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无《仿日论》

《驳仿日论》

世间无《仿日论》


近日,与三五好友于大唐芙蓉园小聚,席间触及饮食之化,茶之文化的论道,言及中国历史之博大精深,古长安唐文化的渊远流长……

世间无《仿日论》


不过聊谈中偶有“仿日”一词出现,甚为不安,做为华夏文明之后人,十三朝古都历史的感受者,甚为不安,纵观日本社会无不在政治,行政、法制、历法、建筑、文化艺术、生活习尚等方面深受中华历史文化之熏陶,特别是唐文化精髓之吸取并发扬光大及传承,对日本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其让一个民族获得了全方位的提升,凝聚了民族内部的内力,巩固加强了国家综合实力与外力……

让我们回到历史的一些时点:

贞观四年即630年至开成三年即838年,日本遣唐使达十三次之多到古长安,积极广泛认真的学习吸取唐朝社会文化等。

日本历史上的“大化改革”仿唐之官制,行政机构,实施唐之均田制,租庸调制等……

日本京都之宫堂,寺院,街道等建筑全面是仿唐式而建。

根据汉字之楷书偏旁,冠盖等发明“片假名”等成为日本文化启源的重要标志。

世间无《仿日论》


鉴真(公元688年至763年),东渡,对日本的佛教、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有着开天辟地的巨大影响作用,并著有《鉴上人秘方》亦称之为日本医学方剂学的开山鼻祖。

世间无《仿日论》


日本社会中至今沿用的名片亦称为“名刺”,源于诗人元禛《重酬白乐天》之“自投名刺”。

让亚洲人痛恨之“靖国神社”中靖国一词出于《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叔伯曰“子若国何”,对曰“吾以靖国也”,应是此词之出处,指安定国家,安邦治国,让日本人加在此处而用之,实之让国人汗颜!

日本历史中明治维新中维新一词出于《诗经•大雅•文王》中“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日本国家厚生省(民政卫生劳动部门),“厚生”一词则出于《尚书•大禹漠》中:禹曰“…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即:端正德行,方便人们的利物,丰富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生活在和谐的环境中!

甚至,日之天皇的年号大多数取用于中国古典书籍,如“明治”出于《周易•说卦》之: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昭和”出自《尚书•尧典》之: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还有“孝明”、“大正”等这些天皇称号还有很多。

日之吸取中华历史文化之成就,无不彰显出大唐文化的精髓!让吾辈等痛心疾首,其学习能力之强令人感触不已!

时点回到今日,而今社会中弥“”漫日之动漫”、“哈韩之风”、“网红之流”则更应让我们沉思而深之,为何中华五千年之文化精髓,古风古韵,礼仪孝道,民之精华在异国他乡扎根生息,而……

写到这里,内心无法沉静……

我不是一个“排日者”,无意于对日之动漫、哈韩之风,网红等有何偏正,鄙人只是一个历史文化的“厚重者”!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华夏历史文化的尊重者!

对中国社会而言之,不存在“仿日”之说,世上只有“仿唐”之故!

唐文化只是上下五千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百年!

世间无《仿日论》


中国之历史文化,现今国之社会,社之民众能传承其左右,吾辈之国家,吾辈之民族,焉有不兴不强之理!

世间无《仿日论》


中华复兴,民族复兴!

2019年5月13日于大唐不夜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