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代帝王之東周(上)

我們將分兩期來介紹東周歷代王,本期為上集。

東周(春秋戰國)

(公元前770---前256年,共515年,戰國止於公元前221年)

東周是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到前256年被秦所滅為止的歷史階段。東周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從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 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為春秋時期;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到東周滅亡(公元前256年)三十五年後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為戰國時 期。

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這是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當時,封建生產關係正大孕育,政治上表現為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這個時期,我國在歷經 夏、商、西周的統一王朝以後,分裂為數百個諸侯國。它們相互兼併,角逐爭雄,混戰不休;各諸侯國內部,則階級矛盾尖銳,奴隸起義連綿不斷,新舊勢力鬥爭激 烈,社會在劇烈地動盪著。這一時期的陣痛,正預示著封建制度這一新兒即將延生。

戰國時期為我國封建社會的開端。經過春秋時期激烈的兼併,數百個諸侯國被吞併,周王室的勢力更趨衰落,至戰國初年,主要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 國,史稱戰國七雄。各諸侯國內新興的地主階級先後奪取了政權,進行變法,逐漸確立起封建制度。七國之間展開了更為慘烈的兼併戰爭。最後由秦取代周室,滅六 國而一統天下。

東周王室在春秋、戰國兩個時期,共有25王,病死21王,國亡投降,奔波而死的1王,哀傷而死的1王,內爭中被殺死的2王。

東周列國諸侯,因不屬於帝王範圍,故沒記載。


中國曆代帝王之東周(上)

(東周)平王(姬宜臼)

平王,名姬宜臼,一作宜咎(公元前?~前720年)。周幽王子。幽王被殺,他被擁立為王。在位51年,病死於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市),葬於平丘(今河南省太康縣全堆鄉)。

周平王姬宜臼,周幽王在位時,原被立為太子。幽王寵愛褒姒後,廢黜了宜臼,改立伯服為太子。

有一天,宜臼在花園裡玩耍,幽王將籠子裡的猛虎放出,打算讓猛虎去將宜臼咬死。宜臼很有膽量,當猛虎向他撲來時,他非但不驚慌逃避,反而迎上前去,冷不 防大吼一聲,嚇得老虎吃了一驚,後退幾步,伏在地上觀察動靜。宜臼便從容離去。他知道這是父王存心暗害他,就與母親申皇后暗暗逃出都城,投奔外祖父申侯。

犬戎攻破鎬京,殺死了幽王以後退走了。申、魯、許等諸侯國就擁立宜臼為王,於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省南陽市北)即位。不久,因為鎬京已遭戰爭破 壞,宜臼在秦國護送下,東遷至洛邑,在晉、鄭等諸侯國夾輔下,勉強支撐殘局。東遷後的周朝,史稱東周。東周開始的這一年,就是春秋時期的開端。

在宜臼即位的同時,諸侯虢公翰擁立幽王的另一個兒子餘臣為天子,稱攜王,出現了兩週並列的局面。10餘年後,支持宜臼的晉文侯攻殺了攜王,周王朝又重新 統一。宜臼東遷時,因為秦襄公護送有功,就提升他為諸侯,並答應說:“戎人攻佔了鎬京和岐山地區(今陝西鳳翔縣一帶),你去攻擊他們吧,打到哪裡,那裡就 歸秦所有。”不久,岐山以西地區為秦所攻佔,秦國從此開始發展起來。由於大片故土喪失,東周王朝僅僅擁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東不過滎陽,西不跨潼 關,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圓只有六百餘里,地窄人寡,與方圓數千裡的大諸侯國相比,它只相當於一箇中等諸侯國而已。周王朝大大衰落了。鄭、晉、 齊,魯、燕、宋、楚等大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和對其他諸侯國的支配權,相互之間不斷進行兼併戰爭,形成了諸侯爭霸的紛亂局面,我國曆史進入了一個大變革的 動盪時期。

宜臼在位期間,因外祖父申侯擁立自己有功,便賜予申侯以封地,並派自己畿內的百姓去戍守。這使百姓背井離鄉,十分怨恨。

姬宜臼一度委鄭莊公寤生為朝廷卿士。後由於鄭國實力雄厚,姬宜臼對鄭莊公懷有戒心,不願朝政為鄭莊公所操縱,又乘鄭國多事,鄭莊公沒有來上任的機會,想 撤掉他卿士的職務。鄭莊公聞知,馬上趕到洛陽,對姬宜臼施加壓力。姬宜臼再三賠禮,鄭莊公不依。姬宜臼只好提出讓太子姬狐去鄭國作人質。不過這太有損天子 的體面,群臣又提出了相互交換人質的辦法,讓鄭莊公的兒子忽也來洛邑作人質,而周太子去鄭國則用學習的名義。從這一史實可知;姬宜臼東遷後,周王室已勢力 衰微,周王名為天子,實際上要看大諸侯的臉色行事。

公元前720年,姬宜臼病死。姬宜臼死後的廟號為平王。

(東周)桓王(姬林)

桓王,名姬林(公元前?~前697年)平王孫。平王死後繼位。在位23年。病死,葬於今河南省澠池縣北桓羊山上。

周桓王姬林為姬洩父之子,周平王孫。平王病死時,太子姬狐正居於鄭國為人質。鄭伯和周公黑肩迎姬狐回朝繼位。姬狐因一路上哀傷過度,回朝後就病死。姬林便被鄭伯和周伯黑肩扶立為天子。

姬林在位期間,因鄭伯扶立他有功,將位於黃河北岸、泌水之南的溫(今河南省溫縣西南)賜給鄭國,周王朝的疆域又縮小了。

以前,諸侯死了,其兒子於繼位和治喪完畢後,必須趕往都城去接受周天子的冊封,以求得合法地位。公元前712年,魯桓公謀殺了兄隱公,自立為國君,不向桓 王請求冊封。從此,諸侯由天子冊封的制度被破壞了。公元前706年,楚國以武力逼迫隨國國君,要他向桓王提出提高楚國等級的要求。桓王不允,楚國國君熊通 在大罵了姬林一通以後,自行提高等級稱為楚武王。姬林接到報告,又氣又羞,但也奈何他不得。

姬林繼位後,鄭莊 公在朝廷繼續以卿士身份專權。姬林不甘心受他的控制,就攆走了鄭莊公。鄭莊公回國後,便製造事端,擾亂周境的安寧,雙方關係越來越緊張。不久,鄭莊公又假 借天子之命,出兵攻伐宋國。姬林大怒,乾脆免去了他卿士的頭銜。鄭莊公也不示弱,一連五年不去洛邑朝見,表示不把姬林放在眼裡。姬林實在忍耐不住,不顧臣 下勸阻,親自統領軍隊去討伐鄭莊公。鄭莊公也點起兵馬迎戰。

兩軍在長葛(今河南省長葛縣東北)相遇,姬林求勝 心切,派人叫罵挑戰。鄭莊公卻擺好陣勢,按兵不動。周軍叫罵到下午,還不見鄭軍出戰,都面露倦意,鬆懈起來。鄭莊公乘機揮動大旗,擂鼓衝鋒。周軍猝不及 防,被殺得大敗。姬林只好退兵,自己斷後。鄭國將軍祝聃遠遠望見,奮臂一箭,射中姬林左肩,虧得鎧甲堅厚,傷勢還不嚴重。鄭莊公見已經教訓了姬林,怕部下 殺得性起,要了姬林的性命,使自己在輿淪上吃虧,忙鳴金收兵,任姬林逃走。

事後,鄭莊公又假意派臣下去向姬林賠罪,說本來只准備自衛,沒想到部下違反紀律,冒犯了天子。姬林哭笑不得,只好藉此下臺階,垂頭喪氣地宣佈免鄭莊公之罪。長葛之戰使姬林威風掃地,打掉了周天子“受命於天、輔有四方”的牌子。從此,諸侯越來越不將周天子放在眼裡。

公元前697年3月,姬林病重,召周公黑肩入臥室託付說:“依照祖宗制度,我立了嫡長子姬佗為太子。 但是,我所鍾愛的卻是次子姬克。今天,我將姬克託付給你,日後如果姬佗壽終,就兄終弟及,讓姬克繼位。你要盡力辦好這件大事。”不久,姬林病死於洛邑。

姬林死後的廟號為桓王。

(東周)莊王(姬佗)

莊王,名姬佗(公元前?~前682年)。桓王長子。桓王病死後繼位。在位15年,葬處不明。

周莊王姬佗,是周桓王長子,桓王病死後繼位。姬佗繼位後的第三年(公元前694年),周公黑肩遵照桓王臨終時的囑咐,策劃要殺掉姬佗,改立姬克為國君。辛 伯勸阻他說:“嫡庶有別,廢嫡立庶,這是內亂的根源阿!” 周公黑肩不聽。於是,辛伯將這一陰謀報告了姬佗,姬佗就立即捕殺了周公黑肩。姬克見事情敗露,逃奔燕國。這件事史稱“子克之亂”。

公元前693年夏天,姬佗為了籠絡齊國,要將女兒嫁給齊國國君。他讓魯桓公做媒,並派卿單伯先將女兒送至魯國。冬天,姬佗又派臣榮叔赴魯,“賜命”(即冊封)殺兄自立的魯桓公,魯桓公就派人將王女嫁往齊國。

姬佗在位的公元前685年,齊國經歷了多年內亂後,公子小白被立為國君,即齊桓公。他不計私仇,將曾幾乎射死自己的名臣管仲設計從魯國接回,任命為相。在 管仲的輔佐下,齊國進行了改革,逐漸強盛了起來。第二年,因為魯國曾經阻撓過齊桓公即位,齊桓公發兵攻魯,魯軍迎戰於長勺(今地不詳)。魯莊公見敵強我 弱,急於想揮兵攻擊,被臣子曹劌勸阻。齊軍自恃強大,連續三次擊鼓衝鋒,都未能奏效,頓時氣竭力衰,軍心渙散。曹劌採取“敵疲我打”的戰術,發動反擊,一 鼓作氣地擊敗了齊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齊魯長勺之戰。

姬佗晚年很愛少子頹,想立頹為太子,但是沒有成功,導致了他死後的“子頹之亂”。

公元前682年10月,姬佗病死。死後的廟號為莊王。

(東周)釐王(姬胡齊)

釐王(公元前?~前677年)。莊王子。莊王死後繼位。在位5年,葬處不明。

周釐王姬胡齊,莊王在位時被立為太子。

姬胡齊即位的這一年(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將齊國治理得國富兵強。為了藉助周王的名義爭霸天下,齊桓公又接受了管仲的建議,提出了 “尊王攘夷” 的口號,表示要尊奉周天子,抵禦少數民族對中原地區的攻掠,並馬上派使臣向姬胡齊朝賀。姬胡齊見齊國如此恭敬,十分高興,立即將召集諸侯承認宋桓公為國君 一事委託給齊桓公去辦理。齊桓公在齊國的北杏(今山東省東阿縣北)大會諸侯,被推為盟主。

同年冬,齊桓公再次率領大軍伐魯,魯莊公驚恐,以割地為條件請求講和。齊、魯兩國國君在齊國境內的柯(今山東舊壽張縣東北阿城鎮)談和。兩人正要歃血立盟 約時,保護魯莊公赴會的將軍曹沫突然搶將上來,亮出匕首劫持了齊桓公,要他答應將奪去的魯國的土地歸還魯。齊桓公答應後才得脫身。事後,齊桓公憤怒難忍, 準備殺死曹沫,廢棄諾言。管仲勸說他:“答應的事背信,又要殺人家,這雖然能洩一時之憤,卻失去了天下諸侯的信任,不能做啊!” 齊桓公終於將土地還給了魯國。這使諸侯都佩服齊桓公的講守信用,紛紛依附於齊國。公元前679年,齊桓公邀集了魯、鄭、宋、衛、陳等國在鄄(今山東省鄄城 北,當時屬衛國)相會,齊桓公主盟為諸侯長,正式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公元前677年春,姬胡齊病死。 死後的廟號為釐王,歷史上又稱他為僖王。

(東周)惠王(姬閬)

周惠王,名姬閬(公元前?~前652年)。釐王子。釐王病死後繼位。在位25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惠王姬閬即位後的第二年(公元前675年)秋,為國,邊伯、 詹父,子禽,祝跪等五個大夫,由於莊王生前曾經囑咐要立庶子子頹為國君,對釐王病死後由姬閬即位十分不滿,就聯合貴族蘇氏,一起擁奉子頹,發動叛亂,攻打 姬閬,卻被擊敗後出逃。子頹逃到溫(今河南省溫縣西南),又在蘇氏陪同下逃奔到衛國。衛惠公由於怨恨周王收留了自己的政敵公子黔牟,就聯合南燕,支持子 頹。這一年冬,衛和南燕出兵攻入周朝都城,逐走姬閬,立子頹為天子。鄭厲公出面調解周王室之亂,沒有成功,於是就在第二年春俘住了南燕國君仲父,並且將流 亡在外的姬閬安置在鄭國的別都櫟(今河南禹縣),還將王室的器皿用具從成周搬到櫟,供姬閬享用。公元前673年春,鄭厲公和虢公在弭(今河南省密縣內)誓 師伐子頹,鄭、虢聯軍很快攻入都城。子頹和邊伯等5個大夫正在喝酒慶賀,措手不及,被聯軍殺死。鄭厲公和虢公迎姬閬回到都城,重新登上天子寶座。這場內亂 史稱“子頹之亂”。為了感激鄭、虢兩國的援助,姬閬將酒泉(今陝西省東部一帶)賜給虢,將虎牢 (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北)以東之地賜給鄭。這樣,內亂平息了,周王朝的疆土又一次縮小了。

姬閬在位期間,齊國繼 續東攻西伐,兼併小國,擴大力量。公元前670年,齊軍攻滅郭國(今山東省聊城縣東北)。齊桓公問當地父老:“郭為何滅亡?”父老回答說:“因為國君愛賢 人而恨壞人。”齊桓公不理解,問道:“照各位所言,你們的國君是位賢明的君主,那怎麼又會亡國的呢?”父老回答說:“國君愛賢人而不任用;恨壞人而不翦 除,所以導致了亡國。”

當時,魯國的慶父(魯桓公子)先後殺掉了國君子般、閔公,導致魯國大亂。時人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就成了著名的成語。魯僖公即位後,索要避居於莒國(今山東省莒縣)的慶父,慶父自知罪責難逃,自殺於莒,魯國內亂才暫告平息。

當時衛國的國君衛懿公酷愛養鶴,平時竟然讓他最喜愛的鶴乘座華麗的軒車,享受大夫的待遇,國人怨聲載道。公元前660年12月,戎兵攻衛,衛懿公率軍迎 戰,兩軍相遇於滎澤(今河南省滎陽縣東北)。臨戰前,衛國將士埋怨說:“大王平時如此厚待鶴,現在就讓鶴去抵敵吧!”一時軍無鬥志,被打得大敗,衛懿公也 被亂兵殺死,成為玩物喪志者的鑑戒。

姬閬晚年寵愛陳國的女子惠後,準備廢去太子鄭,改立惠後生的庶子子帶。公 元前655年夏,齊桓公邀集了宋桓公、魯僖公、陳宣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昭公,與太子鄭相會於衛國的首止(今河南省睢縣東南),宣佈支持太子鄭 為嗣君。姬閬十分生氣,就指使鄭文公背約去聯絡楚國,自己派人去聯絡晉國,試圖組成周、鄭、晉、楚聯盟,以對抗齊國。齊國先發制人,連續興兵攻鄭,迫使鄭 國叛周親齊,使姬閬的計劃破產。

公元前652年12月,姬閬病死。死後的廟號為惠王。

(東周)襄王(姬鄭)

周襄王,名姬鄭(公元前?~前619年)。周惠王子。惠王病死後繼位。在位33年,病死,葬處不明。

惠王病死後,姬鄭擔心子帶爭位而秘不發喪,並急忙派人向齊桓公求援。齊桓公馬上召集諸侯在洮(今山東省鄄城縣西)開會,宣佈擁護姬鄭為天子。姬鄭至即位後才放下心,宣佈了惠王的死訊。

子帶不甘心失敗,從公元前648年起,幾次引導西戎兵攻周,都先後被挫敗。公元前636年,姬鄭發覺王后隗氏與子帶秘密勾結,立即廢黜了隗後。子帶得到 消息,再次引導西戎兵攻周,攻佔了都城。姬鄭倉皇逃出,避居於鄭國的汜(今河南省襄城縣),向各國諸侯求救。即位不久的晉文公打著勤王的旗號,於公元前 635年出兵攻克子帶當時所在的溫,生擒子帶,然後迎姬鄭回都城,將子帶押到都城處死,平定了內亂。這次內亂,史稱“子帶之亂”。

鄭為晉文公舉行了慶功宴。晉文公更向姬鄭“請隧” (要求在死後也享受天子規格的葬禮),被姬鄭婉言拒絕,而將陽樊、溫、原和攢茅四個邑(在今河南省濟源縣、溫縣和修武縣內)賜給晉作為報答。三年前,秦、 晉兩國已經擅自將允姓的一支戎族遷居到周王朝境內的伊川(今洛陽市南伊河)一帶,佔據了這塊地方。這樣,周王朝的地盤僅剩下方圓100多里的彈丸之地。

姬鄭在位的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宋國的癸丘(今河南省蘭考縣東北)召集魯僖公、宋襄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共公等國會盟,而以齊桓公為主 盟。姬鄭為了感謝齊桓公對他的支持,特地派周公宰孔參加了大會,並將周天子祭祀祖先的祭肉分賜給齊桓公,還聲明齊桓公不用行謝恩的下拜禮,以示對齊桓公霸 主地位的承認。這次會盟史稱“癸丘之盟”,它使齊桓公的聲望達到最高峰。六年後齊國名相管仲病死,又兩年後齊桓公病死,齊桓公的5個兒子爭奪國君的權位, 內亂不已,國力削弱,從而使齊國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接著稱霸的是宋襄公,他是個空談仁義道德的諸侯。公元前 638年11月,楚國伐宋,宋襄公率領大軍迎戰於泓(河名,即今河南省柘城西北的漶河)。他認為君子不能乘敵軍正在渡河時發起攻擊,不能乘敵軍未列陣之前 衝鋒,不能俘虜頭上有些白髮的敵兵,因而不顧部下一再請戰,坐失戰機,最後被從容列陣後的楚軍打得大敗,他自己也受傷而身亡。歷史上將他稱為十分愚蠢的人 物的代表。

公元前632年4月,晉文公率領大軍在城濮(今河南省濮縣內)之戰中大敗楚軍,聲威大振。晉文公將 1000名楚軍俘虜和100輛俘獲的戰車獻給姬鄭,姬鄭回贈了100張紅色的弓和1000張黑色的弓,並答應晉文公可以征伐其他諸侯。同年冬,晉文公在鄭 國的踐土(今河南省原陽縣西南)大會諸侯;為了增加他的威望,更派人暗示姬鄭應該前去赴會。姬鄭感到堂堂周天子竟然落到了唯諸侯之命是從的地步,十分難 堪,又懾於晉國的威力,不得不前往。後來,孔子寫《春秋》時,將此事寫成“天子狩獵於河陽”,以維護周天子的顏面。晉文公這時成為威震中原的霸主。

繼晉文公後稱霸的是秦穆公。他任用賢才百里奚等人,增強了國力,於公元前624年伐晉,取得大勝,威望大振,連西戎20多個小國和部落都聞風歸附,秦穆 公被尊奉為西戎的霸主。秦又大力向東發展,擴地1000多里。姬鄭派使者送去銅鼓12面,表示祝賀,也就是正式承認了秦穆公的霸主地位。

公元前619年8月,姬鄭病死。 姬鄭死後的廟號為襄王。

(東周)頃王(姬壬臣)

周頃王,名姬壬臣(公元前?~前613年)。周襄王子。襄王死後繼位。在位6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頃王姬壬臣繼位時,王室財政拮据,竟致於無法辦理襄王的喪事,他只得派卿士毛伯去向魯國討錢。魯國國君派使者送錢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這時已經是襄王死後第二年的2月了。

姬壬臣在位時,邾國(今山東省鄒縣東南)的諸侯為邾文公。公元前614年,邾文公準備遷都到繹山(也稱嶧山,在今山東省鄒縣南)。佔辭上說:“遷都有利 於民,但是有害於君,會使君短命。”當時的人是很相信占卜的,紛紛勸阻遷都,邾文公卻說:“上天讓民樹立了君,就是為了替民謀利.如果遷都有利於民,就遷 吧。”他還是把都城遷到了繹山。不久,邾文公果然病死了,這雖是巧合,時人卻紛紛讚譽邾文公的賢良。

公元前613年春,姬壬臣病死。姬壬臣死後的廟號為頃王。

(東周)匡王(姬班)

周匡王,名姬班(公元前?~前607年)。周頃王子。頃王死後繼位。在位6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匡王姬班在位時,他本人無重要的事可述。

這時晉國的國君是晉靈公,在他宮內,卻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趙盾事件。原來,晉靈公是一個只顧享樂,不理政事的國君。他又喜歡惡作劇,經常從宮臺上用彈弓 把別人彈得頭破血流,人們東躲西閃,他看著高興。有一次,廚師沒有將熊掌煮熟,晉靈公竟把他殺了,用草蓆裹著,叫宮女在朝廷上拖過。執政大臣趙盾多次勸 諫,晉靈公竟派武士徂魔(名除尼)去謀刺趙盾。徂魔一早去趙盾家,見趙盾大開著臥室門,穿著朝服,正襟危坐地在等待天明上朝。徂魔深受感動地說:“對國君 不忘恭敬,是替民眾辦事的好人。殺了他,對不起百姓;不殺他,國君不會放過我,如此進退兩難,不如一死了之。”就一頭撞向庭院中的槐樹而倒地身亡。晉靈公 此 計不成,又假裝著請趙盾赴宴,埋伏好了武士,準備殺死趙盾,不料趙盾遇救逃了出來。後來,趙盾的族弟趙穿將晉靈公殺了,趙盾才返回都城。

公元前607年10月,姬班病死。姬班死後的廟號為匡王。

(東周)定王(姬瑜)

周定王,名姬瑜(公元前?~前586年)。周匡王子。匡王死後繼位。在位21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定王姬瑜在位時,他本人也無要事可述。這時,楚國在楚莊王的治理下強大了起來。楚莊王在繼位之初的三年內,不理政事,沉湎在腐朽的生活之中。後經大臣 們的勸說,他才逐漸振作,表示“三年不蜚(飛),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並開始整頓朝政,實行改革,擴充軍隊,從而增強了國力,攻滅了一些小 國。

姬瑜繼位的這一年春,楚莊王又帶兵攻伐陸渾(今河南省嵩縣北部)的戎族,事後,並在周王朝的邊境上閱兵示 威,嚇得姬瑜趕忙派大臣王孫滿去慰勞楚軍。楚莊王劈頭就問周朝都城宗廟內九鼎的“小大輕重”。九鼎是天子權力的象徵,問九鼎的重量,也就意味著有覬覦天子 權位的野心。經過王孫滿的駁斥,楚莊王才引兵退去。這件事,史稱“問鼎中原”。接著,楚莊王在平定內亂後,頻繁出擊,先後攻滅了舒、蓼等小國,降服了陳 國、 宋國。公元前597年在必(今河南省鄭州市東)之戰中,楚莊王又一舉殲滅了擁有600輛戰車的晉國大軍,並繼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後當上了霸 主,歷史上將他們稱為“春秋五霸”(另一說是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當時,晉國趙 盾已經病死,子趙朔襲職,輔佐著晉景公。晉靈公的寵臣司寇屠岸賈要為晉靈公報仇,就鼓動武將們說:“趙盾犯有弒君大罪,如今他的兒子還是朝中重臣,這怎能 允許!”並帶著軍隊圍攻趙朔居住的下宮,殺死了趙朔和他的一族。趙朔的夫人因為是晉成公的姐姐莊姬,得以倖免。莊姬正懷著孕,避居於晉景公宮中。不久,她 生下了一個男嬰,屠岸賈便守住宮門索要男嬰。莊姬將男嬰藏在胯下,禱告說:“如果天要滅趙氏,你就哭吧;如果天不想滅趙氏,你就別哭。”男嬰竟然不哭,得 以脫身。趙朔有個門客叫公孫杵臼,他對趙朔的朋友程嬰說:“撫育這孤兒成人與死,兩者哪件難?”程嬰回答說:“死容易,撫育孤 兒成人難。”公孫杵臼就說:“那請君承擔難的那件事,我去承擔容易的,讓我先死去吧。”他就帶著自己的嬰兒躲進山裡,然後讓程嬰假裝去向屠岸賈告密,謊稱 趙氏孤兒躲在山中。屠岸賈大喜,立即派兵隨程嬰進山,殺死了公孫杵臼和他的兒子。這樣,趙氏孤兒就被保全了下來。程嬰抱著孤兒躲進山中,給他取名為趙武, 這就是著名的“託孤搜孤”的故事。

公元前586年11月,姬瑜病死。姬瑜死後的廟號為定王。

(東周)簡王(姬夷)

周簡王,名姬夷(公元前?~前572年)。周定王子。定王死後繼位。在位14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簡王姬夷在位時,他本人也無要事可述。這時,在晉國,晉景公為趙朔平了反,派人請來程嬰和尚未成年的趙武,並允許程嬰帶兵攻殺了屠岸賈,滅了屠家一 族,為趙氏一門復了仇。趙武成年後,襲父職,又為晉國重臣。這時,程嬰卻拜別大家,對趙武說:“當年下宮之難,我所以沒有盡忠死節,是為了撫育你,為趙家 保住後代。如今你趙氏一門大仇已報,冤屈已伸,你也襲職立業,我應該報答令尊大人的知遇之恩和老友公孫杵臼的一片赤誠之心了。”說完就自殺了。趙武十分哀 痛,為他服喪3年,每年春、秋兩季都去祭祀他的墳墓。

當時,除了晉、楚、秦,宋、鄭等國相互攻伐不止以外,位於東南地區,原為楚國屬國的吳國興起,屢次攻入楚國,捲入了春秋混戰的行列。

公元前572年9月,姬夷病死。死後的廟號為簡王。

(東周)靈王(姬洩心)

周靈王,名姬洩心(公元前?~前545年)。周簡王子。簡王死後繼位。因愛子夭折,哀傷而死,葬於周山(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柏亭山),一說葬於靈山(今河南省宜陽縣)。

周靈王姬洩心在位時的公元前546年7月,宋國大夫向戍約晉、楚兩國在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開會,調停兩國間的戰爭,晉、楚、宋、魯、衛、 陳、鄭、曹、許、蔡等十國的有勢力的大夫參加了會議。會議約定各國間停止戰爭,奉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平分霸權,誰破壞協議,各國共討之。這次大會史稱 “弭兵會盟”。

“弭兵會盟”後的10多年間,因為楚國專注於對付吳國,晉國則忙於應付內事,無力開戰,所以會 盟的10個國家沒有發生過戰爭。然而,各國內部的爭權鬥爭卻異常尖銳。“弭兵會盟”也就成為春秋時期兩個階段的分水嶺。會盟以前以諸侯國之間的兼併為主, 會盟以後卻以各國內部大夫間的兼併為主,各國社會正醞釀著巨大的變化,階級矛盾趨於尖銳。如公元前555年,鄭國執政大臣子孔專制,國人不滿,在子展,子 西率領下攻殺了子孔。同年,莒國國君比公暴虐百姓,國人憤而殺死了他。公元前550年,陳國貴族慶氏強徵庶民築城。築城時,夾板脫落了,監督築城的慶氏以 殘殺庶民來懲罰,“役人”怒而舉行暴動,分別殺死了以慶虎,慶寅為首的大小監工。這次起義嚇得陳國的貴族膽戰心驚,驚呼難以再統治下去了。

姬洩心的長子姬晉天性聰明,喜歡吹笙,能吹奏出如同鳳凰歡鳴一般的樂曲,令人陶醉。姬洩心對他十分鐘愛,立他為太子。不料,太子於17歲時突然得病身 亡,姬洩心哀痛欲絕。傳說當時有人見靈王如此悲傷,擔心這有損他的健康,就利用迷信編造了一段情節勸慰他說:太子現在溝嶺上,騎著白鶴,吹著笙。他要農夫 轉告靈王,暫不必掛念,他現隨仙人浮丘公居住在嵩山,十分快樂。姬洩心聽了卻反而更加懷念太子,日夜不寧,神情恍惚。公元前545年11月的一天深夜,姬 洩心迷迷糊糊入睡,夢見太子騎著白鶴來迎接他。他驚醒後說:“我兒來迎我,我應當走了。”於是命令傳位於次子姬貴。癸巳日,姬洩心病死。

姬洩心死後的廟號為靈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