸寶玉關心仕途經濟,勸導姐妹們多做女紅針線,少看閒雜書籍。諸如此類,完全就是一個三從四德的標準女性。

寶釵的人生態度,從她來到京都的那一刻就已經全部流露出來:進宮待選。

如果我們把進宮當作一份職業的話,那麼寶釵的選秀,其實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像元春那樣的才人貴妃,成為王的女人;一種是公主君主的伴讀。

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即使是後者,也是皇家的女教師一類的身份了。以寶釵之才,當然能輕鬆勝任這份工作。

無論寶釵是成為元春那樣的人物,抑或是公主君主的伴讀,她的成功都將是指日可待的。

所以,寶釵的人生態度,符合當時主流的積極向上,沒有任何的叛逆成分。這個方面,在她兩次面對元春時就已表現出來:

第一次是在元春省親時。寶釵隨手幫賈寶玉改了兩句詩,賈寶玉便一口一個“好姐姐”。寶釵的反應則是“上面穿黃袍的才是你姐姐”。

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這個態度,分明是對元春的極端豔羨。少年老成的寶釵,這番話並沒有太多的其它成分。

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此時寶釵眼裡的元春,就一如我們今天很多人眼裡的明星偶像。完全是一份虔誠的豔羨。即使元春在宮裡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但在“粉絲”眼裡,那就是最值得自己追求的目標。

第二次就是“紅麝串”事件,更能說明寶釵對元春的景仰之情。

我們都知道,寶釵從不喜歡戴首飾,但唯獨元春賞賜的紅麝串,卻有點迫不及待的心情要戴上。不但戴上,還要到處走動顯耀一番。

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很多人認為,這是寶釵心裡對金玉良緣的企盼。認為是寶釵獲得了元春的支持而按捺不住內心的欣喜。

其實,在我看來,寶釵此舉,更多的成分應該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之流露。

寶玉也得了賞賜,但拿到手之後,自己看都沒看,就派人送到黛玉那裡了。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認為:元春的賜禮,寶玉和寶釵相同,都有紅麝串這個細節,賈寶玉應該是早有所聞的。

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既然對自己拿到的禮物已經提前知悉,也沒有了什麼神秘感,還要顧忌黛玉“吃醋”的可能,便立即送走了。

而寶釵則不然,寶釵應該是不知道兩人的禮物相同、而且相同的有紅麝串這樣“敏感”的物件。

但因為這東西出自元春之手,所以才讓她有一種無法壓制的欣喜,要戴上給大家瞧瞧。但這個舉動,和金玉良緣的關係不大。

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在我看來,更像現代人獲得自己偶像的禮物一樣的心情。

現代人獲得自己明星偶像贈送的一個簽名,尚且要發個朋友圈之類。既然元春是寶釵心中的偶像、更是那個時代女子積極向上成功的典範。能獲得元春的禮物,豈能沒有和大家分享的迫切之心?

因此,不戴首飾、不愛薰香、不愛裝飾屋子的寶釵,將蘅蕪苑佈置得如同“雪洞”一般,卻多次難以按捺住對元春的景仰和嚮往。

蘅蕪苑像“雪洞”,寶釵對元春的兩個反應,都是她人生態度的體現

​這兩個細節就足以說明,她一貫平靜、大度的行事風格,深藏在內心深處的,卻是那個時代積極向上的、主流的人生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