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填詞柳三變”——於鶯歌燕舞之中誕生的北宋流行歌壇教父

從今天的題目之中想必大家就已經知道我要說的是哪位了,沒錯,正是那位名滿北宋坊間的浪蕩詞人柳永,我們在今天來看柳永可能並不覺得他在北宋諸多大詞人之中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若是你也在北宋,說不定你也會成為柳永的一位鐵桿粉絲哦。“詞”這種文體在北宋時期就是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流行歌曲,而柳永便是當時流行樂壇的教父級人物,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劉德華、周杰倫這種,甚至比他們在樂壇的地位還要高,那為什麼柳永在北宋時期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在我看來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作品十分的接地氣,讓普通百姓也能夠明白他的詞所表達出來的含義。

“奉旨填詞柳三變”——於鶯歌燕舞之中誕生的北宋流行歌壇教父

為什麼說柳永是於鶯歌燕舞之中誕生的流行歌壇教父呢?這就要說到他的個人經歷,其實原本的柳永並沒有想過成為一位家喻戶曉的明星,而是想通過科舉考試一途入仕為官,奈何造化弄人,屢試不第,直到暮年之時才因為考試製度的改變而及第入仕。在柳永首次進京(汴京)考試不第的時候,柳永心中頗為不忿,並且作了一首《鶴沖天·黃金榜上》以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但也正是這首詞導致了後來的再試不第,但卻也因此得了“奉旨填詞柳三變”的綽號。自此柳永便常流連於坊間,為歌伎填詞以為生。也正是由於歌伎們的廣泛傳唱,才使得柳永走向了北宋樂壇教父級人物的寶座。

“奉旨填詞柳三變”——於鶯歌燕舞之中誕生的北宋流行歌壇教父

《迷仙引·才過笄年》

宋代:柳永

才過笄年,初綰雲鬟,便學歌舞。席上尊前,王孫隨分相許。算等閒、酬一笑,便千金慵覷。常只恐、容易蕣華偷換,光陰虛度。

已受君恩顧,好與花為主。萬里丹霄,何妨攜手同歸去。永棄卻、煙花伴侶。免教人見妾,朝雲暮雨。

這首《迷仙引》便是柳永為一位歌伎所寫,柳永也是敢於將社會最底層歌伎的真實生活狀態寫進詞中的作者,但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不同於傳統印象中的歌伎形象。這也是柳永的一大特點,敢寫、會寫、能寫,無物不可入詞。這首詞以一位坊間歌伎的口吻,表現出了一位內心善良、渴望理解與尊重、與尋常坊間女子不同的清麗歌伎形象,讓人們知道原來在坊間之人也是有著純潔的心靈。

“奉旨填詞柳三變”——於鶯歌燕舞之中誕生的北宋流行歌壇教父

往往第一人稱的口吻更加容易打動人心,而這首詞就是如此,全文皆是以“我”的口吻表述。我在剛剛十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歌舞,在宴席之中、杯盞之前,迎合這些王孫貴族的喜好來表演,若是他們隨便的給我一個稱讚,哪怕是有千金我也是懶得去看一眼。我卻只是常常害怕韶華易逝、時光匆匆,大好的青春時光就如此虛度了。由這上片之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位歌伎的不同,不重錢財重時光,怕時光虛度,這在坊間女子中是難得一見的。

“奉旨填詞柳三變”——於鶯歌燕舞之中誕生的北宋流行歌壇教父

下片則是歌伎在賞識的人中找到一位可以信任和依託的人,希望他能帶自己脫離苦海。說受到你的賞識已經是一份恩情了,如今可要好好為花兒做主,這晴空萬里之下,你我為何不一起攜手同歸呢?自此永遠的放棄那些煙花伴侶,省的讓別人說我是個薄情寡義之人。這是藉由上片中自己的悲慘遭遇,來表現此時渴望脫離苦海的願望,從言語之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位歌伎對常人生活的渴望、期盼與憧憬,所以她懇求、發誓來表現自己的決心,然而事實往往都是殘酷的,這千古以來能夠從青樓之中得人青睞的,怕也是寥寥無幾,而這女子的期待也只能化為泡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