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軍:建設幸福河湖 實現人水和諧共生

幸福河湖要滿足人的生態安全需要、經濟發展需要、民生福祉需要、文化積澱需要,進而實現人水和諧共生,這既是幸福河湖深刻內涵的系統表述,也是幸福河湖建設所應堅持的方向指引。


趙建軍:建設幸福河湖 實現人水和諧共生

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以此為標誌,幸福河湖成為江河治理的航標。

幸福概念本身具有豐富內涵,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不同學科有諸多表述,究其核心要義,當如哲學家康德所言:“幸福是我們一切偏好(Neigung)的滿足。”基於此,幸福河湖要滿足人的需求,實現造福於民的目的。人的需求是全面的,幸福河湖要滿足人的生態安全需要、經濟發展需要、民生福祉需要、文化積澱需要,進而實現人水和諧共生,這既是幸福河湖深刻內涵的系統表述,也是幸福河湖建設所應堅持的方向指引。


幸福河湖構築生態安全屏障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活動的基礎。從生命個體來說,水是新陳代謝的必需介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活動,即使是極其耐旱的沙漠植物也需要藉助強大的根系汲取微量的地下水分。人體組成的70%是水分,水廣泛存在於骨骼、血液、肌肉之中,在人體內發揮輸送營養、溶解物質、調節體液、催化反應等生理功能。從生態系統來說,水是滋養萬物、保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基礎。生物多樣性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種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越是豐富,該生物組織層次的營養結構以及食物網也就越複雜,其抵抗非正常外力干擾的能力及穩定力、恢復力越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也就越好。

由此可見,由水彙集而成的河湖系統是整個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要件,具有淨化環境、保持水土以及調節氣候等重要生態價值,發揮著維持生態平衡、保障生態安全的重要作用。

趙建軍:建設幸福河湖 實現人水和諧共生


生態安全取決於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表現為人類在生產、生活和健康等方面不受生態破壞與環境汙染等影響的保障程度。隨著環境汙染的加劇、生態失衡的惡化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態環境需求的提高,“生態安全”從寫入政府文件到納入法律規範,地位不斷得到重視和提升。

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強調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包括生態安全在內的國家安全體系。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文明保護大會上再次強調,構建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從而形成涵蓋生態文化、生態經濟、目標責任、生態制度以及生態安全的生態文明體系。

作為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幸福河湖建設應當首先維持自身的健康穩定狀態,從而為維護生態系統的整體平衡、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發揮基礎性的內在價值。


幸福河湖託底經濟健康發展

自古以來,河湖水系與經濟發展,乃至文明的誕生和繁榮有著密切聯繫。眾所周知的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國以及古巴比倫等四大文明古國都發軔於河流,因而也被稱為大河文明。長江是全球內河貨運量第一的黃金水道,在區域經濟發展佈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以此為基礎的長江經濟帶已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之後我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與河流相連的湖泊同樣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生態基底,被稱為“美洲地中海”的北美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為工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淡水資源,極大促進湖域經濟發展,形成了包含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蘭、多倫多以及蒙特利爾等在內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綜合而言,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水資源,河湖水系促進經濟增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河湖水系具有重要的航運價值。經濟發展離不開運輸,尤其是大宗農業和工業產品。憑藉天然河道形成的水路運輸系統具有成本低、能耗少、汙染小等優勢,能夠有效加強沿線沿岸城市之間的貿易往來和經濟合作,強化經濟發展的規模效應,從而促進區域內的經濟發展。

其二,河湖水系為農業漁業工業發展提供重要水資源。沒有水就沒有灌溉,沒有灌溉農業就難以健康發展,同時河流衝擊作用形成的肥沃土壤有利於農業高質量發展,優質水域是發展漁業的天然養殖場。在工業發展過程中,水既是工業生產的直接原料,也是產品處理、設備冷卻、附屬使用等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其三,依託優質水資源發展生態經濟。水具有豐富的表現形態,與不同地形結合可以形成瀑布、山澗、溼地等奇特景觀,發展生態經濟就是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大力發展以休閒旅遊為主的綠色經濟。

趙建軍:建設幸福河湖 實現人水和諧共生


幸福河湖增進普惠民生福祉

民生福祉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的幸福指數,與群眾的經濟收入、社會治理、就業、教育、醫療等息息相關,增進民生福祉被認為是各個國家政策制定和政府行為的首要目標。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發佈的《民生福祉與經濟增長的平衡互進:2018年可持續經濟發展評估報告》顯示,中國在過去十年間的福祉指數顯著提升,這主要得益於收入、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改善。但是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水平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提高,影響民生福祉的環境維度等將會越來越重要。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民生福祉的重要特點在於“普惠”,它是大自然對所有人的慷慨饋贈,與教育、醫療等受時空條件影響的福祉不同,生態環境是所有人無時無刻都需要的民生福祉。

趙建軍:建設幸福河湖 實現人水和諧共生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出現了穩中向好趨勢,但是一些河流、湖泊的局部汙染問題仍然存在,《2018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黃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輕度汙染,海河和遼河流域為中度汙染,全國監測水質的111個重要湖泊中,劣Ⅴ類水質的佔8.1%。

由此看來,造福於民的幸福河湖建設仍需賡續前行,必須要以增進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為目標指向,始終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始終把人民滿意作為江河治理的最高標準,在不斷推進碧水保衛戰和幸福河湖建設過程中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幸福河湖承載深厚文化底蘊

文化是根和魂,是民族的精神內核,是國家發展的根本精神力量。從文化的產生與發展來看,文化生成於實踐活動,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文化、享受文化、發展文化,實踐的主體是人,因而從一定程度上講,文化的本質是人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涵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從自強不息的黃河精神到涵養深厚的長江文化,每一條河流都擁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氣質,深刻激發了人類的審美情懷和思想共鳴,成為人類寶貴的文化財富。

趙建軍:建設幸福河湖 實現人水和諧共生


幸福河湖作為河湖治理的航標指向,理應內含深厚的文化底蘊。一方面,如前文所說,文化產生於人類的社會實踐,河流本身是自然存在物,人們在接觸、利用、治理、保護、欣賞河湖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總結昇華對河湖的理解和認識,進而形成豐富的河湖文化,易言之,河湖文化是建設幸福河湖實踐過程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河湖文化是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它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能夠為推進河湖治理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撐和智力支持。因此,在幸福河湖建設過程中,要加強文化特質的傳承和挖掘,既要傳承源遠流長積澱而來的傳統文化,也要挖掘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時代文化,努力建設具有深厚文化積澱的河湖,為實現人水和諧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幸福河湖蘊涵人水共生倫理

人類實踐活動的內驅力是需要,建設幸福河湖源於人們的生態安全需要、經濟發展需要、民生增長需要以及文化享受需要,我們可以統稱為“人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從哲學倫理高度講,即追求人水共生的倫理需要。人的需要與動物的需要具有同一性,表現為對外部世界的客觀依賴關係,但二者又有本質區別,人賦予需要以社會屬性。例如進食,人類祖先與動物都有進食以攝取能量的機能,但隨著人類演化和社會發展,人類開始注重營養搭配和膳食均衡,開始在不同地區形成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因而進食的需要開始體現社會屬性和道德關係。

就建設幸福河湖而言,除生態安全需要以外,經濟需要、民生需要、文化需要業已體現人類社會屬性,但這並非理想狀態,因為經濟的、民生的、文化的需求是單向的,是水對人的需求的滿足,唯有雙向互動下的人水共生狀態才是人類最終的倫理訴求。人類自誕生之日起便與水為伴,時至今日,人水關係正重新走向和諧,但不是逐水而居的原始共生,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水和諧共生。需要指出的是,人水共生的“人”不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而是全人類,它不僅反映了整個人類的共同倫理訴求,而且蘊含了推動全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意義。


刊於《中國水利》2020年第6期

作者/趙建軍,中共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