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與其繼續押注美國,不如多看多一點中國

巴菲特與其繼續押注美國,不如多看多一點中國


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東大會這次在線上舉行,在疫情期間,巴老爺子的“舉動”牽引著全球投資者的心,我反覆看了多遍報道,我說一下我的解讀:

超級大蕭條肯定來了,雖然巴菲特老爺子嘴上沒說,他這身份也不能說,但你看他的幾個舉動就知道了:


整個四月份全部是“賣出”;


第一季度虧損近500億美元(創業有史以來最大虧損);


剛買入和增資多個航空公司幾個月就全部清空虧了幾十億美金,並真誠認錯,更表示不看好航空業的未來發展。


我相信巴老爺子是信息是最全面和相對準確的,他的保守及各種減持動作已經說明了一切,那就是他不看好全球經濟,而且認為這次危機非2008可比,認為疫情太瘋狂,未來經濟不可預測。


巴菲特與其繼續押注美國,不如多看多一點中國


雖然他“說”炒股比購買國債更安全,但他手中的現金已經增加到了1100億美金,2019年新增100多億。


巴菲特:疫情將長時間改變生活習慣 有些小企業可能不會再開門


在股東會上,巴菲特多次強調了疫情對居民生活習慣的改變,這可能會徹底改變某些商業規則,或者讓一些行業受到很長時間的影響,“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製造業務可能會裁員,有些小企業可能不會再開門。”面對視頻發佈會現場臺下空蕩蕩的座位,巴菲特也不禁感慨疫情徹底顛覆了生活,同時他也強調健康和經濟是相輔相成的。


有沒有“中年(老年)大叔認慫”的即視感?


是的,該認慫就認慫,今年不行就偃旗息鼓明年再來唄,別硬撐。


他認為將繼續做多美國,認為美國會有挺過去,他的餘生都會押注美國,美國奇蹟,美國魔力能夠戰勝一切,這次也不例外。


他在多次股東大會上說過,押注美國是他取得畢生成就的最大原因,所以這一次,他依然選擇相信,認為比2008年、1789年、1987年,現在的美國更強大。


所以他繼續選擇相信。


巴菲特與其繼續押注美國,不如多看多一點中國


其實他並沒有太多選擇,不相信能怎麼辦?難道和李嘉誠一樣,從中國“撤資”投資歐洲?


賭國運的時候到了,個人、企業在國運面前不值一提。


與他相反,雖然我國面臨太多問題,但長遠看,我選擇押注自己的祖國,同時買一些和中美無關的股票來進行對沖。


今天有人問我,是不是要買黃金才可以避險,其實中美無論如何變幻,最終收益的還是雙方,就像杜蕾斯和岡本幹架,傑士邦沒了一樣,雙軸心可能就是趨勢,所以我兩遍都押,目前為止我美股只買了奈飛,可能接下來我還會再買幾支美股,畢竟,現在真的挺便宜的。


國內股市我4月份為何也清倉了80%,是形勢“太不確定了”,表面的利好和微漲讓我擔心。


對,我的性格是,最喜歡反著看各種上市公司放出來的“利好”消息了,這樣的操作雖然讓我賺不到大錢,但想虧太多也很難。


比如,巴老爺子越說不用擔心銀行,我就越擔心。


巴菲特表示,目前來看,銀行體系不會發生太大的問題。雖然能源公司或者消費者信貸可能會出現一些狀況,但目前銀行體系資本充足,一季度儲備很多,所以銀行業不是我們主要的擔憂方向。


這種表態,其實是在給大家吃定心丸,美國失業人口3000萬了好不好,中國只多不少,各種銀行違約會越來越多,而且不可逆。


國人失業,還有各種直播帶貨、微商等自由職業者可以賺取收入,美國呢?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還有視頻互聯網時代,我國比美國已經有了太多優勢,原來我們孜孜追求的管理、經營的哲學都是以西方把“公司”當做最小的經營單位來總結出來的經驗。


可現在呢?


現在是平臺+個人時代。


一個人就是一個經營載體,一個盈利單元,個人成長和個人IP與工業時代的公司化運行是兩碼事,甚至截然不同。


前幾天我和一個可口可樂的高管聊天,得知他們都下滑嚴重,也在直播賣貨了,讓我非常驚訝,而且更驚訝的是,國內的直播還能把即將過期的可樂賣掉,美國呢,全球呢?


太難了。


所以你看到,原來你以為的巨無霸全球品牌比如阿迪達斯、波音、迪斯尼已經裁員70%以上了。


他們曾經多麼的強悍,但在疫情面前,在全球“封閉”和物理“隔離”的時候,優勢瞬間可以變成弊端,他們的線上化銷售太傳統和一般了。


所以,建議巴菲特老爺子不妨多瞭解下中國,國內的很多行業及企業已經比美國更適合這個時代了。


所謂適者生存,和強大與弱小並無關係。


巴菲特老爺子“欲蓋彌彰”,各種力挺美國的言論,讓我更加相信中國。


有人可能會說,你這是洗地文嗎,你這是自吹自擂嗎,你這是譁眾取寵嗎?


都不是。


我只是相信中國。


巴菲特與其繼續押注美國,不如多看多一點中國


我是張桓,相信現在的中國,不比任何國家差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