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星期五言:很奇怪,在本人看過的所有跟示威遊行相關的電影裡,幾乎每一部都多多少少與愛情、性、青春、躁動這些個因素相關聯,它們都充滿了強烈的荷爾蒙氣息!若排除巧合元素,以上這類跟社會運動相關的電影特性至少可以說明三個問題:

1、社會運動代表了年輕的生命力(至少是象徵意義的);

2、社會運動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犯錯);

3、社會運動具有發生的必然性(就像每個人必經的“青春期”,壓制會出問題)

如此,再想想雨果筆下里的那個最終由個人身份蛻變成社會身份的冉·阿讓(小說《悲慘世界》中的人物);想想電影《阿戴爾的生活》裡那個敢愛敢恨敢“做”的高中生阿黛爾,“社會運動”在這裡面所扮演的角色何其偉大!

以下推薦10部電影涵蓋了中西方近一個世紀的來的社會運動,它們足以讓每一個人從中瞭解、感受、回味、引以為鑑的了!

廢話少說,“星期五文藝”上片——


1、《扎布里斯基角》(1970)

原名:Zabriskie Point

國家:美國

導演:米開朗琪羅·安東尼奧尼

「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推薦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整個美國發起了轟轟烈烈的反戰遊行,憤怒的學生與知識分子甚至與執法機關爆發了激烈的矛盾衝突……就在這一社會背景下,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卻用一個局外人的視角描寫了一對陌生年輕人逃逸後相愛的故事。而這場反常規的愛情經歷與結局又恰恰從深層次解釋了社會問題的根源。


2、《悲情城市》(1989)

原名:悲情城市

國家\\地區:中國臺灣

導演:侯孝賢

「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推薦語」電影借一家人的遭遇,真實刻畫出了上世紀發生在臺灣的“二二六事件”。看完讓人不止對故事如痴如醉,那個不堪回首的歷史事件也讓人觸目驚心。


3、《怒火青春》(1995)

原名:La haine

國家:法國

導演: 馬修·卡索維茨

「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推薦語」電影從法國“五月革命”這一歷史大事件中抽取出了三個社會小人物(或者說小混混),以他們一天的經歷拍成了這部電影。沒錯,某些社會大事件正是由那些小孩兒、小混混、小市民組成的,而有時,他們的訴求僅僅是發一點聲,釋放一點青春期的荷爾蒙罷了!


4、《戲夢巴黎》(2003)

原名:The Dreamers

國家:意大利

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

「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推薦語」同樣是以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法國的那場學生運動為背景,然而導演卻將視角對準了三個宅在家裡的年輕人——他們成天只是玩、睡、做、聊……直到窗外街上的運動爆發……


5、《燦爛人生》(2003)

原名:La meglio gioventù

國家:意大利

導演:馬可·圖利奧·吉奧達納

「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推薦語」一個是外向、開朗、無所束縛的弟弟,一個內向、壓抑、悲觀的哥哥,兩人在那個是非不分、政治混亂的年代裡,何去何從……一部六個小時的電影,串起了意大利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


6. 《悲慘世界》(2012)

原名:Les Misérables

國家:法國

導演: 湯姆·霍伯

「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推薦語」名著、舞臺劇改編的音樂電影,講述了兩百年前法國大革命後期的故事。電影中的那場人民起義看得讓人熱血沸騰。


7、《辯護人》(2013)

原名:변호인

國家:韓國

導演:楊宇碩

「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推薦語」電影借一個律師幫一對母子維權的經歷,真實揭露了上世紀八十年代韓國政府對民間運動的政治迫害行為,看了觸目驚心、發人深省。當然,之後民運支持也讓人感到欣慰。


8、《每分鐘120擊》(2017)

原名: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國家:法國

導演:羅賓·坎皮略

「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推薦語」電影取材於真實故事,講述了一群年輕人湊到一起,成立了一個為艾滋病患者維權、發聲、醫護的公益組織,這些人包括患者本人,也包括未患病的人,他們為了共同的目標,不惜爭分奪秒與政府、權威機構、商業集團對峙、對抗。若不是這部電影,未經歷者哪知青春如此偉大,運動如此神聖!


9、《民主的邊緣》(2019)

原名:Democracia em Vertigem

國家:巴西

導演:佩特拉·科斯塔

「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推薦語」當民主運動與某個政治動機掛邊時,它就成了社會的一把雙刃劍!這部紀錄片通過巴西半個多世紀的政治變革以及民主內鬥,再好不過地演繹了這一雙刃劍特性。


10、《伍德斯托克音樂節1969》(1970)

原名:1969 Woodstock

國家:美國

導演:邁克爾·沃德利

「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推薦語」每每重看這部紀錄片,心中總有難以言說的激動與澎湃,那是搖滾樂的魅力嗎?恐怕不止!

發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美國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已經早已超越了音樂的範疇,如果你貫穿全片,會發現哪怕是看那趕在路上的看客,看那臺下自娛自樂的觀眾,看那騎著摩托車聯絡演出的商人都是一種享受——原因很簡單,年輕人的行為本身就像一場精彩的表演!與其說“伍德斯托克”是一場演出,不如說那是一場社會運動!

我認為“伍德斯托克”一代跟“五四”一代人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即便身處不同的時代與社會背景,但他們無疑都是充滿熱情的年輕人,都是會犯錯荷爾蒙旺盛的年輕人,同時他們也都是熱愛和平、熱愛生活、熱愛運動的年輕人!這大概也是青春乃至生命的力量。


▼▼▼ 往期相關文章,你可能會喜歡:

「推薦」五四特輯:關於青年運動的10部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