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續集:貞烈女子

聊齋續集系列004篇《貞烈女子》

王秀文又叫王繡雯,家住金陵鈔庫街,她自幼心靈手巧,工刺繡,通經史。她的父親在縣署中做書吏,就是個管抄抄寫寫的官職,家裡的日子過得蠻不錯。

鄰居有位項公子,出身於大戶人家。項生的父親是位知書達禮、很有學問的人,喜歡古董,收藏了不少名畫珍玩,他與秀文的父親王書吏一向很熟識。王書吏景仰他的聲望,也時常與他往來,有時拿出古玩器物,兩人就在一起鑑賞,無論什麼樣的古舊珍奇,項父總能立即辨認出來,凡是拿來假品的人總也欺騙不了他。

一天,項父從王家門前路過,秀文正在庭前觀賞盛開的芍藥花。項父見這女孩子生得十分美麗文靜,不禁驚訝起來,一問她的年齡,才剛剛十一歲。這時,王書吏正好從內室出來,於是項父就說:“這是你家的女公子嗎?你是怎麼修的福得了這麼個好姑娘?”王書吏得意地笑著,說:“這正是我家小姐。”說罷,請項父坐下少歇,並讓秀文站在座位旁邊。

秀文舉止嫻雅,很不同於一般女孩兒家。項父讓她背誦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她倒背如流,―字不差。過了一會兒,秀文進屋去了,項父問王書吏女兒許聘出去了沒有,王書吏說選個稱心如意的女婿很不容易,所以正在等待機會。

第二天,王書吏得到一塊長條形的古玉器,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便拿了去請項父看。項父乘機把兒子叫了出來。項生雖不滿十五歲,但十分懂禮節;拿起筆來能寫真草隸篆四體書法,對漢魏晉唐的碑文也能認識。

項父指著自己的兒子對王書吏說:“這孩子做你家女婿怎麼樣?”王書吏高興地說:“只怕你是說笑話吧。我家能得這樣一個女婿,也就再沒有別的要求了!”項、王兩家於是就為兒女訂了婚約,項父立即把一隻金環送給秀文作為訂婚禮物。

聊齋續集:貞烈女子

過了一年,項父突然患病死了,後事全都由王書吏幫助料理,殯喪費用花去了不少。項生的孝服還未穿滿期,母親又死去了。項家連遭大難,家境漸漸中落,然而圖書玩物還沒有變賣掉。

一天夜裡,幾個強盜氣勢洶洶地闖進項家,先是想偷錢而無所得,後來強盜頭子忽然看到了古書銅器,大喜道:“這比幾吊錢強過十倍!”於是把屋裡的珍玩書畫搶劫一空,捆綁起來弄走了。項生從此一貧如洗,以至窮苦得連日子都無法過下去了。

這時,王書吏暗裡為女兒的婚事後悔起來,母親和女兒私下商量要退婚,秀文堅持不從;父母還斷不了藉故敲打秀文幾句,而秀文卻更加堅貞不渝。父母知道女兒志不可移,便想出個新法子,不再和她直接商量。

這以後,項生幾次到王家,都被王書吏拒之門外。王書吏一方面故意冷落項生,一方面編造緣由請媒人再三催促項生快快完婚。項生家貧,出不起迎娶的禮品,只好暫時推辭。

項生有個好朋友名叫範笏堂,性情豪爽,很講義氣,聽說這件事情以後,氣憤地說:“這哪裡是來要求完婚,簡直是來解除婚約的。堂堂男子漢大丈夫何愁娶不上妻子,豈能受這種市儉小人的窩囊氣!媒人如果再來,應給她一頓拳頭吃。”

沒過一個月,媒人果然又來了,先是吞吞吐吐的好像話說不出,後從袖筒裡取出一把錢來放在几案上,並指著這些錢對項生說:“你如果能依從我的話,這些錢就歸你了。”項生請媒人把話講完。那媒人接著說:“王家的女兒一向嬌生慣養,父母把她視同掌上明珠,怎麼能陪著你吃糠咽菜過窮日子啊?如果嫁娶過來,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窮愁而死。你要是肯寫一張解除婚約的離書,就是使她終老於家,也是無量的功德。這些錢就送給你做為報答……”

項生還沒有聽完,臉色大變,拍案而起,說:“你把我看成棄婦賣妻的人了!竟然拿金錢誘騙我!實話告訴你:王家女兒即使要嫁給我,我也決不能認她父親這樣的負心人做岳丈!離書即刻給你!”項生說罷,濡墨揮毫,頃刻之間寫好一紙離書,並用此將几案上的錢裹住,扔到門外,把媒人趕了出去,隨手就將門關住。

過了一會兒,範笏堂來了。項生氣憤地向好友訴說了事情的始末。範笏堂說:“怎麼樣?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這樣看來此地你不可呆下去了,應當到外邊建功立業,以一洗此恥。”項生說:“口袋裡分文沒有,外出拿什麼作旅費?”範笏堂說:“旅費盤纏我可以負擔,求得功名的途徑,由你自己選擇:如果想通過科考取得頭名,居百官之首,宜到京城攻讀文章;如果想到邊防立功,馬上得到官職,則不如投筆從戎,馳騁疆場,參贊軍務,獲得爵位,這也沒什麼難的。”

項生說:“我有個親戚在駐守雲南的軍營裡,就到那裡去投奔他,希望得到立功的機會。”範笏堂認為項生的主意很好,便從親戚朋友那裡借來了錢,送給項生作盤費,幫他遠行從軍。

聊齋續集:貞烈女子

秀文的父親自從得到項生的離書之後,天天託媒人為女兒另擇佳婿,假稱他有個二女兒,年齡剛剛十五歲,能書善畫,會寫詩詞,他還為女兒畫像,到處請名人題詩,實際是為了炫耀女兒容貌的美麗,這樣富室豪門前來求婚的必然很多。

果然有位潘公子,是一位總兵的弟弟,這時剛剛死了妻子,打算續娶,潘公子在一位太史家裡見到秀文的畫像,像上的女子倚著欄杆,微笑拈花,姿容嬌麗,舉世無雙。潘公子對像贊嘆道:“得到這樣一位女子,那也就很滿足了!”他一問知道這是書吏的女兒,便出重金託請媒人說親。

那媒人貪利,姑且編了一套委婉動聽的話,到王家去說弄。王書吏被迷惑住了,竟然應許了這門親事。於是,潘公子備了豐盛的禮品,正式向王家女兒求婚,還帶了很多車馬轎子和隨從,炫耀於鄉里。王書吏怕女兒聞知此事,預先把她送到一個親戚家,所以秀文一直被矇在鼓裡。

待到迎娶那天,把秀文從親戚家接回來。這時,王書吏才將真情告訴了女兒,說:“你從此以後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了。否則一輩子做窮人家的媳婦,那樣一生會有什麼樂趣?”秀文一聽,如失魂魄,哭得抬不起頭來。人們催著她換上嫁妝,裡裡外外喊叫著讓她上轎,而她卻悄悄取出當初與項生訂婚的禮物金環,一下子吞嚥到肚裡,不大一會兒,竟氣息奄奄了,經多方營救,仍不治而死。

賓客見此情形,都慌手慌腳不知所措,紛紛散去了,大家都稱讚秀文是個有志氣的貞烈女子,也有的唾罵她的父母太不近人情,潘公子聽了這些話,非常掃興。

秀文死後三天還未裝殮,面色像活著的時候一樣。人們剛剛抬進一口棺材準備裝殮埋葬她時,有個道士忽然隨著進來了。這道士羽衣星冠,狀貌清奇,長著長長的鬍鬚。見了王書吏便說:“如果把女公子交給我,我就能使她活過來。”

聊齋續集:貞烈女子

王書吏氣惱地呵斥起來,說這個道士定是個妖怪,企圖用他女兒的屍體煉丹丸。道士笑笑說::“我到這裡來是為你彌補罪過。你的女兒不是許配給項生了嗎?如今項生已是榮華富貴了,不幾天歸來之後,你打算如何應答?你的所作所為,真是人面獸行,本來不應有這樣一位貞烈女子日後奉養你,但我知道了這件事,不能不前來搭救。”

道士於是取了一碗水,從葫蘆裡倒出一點藥,灌進秀文嘴裡。一會兒就聽到秀文喉嚨裡有呼嚕嚕的聲音,接著大口嘔吐起來,原來吞嚥的金環隨著吐了出來。

她睜開眼睛微微看了一下,說:“這是不是人間,剛才星官送我歸來,說我與項郎終能結成夫婦,可稍等一下,佳音不遠了。”秀文一甦醒過來,眾人都圍著她看,她悲喜交集。大家再一看,那道士卻不在了。人們說這必定是位神仙。

第二天,項生果然回來了,他身穿戎服盛裝,騎著高頭大馬,原來他真的得官了。當初項生出走之後,到達滇南,直奔那位表親的軍營。那位親戚是一名副將,統帥軍隊屢立戰功,他見項生來到,非常高興,說:“隊伍裡缺少能拿筆的人,你來了正好。”於是此後的文書往來,全都由項生經手,由於他文筆絕妙,上司都知道他有才華,因此一個月內接連晉升了三次,不幾年就提任為監司大員。

一天,項生剛要在軍營裡宣佈文告,忽然有個道士來見他,說:“你有段姻緣未了卻,應當趕快請假回去,或許還來得及。”項生正要細問,上司給假的文書已經送來了。道士讓他選幾個僕役,準備好行李,與他並馬出了營寨。

到了揚州城外時,項生扭頭看那道士,卻無蹤影了,於是很詫異,認為遇到了仙人。他找到一家旅舍暫時歇息。天明以後,買了船票渡江到達金陵。這時,他回想起路上道士多次向他談論秀文吞金環死而復生的事,非常驚訝,恍然大悟地自語道:“仙人命我快快回歸,不就是為這件事嗎?我豈可辜負了我的賢妻?”

他急忙找到當地的官吏,說明了緣故,命他們把秀文的父親王書吏召來,當日安排完婚,一切婚禮用度,都由當地官署來籌備,並要立即辦好。官署還饋贈了扁額,掛在了秀文的房門上,扁額上刻了 “貞烈女子”四字。

一時之間,人們紛紛傳唱這段離奇的經歷,項生和秀文也自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