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的故事(25)

8、獼猴桃的簡化管理

獼猴桃是個季節性很強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6月份之前,它需要大量的技術性較強的勞動力從事各種工作。一家一戶的分散式經營因面積小、有自有勞動力而不陷入勞動力緊缺的窘迫境況,但如果面積在數百畝或上千畝的果園這種勞動力的緊缺幾乎是無法避免的,因此,研究全年獼猴桃的簡化管理勢在必行。

一直以來,在不影響或有利於果樹生長的前提下,果樹管理的研究方向都是向著“簡單、簡便、簡化”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把各項技術複雜化、神秘化。比如青香蕉蘋果的“三芽剪”幾乎可以做到外行一說就會拿起剪子修剪的簡便程度,紅富士蘋果的“疏放剪法”只需要稍加培訓就能修剪。因此,獼猴桃各技術環節的簡化管理應研究透徹,這在獼猴桃大規模栽植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經過我近年來的研究,我認為目前有80%的技術可以做到簡化管理,現分述如下:

(1)從肥、水管理上簡化。基肥“一炮轟”,畝施3噸,可做到不施化肥,不灌水或少灌水。而且可“撒施不耕”。

(2)草可以高則刈割,低則不割。高低以30一50公分為界。

(3)授粉可用機械。

(4)病蟲害初步確定主要病害以細菌類為主(潰瘍病、花腐病),其他暫不考慮。生理性病害(幹葉、黑葉、卷葉)以果園正常管理為主,不噴藥劑。這樣全年噴藥次數可控制在5次以內。蟲害可根據具體情況對待。

(5)修剪可制定出簡化方案進行。主要是留枝量和所留枝的剪留長度。

(6)摘心。外圍結果枝留2葉摘心,內膛營養技留10葉以上摘心或不摘心。

目前,只有抹芽、疏蕾、疏果尚無法做到簡化,但可以從品種特性上做選擇。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