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驚心:四爺送給若曦的那些禮物之木蘭簪子,意義很特殊喲!

小編會結合原著、電視劇裡的道具以及資料和相關的一些科普。希望大家會喜歡!

步步驚心:四爺送給若曦的那些禮物之木蘭簪子,意義很特殊喲!

木蘭簪子

原著:

上冊 第十六章 落花隨水情亦逝

我 (若曦) 打開手中狹長的小木盒,一根通體晶瑩,似有波光流動的羊脂玉簪露出來,整個玉簪雕琢成一朵盛開中的木蘭。我懶得再細看,將它丟進起先的信封裡,仔細封好,出屋交給了小順子。

下冊 第十二章 一縷芳魂歸青山

他輕捏了下我的手,翻身坐起。服侍他洗漱用完早膳。他笑著從抽屜內取出一個狹長小盒給我,我笑道:「新年禮物?」說著打開盒子,觸目所及,心情激盪。當日他問我為何不戴簪子,我說不小心摔碎了,他一笑而過,卻不料竟然命人雕琢了一隻一模一樣的。

胤禛拿起簪子替我插好,笑問:「可喜歡?」我用力點點頭,這一直是我心中遺憾,今日得以彌補。

電視劇裡的木蘭簪子長這樣

步步驚心:四爺送給若曦的那些禮物之木蘭簪子,意義很特殊喲!

步步驚心:四爺送給若曦的那些禮物之木蘭簪子,意義很特殊喲!

科普:

到底四爺為什麼會送若曦木蘭簪子呢?這裡先看一下送簪子有什麼意思。

簪子有裝飾作用,一般為單股(單臂),雙股(雙臂)的稱為釵或髮釵,形似叉。

“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釵為珠翠和金銀合製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發鈿, 連綴著固定髮髻的雙股或多股長針,使用時安插在雙鬢。《續漢書》中說:貴人助蠶,戴玳瑁釵。據《華陽國志》記載:涪陵山有大龜,其甲可卜,其緣可作釵,世號靈釵。可見古人尤其看重玳瑁製成的釵。

釵不僅是一種飾物,它還是一種寄情的表物。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

辛棄疾詞《祝英臺近.晚春》中的“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即在表述這種離情,納蘭性德詞中“寶釵攏各兩分心,定緣何事溼蘭襟”也飽含與自己所愛分離的痛楚。

而在歷代關於分釵寄情的詩詞裡,最讓人傷懷的還是白居易的《長恨歌》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簡單來說,雖然四爺送的不是釵而是簪,但這就是定情信物的意思。所以,電視劇裡「若曦求婚」的橋段裡以戴上木蘭簪子來達到宣示兩人的關係已經定下來的效果頗有巧思。

步步驚心:四爺送給若曦的那些禮物之木蘭簪子,意義很特殊喲!

接下來科普一下簪子的材質—羊脂玉。

羊脂白玉又稱“白玉”、“羊脂玉”,顧名思義就是好似羊脂(俗稱羊油)一樣的玉石。現代寶玉石學家的解釋是:表示優質白玉,其顏色呈脂白色或比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雜質。羊脂白玉屬於白玉中的優質品種,僅次於翡翠,韌性和耐磨性卻是玉石中最強的,入土數千年,也不會全部沁染。羊脂白玉的子玉浸泡在崑崙山下荒原或綠洲的地下水土中千百萬年,產量稀少價值很高。羊脂白玉晶瑩潔白,細膩滋潤而少瑕疵,“白如截肪”。其特點就是,特別的細膩、光亮、溫潤。上佳的羊脂白玉近於無瑕,好似剛剛割開的肥羊肉脂肪,而光澤正如凝鍊的油脂。

羊脂玉的油潤細膩的質地,“色如截脂”的淨白,“常如肥物所染”的光澤,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含蓄的審美觀念,不張揚,不豔麗,不耀眼,用一種“精光內蘊”的美,吸引了中國人幾千年。羊脂玉的美麗之中有一種神秘的魅力,多少人為之痴狂陶醉,千金散盡亦不悔。

換句話來說,羊脂玉非常符合四爺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不張揚,不豔麗,不耀眼」,也是說四爺不是隨便找塊玉來雕琢的。當然用上四爺最愛的木蘭,也是另有一番深意,此處容我在後面的文裡再詳述。

P.S. 我有預感我寫完所有四爺送的東西的感覺都會是四爺很會追女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