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市承包了蔬菜水果區,幹了3個月反而欠了3萬多,是哪裡出了問題?

相識相知相守


在超市承包了蔬菜水果區,幹了3個月反而欠了3萬多,是哪裡出了問題?

水果蔬菜有生鮮性的要求,如果新鮮度不夠,那就不會有太多人購買,最後只能將其丟掉,很多的商販都是因損控不到家,結果導致虧損慘重。題主3個月虧損了3萬元,應該就是損耗成本太高。

當然判斷哪裡出問題了,首先要看果蔬的進價如何,是不是最低的批發價拿貨,同樣是一種產品,如果別人進貨7毛一斤,但你進貨1元每斤,最後都賣1.5元每斤,這樣利潤就會縮減很多。因此成本價方面的差異,一定要考慮清楚,別在這個方面出問題。

在果蔬的新鮮度上也要特別的注意,還要看看品質如何,只有好的品質才能迎來回頭客。夏天果蔬很容易就會壞掉,在進貨時一定要看新鮮度,同時還要看看質量。有很多的批發商,他們將沒有成熟的水果賣到市場中,消費者吃了之後口感差,不會繼續食用,這樣一來賣不出去,自然也會損失一大筆錢。

因此題主一定要看看超市的人流量大不大,每天對果蔬的消耗量是多少,進貨的時候不能多進,不然的話只會導致損耗加大,以至於賣不上太好的價格,到時候只能無奈的虧損。很多的蔬果商販都是因為損耗的原因才賠本的。

因此在制定價格的時候,大家也要將這筆成本算在其中,在控制進貨時,價格上也不能太高,不然大家的購買需求減少。

今年的上半年的果蔬價格相比以往大增,很多商販也在抱怨購買的人群減少,題主也要結合實際情況尋找原因,找到解決的方案。


惠農圈


按你的描述,試著梳理下你的數據:

5月,轉讓費5000,加貸款1萬6,也就是你這時候投資2萬1,再加店裡少量的菜和水果。

5月到8月期間,然後每天的毛利潤1300左右,這期間你應該還交了承包租金吧!

到8月,你欠貸款共3萬多,但你店裡的水果種類和庫存多了(這個可以估計下這個現有的水果庫存值多少錢),你賬上應該無流動現金可用了。

水果店後期運作時最大的費用支出有三塊,店租、人工、損耗;現在挨個簡述下!

  • 租金:你這個目前沒提供,不好核算你目前的銷售額和承包店租的比例。

  • 人工成本,按你說的規模,可能一個人操作也可能2人操作,如果店裡這幾個月人工費用做了結算,是應該的。沒結算,可能後期導致的虧損還大!

  • 損耗費用,水果很容易腐爛,而且損耗也大,這一塊的支出也可以計提一點。

  • 其它費用支出,比如運輸費,水電費、店內非水果物價損耗等!

最後,按你說的描述,你應該這期間總共投入了3萬元左右(錢是貸來的),目前賬上流動資金偏少,水果庫存有一些,如果現在你全部轉讓出去,能回來多少錢,就可以計算你這3月虧損情況!


問能不能繼續堅持?

這個你按租金、人工成本、損耗、其它核算下每月大概多少費用支出,然後看下你的毛利潤能否覆蓋這些費用,如果覆蓋不了,說明你的銷售額不過關,或者你的毛利潤定的太高沒吸引性,也會導致你越開越被動。


賣水果和賣菜一樣講究薄利多銷,也要察言觀色,能快速賣就不拖沓,初期不要太計較,今年水果價格波動大,經營思路也要活。祝你好運!


新叄城記


鄉居小菜在農村生活,說到鄉鎮的超市,也瞭解一些,有時候也去超市那裡買東西,說真的,鄉鎮超市裡賣的東西價格跟城裡的相比,價格卻不見得更實惠,有些還更貴呢,客流量方面也不夠多,比較吸引人的促銷也不多,像提主說的,在超市承包了蔬菜水果區,幹了3個月反而欠了3萬多,是哪裡出了問題?鄉居小菜認為是超市客流量少、超市促銷宣傳少、水果種類的選擇以及價格定位不合理、銷售渠道單一,下面具體說說看:

一、超市客流量少

從描述中可以看出,提主說的鄉鎮超市是靠近鄉村的,銷售毛利在下降;其實在農村,人們一般都會種些果樹的,像夏季有不少可以吃的水果,如龍眼、荔枝、番茄、石榴、毛桃等等,家裡有水果吃,當然是買得少了,而且若是老人的話比較節儉,更是很少買的,除非是家裡有小孩要吃,才會買一點。

而鄉村的人們買東西一般是上街買然後順便在集市的路邊攤位上買水果的,攤位多有得對比,價格也不比鄉鎮超市的貴,農村去逛鄉鎮超市的比較少,因為集市上就能買到了;一般是鄉鎮上住著的人們去鄉鎮超市的比較多點,而鄉鎮上的人口也不是特別多。

鄉鎮上也有農貿市場的,平時吃、用的都能買到,而且那裡一般都有農民賣水果蔬菜等吃的食物,鄉鎮上的人們其實更偏好去農貿市場買蔬菜水果的,這樣一來,儘管鄉鎮超市賣的東西種類夠多夠全,環境衛生更乾淨舒適,但去買的人卻不多,客流量少,買蔬菜水果的當然也少了。

二、超市促銷宣傳少

鄉居小菜住的這邊農村,離鎮上不算遠,騎電車要十來分鐘吧,平時接送小孩上學,差不多每天都去鎮上的;鎮上也有超市,我就發現超市很少做有力的促銷宣傳,也就是在店裡的某幾款商品那裡插幾個牌子,上面寫著促銷價多少多少這樣,沒見他們弄個電子喇叭喊著今日促銷什麼什麼,倒是路邊攤人家拿著喇叭吆喝吸引更多人注意。

超市就在鎮上的主要道路邊,平時早上下午人流量最多,但進去超市買東西的人比較少,都是在路邊攤買或者是農貿市場裡買然後騎車回家了,超市經營給人的感覺就是,反正我超市就在路邊了,夠顯眼,人們經過也會看到的,有需要他們會進來買的,不用我再刻意宣傳了,這樣一來,除非是特別有必要才會去超市買了,特地去買蔬菜水果的自然也就更少了。

鄉居小菜也去過其他地方的鄉鎮超市,發現促銷宣傳這塊確實也是做得比較少,不像城裡的超市促銷宣傳那麼吸引人,就算沒有自己打算要買的,人們也會進去逛逛看看,最後還是買了些;想必提主那邊是不是也是存在這樣的情況吧?

三、水果種類的選擇以及價格定位不合理

鄉鎮超市離鄉村近,農戶家一般也種有些水果的,買得少,鄉鎮上的人們在路邊或者農貿市場也能買到水果蔬菜;超市裡賣的水果種類購買的人少,加上價格又貴,自然也就沒多少人買了;從提主提供的圖片中可以看到進口香蕉賣4元/斤,而本地產的香蕉一般會比進口的便宜,假如是3元/斤,人們一般會首選的本地香蕉3元/斤。

今年的水果普遍升價了,那哈密瓜9.9元/斤,也不算貴了,但現在夏季可選擇的水果種類蠻多的,9元/斤以下的可不少,如毛桃、西瓜、青蘋果、橙子等等,哈密瓜價格貴,人們也沒有必要買,除非是特別喜歡吃的就買點來吃。

所以說 ,本來就是鄉鎮超市,客流量、購買人群不像城裡的超市,賣的水果定位又像城裡的超市那樣,不太合理,買的人少也不奇怪了。

四、銷售渠道單一

在鄉鎮超市裡賣水果蔬菜,位置也是固定的了,進超市逛買東西的人看到了需要買才買,超市沒什麼吸引人的促銷,人流量少,買蔬菜水果的也就少了;而之前有工地、飯店配送,收入是超市零售的一半呢,你卻嫌配送不方便,放棄了,只留著超市的攤位等著有人來買,銷售渠道單一很被動,想要收入多,轉虧為盈,難呀。

總結:綜合以上分析,在超市承包了蔬菜水果區,幹了3個月反而欠了3萬多,既有超市本身客流量、促銷宣傳的原因,也有你自身的原因;而超市方面的原因不是你能改變的,所以超市客流量還是那麼少的話,月租金又貴,沒有必要在超市做了,而你若是能吃苦的話可以在農貿市場/集市弄個攤位賣,水果蔬菜的選擇及定價上平民化些受眾多,然後工地、飯店配送這一塊也還繼續做,鄉居小菜認為應該會比之前好。


鄉居小菜


就眼下而言,蔬菜水果的主要流通方式,排第一的當屬農貿市場排第二的就是超市。你現在就是在超市賣蔬菜水果,這個方向是沒問題的。

不過有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那就是蔬菜水果,對於大多數超市而言,是用來引流的,不掙錢。

超市賣蔬菜水果,是看好蔬菜水果消費頻率高,是非常不錯的引流方式。而超市現在選擇把蔬菜水果成本出去,是因為蔬菜水果這類非標品,很難打理。

現在,我們面臨經營3個月虧損3萬多,平均一天虧損300多這樣一個事實。我們勢必是站在了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是否還要繼續堅持下去

而你選擇在這裡提出這個問題,足以證明,你心裡還是有些許不甘心,也就是想繼續堅持的。假如你選擇了繼續堅持,那麼就要做好這樣一個心理準備

“準備再堅持多久,虧損的底線是多少錢?

如果回答是再堅持3個月,虧損底線是再虧損3萬塊錢。有了這樣一個心理準備之後,就可以放手去幹了。如果沒有這個心理準備,而你現在又動了不做的心思,就算你最後還在堅持,你每天都會沉浸在做還是不做的糾結情緒中。

當我們有心理準備,清楚我們的底線之後,我們接下來就需要分析原因,找到解決辦法了

就眼下每天虧損300多的情況而言,顯然我們的問題也是出在了經營管理上。具體表現,就是損耗太大

而解決辦法就是要控制損耗,只要把損耗控制好,我們才有可能掙到錢。

01

每天虧損300多,為什麼原因出在損耗上

根據你提供的信息,一天毛利潤一開始有1600元~1800元,如果按照50%的毛利率計算,預計一天的營業額在3200元~3600元。

首先,我們需要根據每個月的固定成本:租金、人員工資,來評估這個營業額是否正常。假如租金是3000元/月,請了兩個人,人員工資是3000/人。那麼固定成本,200元/天。

你根據實際情況,來評估一下每天的固定成本。要是固定成本一天都超過2000了,那這生意是沒法做了。

一般情況下,固定成本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既然固定成本是在正常範圍的話,那麼問題必然是出在變動成本上。

變動成本包括,運輸費用、包裝成本、損耗及其他雜項。

毛利潤1600元~1800元減去每天固定成本200元,還剩下1400元~1600元。而我們實際上每天支出1700元~1900元。

我們假設一天的運輸費用是在300元(油費、過路費,沒有算人工),包裝成本100元,其它雜項200元。算下來就是600元的開支。還剩下1100元~1300元。

剩下的這1100元~1300元,都計算在了虧損上面。由此可見,我們的虧損是有多麼嚴重。

當我們詳細盤點虧損的時候,顯然以每天為單位的話,盤點難度有點大。今天進了1800元的貨,賣了3600元,毛利1800元。怎麼還會每天虧損1100元~1300元呢。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實際上,我們是把虧損放在以月為單位來計算的。這個月採購了54000元的貨,虧損了33000元。也就是說,我們每個月有24000元的貨,沒有賣出去,這24000元的貨,要麼還擺在超市的攤位上,要麼就已經扔掉了。

要驗證這一點,我們只需要在月底的時候,大致評估一下攤位上還有多少貨以及這個月我們扔了多少。

當然,說這麼多的數據,無非也是想證明,我們的問題確實是出在損耗上。

02

如何控制損耗,從而實現扭虧為盈

如果我們已經確定了問題是出在虧損上。那麼接下來就需要想辦法控制虧損了。而控制虧損其核心原則是:開源節流

開源,想辦法增加營業額。把貨多賣些,我們就扔得少些。

比如,你已經放棄的配送業務。就是增加營業額的一個非常不錯的措施。配送業務,你之所以放棄,估計是配送成本加上人工,估計沒什麼利潤。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看,能不能在沿著配送路線,再多開發幾家。

節流,扔得少些。多搞促銷活動。

這很好理解。往往在晚上的時候,就會進行打折促銷活動了。為什麼,就是為了把貨多賣些出去,把貨清空。這批貨,要是不賣出去,留著明天,客戶覺得不新鮮,一來影響客戶體驗,二來最後你還是要扔掉。

總之,經營蔬菜水果生意,很多時候不掙錢就是因為損耗。而控制損耗的原則是開源節流。在開源節流的實際過程中,又對我們經營管理的細節有很高的要求。

如果你以前沒有做過蔬菜水果生意,現在做了三個月下來,虧損3萬多,這也是正常情況。如果你還想繼續堅持下去。除了要有虧損的心理準備以外,剩下的就是在經營管理上,要更細緻一些。


農夫說


蔬菜水果一定要新鮮!高中低檔合理搭配,品種多樣!營銷、促銷活動計劃得當!拉住回頭客,留住忠誠支撐者。


萊陽西


在一個鄉鎮超市承包了蔬菜水果區的經營,幹了三個月反而虧欠了三萬多,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我認為,你這每天能出現三百多塊錢的虧損,明顯是出在經營蔬菜和水果中的巨大損耗上;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如此之大的損耗呢?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


一,這個鄉鎮超市的位置不好,人氣不旺,超市本身整體的生意就不怎麼好,影響了蔬菜和水果的銷售。

二,在一個鄉鎮超市裡經營蔬菜和水果,本身就會受到諸多不利因素的制約:1,一個鄉鎮上的消費人口基數和消費水平不會很高;2,一個鄉鎮上的城市管理不會很嚴,外面可以隨意擺放流動攤點和固定攤點,尤其是還有每隔幾天的趕集之日;3,鄉鎮上的居民對蔬菜水果的需求量較少,因為在鄉里自己種植的蔬菜和水果很多,可以做到較大程度的自給自足。

三,營業額大低。從你的描述中可以得知,你每天一千八、一千六到現在的一千三應該是指的日營業額;如果在一個超市經營蔬菜和水果兩個項目加在一起只有這一千多點的日營業額肯定是掙不錢的,因為這樣就很容易進入到一個死循環中:營業額大低→就會讓蔬菜和水果在每天的轉換率更低→轉換率低就會使保鮮保質期都很短的蔬菜和水果的損耗加大→損耗加大就會使自己不敢進貨→不敢進貨就會使經營的品種減少→經營的品種少就會流失大量的人氣→人氣的減少就會使營業額更低,損耗更大→最後導致關門倒閉。

四,經營中的問題。從你的描述中得知,你在經營中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1,經驗欠缺,承包超市蔬果區前沒有對這個超市以前的經營狀況做一個深入的瞭解;2,不能吃苦。比如,你把一個可以產生日營業額八百的配送丟棄,肯定是因為不能吃苦的原因;3,面對營業額嚴重下滑,不能想辦法面對,而是任由其發展。比如,你完全可以配合超市多搞一些低價促銷的活動,達到提升整體人氣的目的;比如,你可以把有些不新鮮不好的蔬菜水果拖到其它地方或者鄉里先行甩賣,這樣既可以降低損耗,也可以提升擺在超市中的蔬菜和水果的整體品質和觀感。

五,季節上的問題。經營蔬菜和水果本身就有淡旺季之分,尤其是在靠近鄉村的地方,目前正是鄉里自種蔬菜和水果收穫的旺季,對外來蔬菜和水果的需求量很少,等到冬季的春節前後,在鄉鎮上才是蔬菜和水果的旺季。


但是,在鄉鎮超市經營蔬果,雖然有很強的淡旺季之分,可你在現在屬於淡季的日子裡,最低要做到能夠保本運營;如果你現在幹了三個月反而虧了三萬多,我認為,已經沒有堅持的必要了,因為在以上那幾個讓你虧本的原因中,只有少部分是人為的,而有大部分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也是開店賣蔬果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想知道更多關於賣蔬菜和水果的問題,歡迎關注點擊查看我其它的回答,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