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故事幾人知


納蘭故事幾人知

天山

對納蘭最初的印象,源自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中,羽生先生筆下的納蘭容若,是風度翩翩的佳公子,又是天賜富貴的卓王孫,滿清第一才子,驚才豔豔,卻始終給人一種身不由己、自哀自傷的感覺,他和冒浣蓮的情感故事讀來更讓人感傷。不過,那時的我只是以為他是書中的虛構人物,不曾想到世上真有納蘭容若這般人物。

真正瞭解納蘭,始於年少慕艾的年齡。彼時,莫名的喜歡一個女生,人家卻對自己不來電,十分苦惱。偶然之際,讀到納蘭的詞《採桑子・誰翻樂府淒涼曲》:“誰翻樂府淒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真正把自己給讀哭了。

納蘭故事幾人知

靈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喜歡上了納蘭,讀了很多納蘭的作品,也瞭解很多納蘭的故事。

納蘭出身於鐘鳴鼎食的權相之家,年紀輕輕便到了皇帝身邊做了一等侍衛。在世人看來,平步宦海,指日可待。然筆者每每讀及納蘭的生平,總是嚴重懷疑康熙皇帝是不是真地在重用納蘭,而不是僅僅用納蘭的才名為自己裝點門面而已,不然為何以文名而榮膺武職?而納蘭自己又為何對這份職業的那麼厭倦?對自個仕途又那麼不屑?從他的五言詩《擬古》:“吾本落拓人,無為自拘束。倜儻寄天地,樊籠非所欲”,我們可以讀出他的煩惱。

讀納蘭的詞,很容易被帶入了感情之中,因為他完全是本色出演,寫自己的性格,寫自己的感情。

納蘭故事幾人知

梅之夜


《眼兒媚·詠梅》:“莫把瓊花比淡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牆。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淒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

詩人毫不吝嗇對梅的讚美,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感情,或許有一絲無奈,他把一切的美好和哀怨淒涼都看做是天付與的東西。這首詩是寫給初戀對象他的表妹的。

納蘭性德的一生裡,有三段比較重要的愛情,也多見諸其筆端,青梅竹馬的表妹,妻子盧氏,還有最後的江南才女沈宛。每一段愛情都非常用心,結果卻讓他很傷心。

當青梅竹馬的表妹謝氏被選入宮中,他萬念俱灰,寫下《夢江南·昏鴉盡》: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納蘭故事幾人知

旖旎

好在幾年後,他娶到了一生至愛盧氏。兩人婚後很幸福,納蘭在詞句中也寫道:“憶得雙文朧月下,小樓先後捉迷藏,玉攏深處聞暗香。”滿是旖旎之情。

也許,幸福得連老天都嫉妒了,結婚3年,盧氏在產子後患病,不幸身亡。

盧氏去世後,悼亡就成了納蘭創作的主題,他寫了很多悼亡詞,來表達對妻子的思念。細算納蘭的一生匆匆三十年,竟有三分之一是為了緬懷她。

深秋之際,當想起往年每到這個季節,妻子都催促自己珍重添衣,以免著涼,他追悔當時身在福中不知福: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納蘭故事幾人知

行單影只

面對亡妻畫像,他淚眼朦朧,無限思念: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 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 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後來納蘭又娶了官氏,並有側室顏氏,一度又曾納江南藝姬沈宛為妾,那是很短的卻仍被拆散的一段感情。其實對於他來講,平生摯愛既去,娶與不娶又有何區別?

也許真是情深不壽,慧極必傷。納蘭的每一段情,都用情太深,卻也沒能長久,反而每次留下憂心之傷,於身體有莫大的隱患,納蘭,在30歲時,便因病與世長辭。

想起納蘭的《採桑子・塞上詠雪花》: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別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里西風瀚海沙。”
 

這是在詠雪花嗎?完全說得就是他自個吧,本來“不是人間富貴花”,那就哪裡來,再回哪裡去吧!

納蘭故事幾人知

天上花

永遠的納蘭,永恆的天上之花。

實在太喜愛納蘭,信筆寫來,見笑於大家,只為更多的人瞭解納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