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型抑鬱”——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微笑型抑鬱”案例大家看

小A姐年芳二八,一流廣告公司上班,平時喜歡結交朋友,大大咧咧、開朗外向、雷厲風行,人送霹靂雷神姐。最近3個月小A姐經常感覺頭暈、心慌,老想上廁所,甚至有時候覺得手抖、頭皮發麻、人都快暈過去了。而且小A常常覺得高興不起來,很苦悶,找不到地方發洩,偶爾還經常想哭泣,但她也不願意別人發現自己的不好狀態,還是與同事們嘻嘻哈哈,知識偶爾一個人的時候覺得控制不住的想哭,晚上也睡不好。小A覺得是不是身體出了問題,跑了滬上各大醫院,心血管系統、消化道系統、神經系統都檢查了幾遍,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倔強的小A姐還要在同事、朋友面前維持那個開朗大咧的自己,最近2周小A姐覺得快撐不住了,甚至覺得這樣下去活著都沒意義。

小A姐因頭暈在醫院就診時,多名醫生都建議她到精神心理科看看。小A姐起初很抗拒,直到最近小A姐覺得自己難受的時候老想往窗戶外面跳,從而到精神科醫院就診。後來被診斷“重度抑鬱發作,伴焦慮症狀”,在服用抗抑鬱抗焦慮藥物治療3周後,以上不適症狀明顯好轉。

“微笑型抑鬱”——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微笑型抑鬱”案例分析

小A姐是比較典型焦慮抑鬱患者,但周圍的人並沒有發現她有不開心的表現,甚至覺得小A工作能夠一直出色,與大家一直嘻嘻哈哈,除了偶爾會發現她一人在發呆,有時候頂著黑眼圈,大家都覺得她沒有任何問題。直到有一天聽說小A支撐不下去了,有消極自殺行為的消息。

經過這幾年的科普,大家可能較為了解持續2周以上的不開心、興趣下降、精力減退、胃口睡眠差、消極觀念或行為提示抑鬱存在。但有許多患者,可能並不願意將情緒表現給他人,或者擔心自己的不良情緒會被別人品頭論足,甚至還刻意表現出精力充沛、情緒良好的樣子,但其實內心非常痛苦。而且焦慮抑鬱患者較為普遍存在軀體不適症狀,而且這些不適症狀不具有特異性,可能在同一患者出現多個系統的不適症狀,常見的包括心慌、頭暈、手腳發麻、軀體疼痛、腹脹、便秘、腹瀉、尿頻、記憶力下降等症狀。而且存在這些症狀的患者可能經過反覆的檢查沒有明顯發現,因此以這些非特異軀體不適症狀起病的患者,往往不會一開始就到精神心理科就診。

碰到這樣的患者,精神心理醫生如何正確判斷?軀體不適總是容易被患者感覺到,但不開心等情緒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視,精神科醫生幫助患者抓住情緒低落、興趣下降、精力減退等主要症狀。其次,軀體不適也不能忽視,應該針對不適進行身體檢查,如果能夠排除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軀體不適,才能判斷不適與情緒有關。

“微笑型抑鬱”——值得關注的問題

“微笑型抑鬱”患者常與其本身的性格特徵有關,如病前性格開朗、倔強堅強、不願意把自己不適暴露的患者,可能不會表現出抑鬱焦慮的症狀,導致旁人難以發現。另外,病恥感往往也讓患者覺得得了焦慮抑鬱可能被別人另眼相看而不願意暴露症狀。 及時識別並治療這部分患者可以達到快速早期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