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患上了“精神病” ?

近日在“作家方方”的微博上看到她轉摘的一篇文章-《戰狼不是一種精神,而是一種精神病》。沒錯,這裡說的戰狼就是吳京主演的電影《戰狼》、《戰狼2》。相信不少觀眾可能看過電影,抑或被影片呈現的中國人勇敢和犧牲精神所感染,被影片展現的強烈的國際主義、愛國主義精神所震撼。尤其那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鏗鏘誓言以及冷鋒舉著國旗帶領難民車隊穿過交戰區的畫面讓許多人熱血沸騰。令我們為國家的強大、為我們民族的勇敢和犧牲精神驕傲和自豪。

是誰患上了“精神病” ?


文章認為“自豪和驕傲都沒錯,可以放在心裡。你看美國佔據世界高科技塔尖吧?日本、德國的高精密機床厲害吧?法國、意大利引領世界奢侈品風潮吧?說實話,他們都沒有我們自我感覺好。”因此,文章認為外國人不驕傲不自豪,中國人也沒有什麼好驕傲,好自豪的。或者說我們的驕傲和自豪也不過是我們的自我感覺罷了。文章讓我們不驕傲不自豪或許倒不是要我們保持謙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而是要兜售他們唱衰、喜黒的老一套。方方在微博中摘錄的是下面這一段話:“如果看看他們的電影人,包括媒體、文化界、學術界的人,探討的大多是自己國家存在的問題,簡單說,人家用在檢討、反思上的時間,比我們用在自豪和驕傲上的時間多多了。

是誰患上了“精神病” ?


“也就是說大家都把驕傲和自豪的時間用在“探討國家存在的問題”,用在檢討和反思上。當然,檢討也好,反思也罷,如果把《戰狼》表達的愛國主義和勇敢犧牲精神定義為一種”精神病”或許未免也太出格了吧?你說中國的老百姓為國家實實在在的發展成就油然而生的一種愛國熱情,為國家的發展強大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怎麼就跟患精神病扯上了呢?包括這次抗疫,我們國家一次次取得的建設發展和治理成就,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切身感受讓人民群眾由衷地為我們的國家感到驕傲和自豪,這種驕傲和自豪一定程度上鼓舞著中國人民為了民族復興團結奮鬥的信心和力量,有什麼錯呢?很難想象一個沒有愛國熱情,沒有民族自信心的國家能夠積聚民族的力量團結向前。至於檢討和反思,甚至“探討國家存在的問題”,這些年我們黨不斷加大思想、作風和制度建設力度,深化改革和反腐敗,不斷優化各方面的管理服務措施,這些應該都是“檢討、反思”的實實在在的舉措吧。總不至於大家都像方方們天天都把眼睛盯著“國家存在的問題”上,都來寫悲慘《日記》吧。也沒必要硬是要把“檢討”和“反思”與“驕傲”和“自豪”對立起來吧。

為了說明中國人不該“驕傲”和“自豪”,文章中列舉了一個例子:“《厲害了,我的國》在2018年上映,許多單位組織觀影,火到一塌糊塗。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美國權威電影資料網站IMDb上,網友對《厲害了,我的國》給出超低的1分,其中滿分10,最低分1分,在1885個評分中,有接近95%的人評出了1分。”

是誰患上了“精神病” ?


是誰患上了“精神病” ?


或許方方們什麼都要以外國人的評判為標準。外國人的一分我們的影片就一文不值了。我毫不奇怪外國人對於中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的評論和看法,或許按照他們對於電影藝術標準的理解,《厲害了,我的國》在形式上可能還算不上優秀電影作品,主題和內容更不會讓外國人感興趣的。但這絲毫不影響《厲害了,我的國》在中國觀眾中的影響。我們需要一些符合奧斯卡和諾貝爾等國際文化藝術交流評獎項目要求的電影和文學作品,但我們也不必什麼都以西方人評判優劣為標準吧。更不能說《厲害了,我的國》表達中國人民對於自己國家的熱愛,中國人就患上了精神病。我的理解,方方和該文作者把“戰狼精神”所表現的民族正義感自豪感定義為一種精神病,無非是要表達他們對於“檢討反思、探討自己國家存在的問題”的強烈意願。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歡迎善意的“檢討、反思”甚至“探討國家存在的問題”,但我們絕不容忍惡意的抹黑歪曲和內外勾結的不懷好意,絕不容忍迎合西方政治陰謀的下三濫,也不接受對於愛國主義教育和愛國熱情的汙衊和誹謗。說《戰狼》不是一種精神,而是一種“精神病”,把我們民族所崇尚的愛國情懷和勇敢無畏犧牲精神斥為“精神病”,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僅代表她們個人的觀點還是包括她的所有粉絲的觀點,或者是所有“公知”們的觀點。按照方某們的這個觀點,喜歡《戰狼》的觀眾(這裡面可能也有方粉吧)是不是都有精神病啊?!把一個民族應有的勇敢和犧牲精神看做為“精神病”,這個人是不是精神上也有病呢?

精神病的臨床醫學概念是指大腦功能活動發生紊亂,導致認知、情感、行為和意志等精神活動出現障礙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作為一種身體疾病來說是十分不幸和痛苦的。當然,方方們絕不會患有醫學臨床上的精神病,因為《日記》的情感、行為和意志都十分清晰。但一個人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方面患有精神病也是十分不幸的。尤其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公知”,不僅害己,更是害國害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