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擁有“睡前收入”與“稅後收入”

所謂睡前收入,就是你幹活就有、睡著了就沒有的那種,是用自己的體力或者智力換錢。所謂睡後收入,就是非工資收入,哪怕你睡著了,它也在持續的流入你的口袋。兩種收入形態中,很顯然,睡後收入佔比越高,你就有越多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所做選擇受到的制約也就越少。當睡後收入大於生活支出的時候,就進入了財務自由狀態。

如何擁有“睡前收入”與“稅後收入”

受限於認知水平,我們最先接觸到的睡後收入,可能都是銀行存款——還是年回報率“高”達0.35%的活期存款,其後由於你多學習了一點點,你可能開始會搞餘額寶、零錢通、銀行理財……,收益率開始從0.35%提升到約3%~5%之間。

這一步跳躍很容易實現,是因為這個回報率依然遠在社會平均財富增長值之下,屬於將自己辛辛苦苦賣體力或者腦力換來的財富,無償地送給別人一部分。將財富從自己口袋裡掏出來丟給別人,總是很簡單的,對吧?

既然投資是無法避免的事,是持續一生的事,那麼,盡最大可能將自己通過體力或者智力勞動換來的法幣,換成收益率更高的生錢資產,就成了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有沒有這個習慣,甚至決定了你和別人後半生的幸福程度或人生高度差異。

如何擁有“睡前收入”與“稅後收入”

那麼,投資什麼呢?

其實早就有人做過大量專業系統的研究,都證明了所有投資資產中,長期回報率最高的就是股票和REITs。對於這個研究結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倫敦商學院的研究成果《投資收益百年史》。

另外,還有一本名著,傑里米.J.西格爾的《股市長線法寶》,研究了美國長達兩百年的資本市場,得出的結論也是,200年裡股票的年化收益率是債券年化收益率的183%。

絕大多數對於複利沒有概念的朋友,估計很難想象這個收益差導致的終值差異究竟有多大。舉兩個《投資收益百年史》裡的數據:

如何擁有“睡前收入”與“稅後收入”

英法美德日意澳荷瑞(典)加丹瑞(士)12個主要國家中,收益差最大的澳大利亞,1元本金投資股票百年之後是777249.7元,而投資長期債券百年後是252元,投短期債券是80.7元,差異超過3000倍。

收益差最小的瑞士,1元本金投資股票百年之後是1136.7元,而投資長期債券百年後是73.2元,投短期債券是25.8元,差異超過15倍——以上數據均是未扣除通貨膨脹之前的名義回報率。

能理解股票和REITs長期收益率最高這個結論,《投資收益百年史》和《股市長線法寶》就可以不用看了。

如何擁有“睡前收入”與“稅後收入”

有過大量的研究證明,A股公司的長期年化回報率大約12%。如果我們滿足於10%左右的回報,投資其實很簡單:定投股票指數基金就可以了。

如果想要獲得年化20%甚至更高的回報,就需要學習股票和REITs投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