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國時期軍閥,卻為國為民,受人愛戴,曾任政協常委!

每當我們談起民國時期的軍閥,我們總會想起張作霖、段祺瑞等人,他們之中大多數的風評都是不好的。然而,在民國時期也有一位值得尊敬的軍閥,他不僅能力突出、思維敏捷,而且心懷國家,為抗戰勝利與社會安定做出了許多貢獻。他就是當年滇軍高級將領,被人稱作的“雲南王”的龍雲。

歷史|他是民國時期軍閥,卻為國為民,受人愛戴,曾任政協常委!

為什麼說龍雲是眾多軍閥中最值得尊敬的一位,我們今天講講他主要三件事蹟:

第一、抗日戰爭時期滇軍的領導者,負責修建滇緬公路

1937年8月,龍雲開始召集各地軍隊將領共商抗日救國之計,他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將其所屬部隊總計約5萬人編為六十軍,奔赴抗日前線。當時,日軍封鎖了中國沿海口岸,攔截援華物資,龍雲強調應當立即著手修建滇緬公路和機場等交通路線建設。他隨即動員了20多萬民眾和士兵,一同修築總長為960公里的滇緬公路,僅用不到10個月,就全線竣工。

歷史|他是民國時期軍閥,卻為國為民,受人愛戴,曾任政協常委!

龍雲與朱德合照

第二、“雲南起義”的發動者之一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蔣方想在雲南、貴州一代建造國內最大的國民黨壁壘。然而龍雲認為只有共產黨才是中國未來的建設人,始終違背蔣介石的議員,因此被軟禁長達三年。1949年8月,他與黃紹竑等44人,在香港發表《我們對於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的聲明,表示同蔣徹底決裂。此舉徹底粉碎了蔣在西南地區建設基地的意圖,這就是著名的“雲南起義”。

第三、在他的領導下,雲南人民的生活有較大改善

龍雲在早年主管雲南事務時,著力進行調整財政、興修交通設施、清剿土匪等工作。不僅倡導存糧積倉、力求自給自足;而且重視教育文化事業。在他的領導下,雲南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謂不斷提高,蒸蒸日上。

歷史|他是民國時期軍閥,卻為國為民,受人愛戴,曾任政協常委!

少年時期的龍雲

龍雲一生為國為民,他的功績受到國家與人民的認可和愛戴。他晚年曾多次擔任全國政協常委。1962年,他因突發心臟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