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始吃輔食後,這幾個表現是脾胃在“求救”,寶媽別再亂餵了

前不久有位寶媽跟我私信抱怨:這幾天帶孩子帶的有點崩潰!寶寶特別不聽亂,餵飯不吃,勺子送到嘴裡,轉頭就給吐出來,睡覺也特別“費勁”,晚上十一二點哄不睡,動不動就哭鬧,半夜裡還醒來,弄得我也睡不好,天天頂著個黑眼圈。

聽她說了一通,我問她:寶寶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吃飯、睡覺問題的?她仔細一想,是在給孩子添加輔食之後!

孩子開始吃輔食後,這幾個表現是脾胃在“求救”,寶媽別再亂餵了

實際上,這種情況是很多見的,小孩子的脾胃嬌嫩,消化功能薄弱,剛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很容易出現胃腸紊亂的情況,一開始影響孩子的食慾和睡眠,如果不及時調理,對體質和身高發育都會造成阻礙。在我的提醒下,這位寶媽帶孩子找中醫檢查了一下,果不其然寶寶脾胃虛弱,積食已經非常嚴重了。

孩子開始吃輔食後,這幾個表現是脾胃在“求救”,寶媽別再亂餵了

孩子開始吃輔食後,這幾個表現是脾胃在“求救”,寶媽別再亂餵了

1、白天脾氣差,晚上睡不踏實

寶寶的情緒喝入睡之後的表現,是平時家長容易忽略的兩點,在寶寶開始吃輔食後,建議家長多觀察,如果寶寶白天容易煩躁、哭鬧,脾胃差,晚上睡著之後容易驚醒,眉頭皺著,好像不舒服的樣子,甚至有半睜眼睡、夜啼、盜汗的情況,就極有可能是積食了。

孩子開始吃輔食後,這幾個表現是脾胃在“求救”,寶媽別再亂餵了

2、眼下長眼袋,鼻樑有青筋

脾臟主管運化,跟水溼和肌肉代謝、氣血生化都息息相關,如果寶寶眼睛下面隆起眼袋,那是肌肉代謝不足,鼻樑上有若隱若現的青筋,那是脾胃虛寒,家長就要警惕了。

3、食慾忽高忽低,腹部鼓脹

家長都盼著孩子多吃飯、吃嘛嘛香,但其實,規律的飲食習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髮育,有的孩子暴飲暴食,一陣子不愛吃飯,一陣子又胃口大開,有的孩子一直是“小鳥喂”,兩三口就飽了,這些情況下,家長可以經常摸一下孩子的腹部,如果鼓鼓脹脹,則是說明脾胃不好,可能積食了。

孩子開始吃輔食後,這幾個表現是脾胃在“求救”,寶媽別再亂餵了

孩子吃輔食之後容易積食,除了自身脾胃發育不足,跟家長的餵養習慣也脫不了關係:

1、喂得“過多”

“有一種餓叫媽媽/奶奶覺得你餓”,這話真沒錯,當家長的總覺得孩子吃得少,很多寶媽在寶寶吃輔食後,喝奶量不減,還總哄著孩子多吃輔食,給脾胃額外增添了太多壓力,很容易導致積食,反而耽誤營養吸收。

2、過早吃“大人飯”

寶寶吃輔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老一輩帶娃過於“激進”,一開始就給寶寶喂“大人飯”,飯桌上的飯菜弄碎了直接給寶寶吃,裡面大量的油脂、調味料,超出了孩子能承受的範圍,就容易損傷脾胃。

孩子開始吃輔食後,這幾個表現是脾胃在“求救”,寶媽別再亂餵了

帶娃要學兩手,給孩子強脾胃清積食

在孩子快速發育,營養需求量大的階段,要格外注意養護脾胃,尤其是已經出現脾胃虛弱、積食情況的孩子,家長可以開水衝杯焦胗棘,也可以加到寶寶的輔食裡,來幫孩子促進腸胃消化,增強脾臟功能。

此外,隔三差五地給孩子摩摩腹,捏捏脊,按揉足三里等,做些推拿、捂觸,既能增加親子關係,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和積食清理,讓孩子更健康的發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