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词派为为何如此之豪,从苏轼的词作看豪放词!

豪放词派代表人物苏轼及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豪放词派代表人物苏轼及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豪放词派为为何如此之豪,从苏轼的词作看豪放词!


豪放词派为为何如此之豪,从苏轼的词作看豪放词!


豪放词派为为何如此之豪,从苏轼的词作看豪放词!


根据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每个时期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一般来说它的发展脉络是。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有宋一代,在唐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长短句。也就是后人所说的词。由于宋朝分为南北二宋,宋一代的词派。可分为姜夔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以苏东坡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风的改变与当时的民族矛盾息息相关。

公认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他的许多词读起来铿锵有力,大气磅礴。窃以为他在密州任上所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可以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已经四十岁,此时苏轼在密州任知州。苏轼任职之间勤政爱民,所以深受密州百姓的爱戴。一次苏轼出猎,全程的百姓都跟随围观,苏轼顿时豪气顿生,有感而发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这首词一改北宋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别具一格,自成一体!

这首词是苏轼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因此这首词也被公认为是苏轼的第一首豪放词。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