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吳起(朗誦詩)

可愛的吳起

(朗誦詩) 袁軍

吳起縣因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大將吳起在此屯兵戍邊而得名。又因中央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落腳此地而彪炳史冊。毛澤東主席曾總結說過,“我說陝北是兩點,一個是落腳點,一個是出發點。”新長征路上,吳起人民又高擎生態文明的大旗,改天換地,成為“全國退耕還林第一縣”而享譽全國。

(一)徵師勝利到吳起

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

一支身著破衣爛衫,

操著不同口音的疲憊的隊伍,

來到當時僅有七戶半人家的,荒涼的吳起小鎮。

蘇維埃政府的牌子,在殘陽下顯的格外醒目。

這些人,在競相奔跑中,

丟掉了破爛的草鞋,

他們相擁而泣、而吶喊,

“我們到家了!”

“紅軍,是紅軍來了!這是咱們的隊伍”。

躲進山溝裡的老百姓,奔下山來,

挖出糧食,抬上豬羊,慰勞可愛的子弟兵。

鮮豔的紅旗,遍插在這個沉寂的小鎮。

新窯院裡,不時傳出偉人胸有成竹的爽朗笑聲,

和嘀嘀噠噠的電報聲。

百萬雄兵在一夜間,佈置妥當。

平臺山上的杜梨樹下,偉人的鼾睡聲正濃。

山下,激烈的槍戰聲,漸漸遠去,

馬匪的敵騎被裝進了口袋,

圍追堵截的“尾巴”被割掉了。

打麥場上,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偉人渾厚的湖南口音,

振聾發聵,響徹雲霄。

堅挺的臂膀,在揮手之間又划向一個新的征程。

(二)敢教日月換新天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如今,見證當年“切尾巴”戰役的山石依舊,

可勝利山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正如煙波浩渺的宇宙裡的一顆新星,

如一隻破繭的化蝶正振翼高飛。

這個被載入共和國史冊的英雄的土地,

已換了模樣,舊貌變新顏。

駐足勝利山,憶崢嶸歲月,看層林盡染,漫山紅遍。

勝利山已然成為吳起人民的精神脊樑,

讓人蓄積起強大的力量和自信。

褪去戰爭的硝煙,

吳起人民又開始了新的偉大長征。

他們不相信這一方水土養活不了這一方人,

用無數革命先烈鮮血鑄就成的長征精神,

戰天鬥地,征服窮山惡水,

誓叫這日月換新天!

他們扛上老钁頭,開始了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

硬是讓這一座座荒山禿嶺披上了綠妝。

綠樹與青山緊密相連,藍天與碧水相互映襯,

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吳起是一部厚重滄桑的教科書,

綠色是這部大書絢麗多彩的封面,

紅色是集成這部大書精神和力量的基因,

這部大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如今,英雄的吳起人民傳承豐厚的紅色基因,

不忘初心謀新篇,牢記使命勇擔當,

奏響了一曲曲新時代的長征組歌。

一座現代化的山城拔地而起,高樓林立,

車水馬龍,遊人如織,吐故納新,日新月異,

吳起每一刻都在變!

驚豔了世界,沉醉了吳起兒女們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