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雲納君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正在寧靜因國籍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不久之後,郎朗也因國籍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

郎朗不得不發出律師函證明是中國國籍。

因國籍問題被造謠的還有:吳京,郭德綱,郭曉松,倪萍...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在今日頭條的媒體實驗室中,你只需要搜素【國籍】這兩個關鍵詞便能夠得出“關鍵詞”的搜索熱度。

從數據統計所得出的趨勢圖狀來看,大眾對於“國籍意識”的關心程度始終處於上升的趨勢。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2020年的這場“疫情席捲”全球之後,大眾對於“國籍問題”的關心程度更是有著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長。

即便是在受眾以主流青年為主的今日頭條上,大眾對於“國籍意識”的性別滲透率上,男女差距並不大,而在年齡滲透率上18-23歲的青年達到了0.21%,24歲-30歲的佔比達到了0.24%。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雖然頭條的媒體實驗室數據僅供參考,但我們依舊能從中得出結論:

隨著中國夢的復興與中國綜合國力的崛起,

大眾對於國籍問題的態度,也從原來的崇洋媚愛到堅定的愛國主義者。

而互聯網資訊爆發時代與娛樂至死媒介生活的到來,

公眾人物的國籍問題被提上大眾輿論的議程只是時間問題。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淘金與下南洋

我相信許多人都會被把“明星移民的原因”指向:稅務,留學,教育,法律義務...

甚至還有些可笑的原因是:空氣質量和食品安全也是許多公眾人物考慮移民的主要原因。

但無論他們選擇移民的出發點是什麼,最終都是“利益”二字在作祟。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這包括早在清政府時期的,一大批的國民下南洋做生意便是這樣。

他們認為南洋有著龐大的市場與資源等待著他們去開發。

當等到清政府末期的時候,美國又掀起了一陣所謂的“淘金熱”,

無數的人忍受著好幾個月的飢餓與骯髒,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直到他們下船的那一刻,他們才意識到:

自己被騙了,這哪裡有什麼所謂的“淘金熱”,不過是一場殖民主義的剝削騙局罷了。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若不是生活的窘迫與現實的無奈,

誰又願意離開這塊養育了華夏民族上千年的神舟大陸,

冒著巨大的風險來到這片陌生的國土開始新的生活。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當他們去到海外的時候,是帶著中國文化去的。

即便到現在我們依舊能夠看到,中國文化的宗族,家族,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組成的華商會與互助會。

“九一八”事變之後,廣大的海外華人拋棄了派系鬥爭,萬眾一心的投入到了抗日救國的鬥爭來。

他們成立“南僑總會”號召1000萬東南亞華僑同胞,竭盡所能,自編自測,踴躍慷慨,貢獻於祖國。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在“抗戰”最艱難的歲月之中,

他們捐棄前嫌,精誠團結,從物質上到精神上給予了祖國同胞們巨大的關注。

他們也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兒女的身份與對祖國與國家的認同。

即便到了2020年,我們的海外移民依舊對祖國家鄉有著深刻的記憶與思念,

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我們依舊能夠看到不少的中華民族痕跡的存在,尤其在新加坡,他們甚至把過去的這些歷史痕跡列入了文化保護遺產之中。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80年的赴美移民

這一切的美好,卻在那天被打破了。

那是眾多人第一次見到了“西方的月亮”,看到了“自家的貧苦與落後”,我們的許多知識分子也因此陷入了焦慮與民族身份的不自信的怪圈中。

陳凱歌的《黃土地》與張藝謀的《紅高粱》也正是受到過此類“西方主流思想意識”的衝擊與影響,這才使得他們電影之中始終有著“尋根文化”的痕跡,他們尋找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

於是在一片喧囂聲之中,中國大陸出現了赴美移民的熱潮。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我們在城市裡邊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懷揣著夢想赴美移民。

同時還有著不少的青年偷渡客,走向未知,重新開始生活。

在那個年代,移民美國,留學美國是件光榮的事情,即便在過去的十年裡面,大眾依舊對於所謂的“海歸”抱有傾慕與羨慕的情懷在裡面。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2013年陳可辛導演執導的《中國合夥人》上映。

鄧超所飾演的孟曉駿,展現了在那個年代真實的留學生生活。

名校畢業後,在實驗室喂老鼠的工作都有人搶;去餐廳工作連拿小費的資格都沒有;種族歧視膚色區別對待;社會中的二等公民...

那個時候我們落後,沒有話語權,所以的不公都只能夠壓抑在心底。

最後孟曉駿回來了...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中國的崛起

孟曉駿回來的時候,趕上了好時候。

中國崛起了。

我們在短短的一個世紀之內,完成了極度落後的半封建半殖民的皇權社會,轉變成了世界大國。

這其中雖然我們也曾走了不少的彎路,歧路,甚至是面臨失敗,但是在那段血雨腥風的歲月中,強求富也成為了一個落後民族的最強音,並最終帶領我們共同邁向新時期。

我們在基礎設施建設,社會變革,經濟發展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令世界所震驚的。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2000年,我們任職於大型私人企業中高層幹部的時候,大概還只有5000塊錢左右的月薪,

2011年,同等職位的年薪早已經破了50萬以上,2020年,更有些同等職位年薪破了百萬。

短短的20年的時間,我們所取代的經濟效益早已經翻了好幾倍。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可是在那段“紅利期”所富起來的人們卻不這樣想,

在那個互聯網資訊還不發達,那個時候流行的是所謂“公知話語權”,是“成功學”與“雞湯”盛行的年代。

他們誤以為自己就是靠“個人打拼”出來的成功人士,於是他們紛紛選擇移民,要在西方也做成功人士。這批人中只有少數人成功了,而大多數人卻失敗了。

這些失敗的人忽視了歷史與社會帶來的機遇等因素。

他們移民變成之後逐漸成為“廢人”,再加上文明與文化之間的差異所造成的區別對待,社會地位遭受“滑鐵盧式的下滑”的結果,在現在看來並不奇怪。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當然當時的人們可不這樣想。

如果非要找個人背鍋,那就只有打趣的說,怪互聯網資訊的時代來晚了。

互聯網信息時代帶來的資訊爆照,由老百姓們所帶來的市民階級,正在逐漸取代所謂“公知與知識分子”的話語權,並且不斷消解信息差。

今天的中國大眾在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之後,成為了理智的愛國主義者,並通過不斷的學習下成為了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曾經一句“移民會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口號就能騙幾十萬人的時代,早就已經一去不返復了。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選擇的權力

在瞭解中國移民歷史上的這三類人群,我們便能夠明白:

我們對待移民的態度始終是與我們的歷史進程與物質精神文明等發展是息息相關的。

在70-80年代,我們落後的時候,我們對待那代老移民的人是持有敬佩之心的,他們在見證了中國的發展之後,有些人回來了,但回來的那批人是帶著金錢回來建設祖國來了。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再往後,互聯網資訊時代的降臨,信息的大爆炸時代。

移民的那些事情,大眾也都開始逐漸明白了真相,說再多無非就是考慮自身“利益”兩字。

當然移民還是不移民,這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這種選擇都值得被尊重。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都是地球公民。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愛國主義的捆綁

但作為中國一代傳奇功夫巨星的李連杰,就曾備因先後加入美國國籍和新加坡國籍而備受網友謾罵。

新加坡國籍的:鞏俐,王力宏,林俊龍,孫燕姿...

美國國籍的:陳凱歌,劉亦菲,王力宏..

馬來西亞國籍的:梁靜茹,光良...

甚至還有被造謠更改國籍的寧靜,倪萍等等,都曾因為國籍問題而遭受到網友們謾罵與網絡暴力攻擊。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雖然我們不提倡此類極端情緒,但是我們卻是可以能夠理解這極端情緒的誕生,

我們所被壓抑的時間太久了。

當情緒過後,我們也逐漸的知道了“國籍問題”的真相:

子女教育,異國婚姻,事業發展,福利待遇,父母因素,利益糾葛...

我們對自己的不理智的行為感到抱歉與道歉,卻也因此而變得更加寬容與理解。

在坊間流傳,李連杰病重的時候,人們並不在乎事件的真假,紛紛祝福這位中國傳奇功夫巨星能夠早日康復,即便離開江湖,江湖裡邊也一直有著李連杰的傳說。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在這個資訊與物質橫流的爆發的時代,

雖然我們的思想與意識也極容易被誤導,總是拿“愛國主義”去捆綁著明星國籍的問題。

我們的大眾也曾經無數談論過:中國國籍=愛國,非中國國籍≠愛國等此類的爭論。

但是我相信大眾的出發點總是好的,他們是可愛的,是善良的,是明辨是非,分辨善與惡的。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大眾之所以陷入對“國籍問題”極端的情緒化,並非生氣點就在於“非中國國籍”上。

而是那些,一邊賺著中國老百姓的錢,卻從來不為給中國做點什麼,撈完錢走的人。

比如那些曾經來過韓流的各類偶像團隊...以及各類打著華裔的旗號卻做著撈金不問個祖國民生的藝人。

這些人才是被大眾所討厭的。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相信未來

我們需要對我們的普羅大眾有所耐心,

而不是一棒子用“愛國主義捆綁”就一棒子把這些人給打死,

我相信隨著我們的社會進步與文明的發展,

我們普羅大眾也會跟隨者發展的腳步,逐漸學會傾聽,理解,包容。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我們這代年輕人,長於自信與理智的時代。

我們出生的時候便是帶著家族希望誕生的,可是當我們邁入青年的時候,我們也一度追求過個性與叛逆的青春,但是當我們接觸到了更大更廣的世界之後,我們也都成為了理智的愛國主義者。

在通過不斷地努力與學習之下,我們也變成了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擁護者。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我們走在了這個時代與父輩的前列,

所以我們更應該要懂得長輩們所謂“愛國主義”的情懷,

他們是見證了社會從落後到倔強的幾代人,他們始終對我們身處的這個社會與祖國抱有熱愛的情緒。

他們或是有著不理智與極端的情緒,但也正是如此,我們這代年輕人才更要承擔起“前人”的責任。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有些“愚昧與無知”,有些“極端與不理智”,有些“上綱上線”,

並非是他們天性便是這樣樣的,而是他們從未有過接受過我們曾接受過的思想與教育,他們把所以的一切與希望都交給了我們。

我們這群走在“前列”的年輕人,是應該拉著我們的“父輩與祖輩”們一起成長才是,

而不是一昧的嘲諷他們的不理智與極端的情緒。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你要知道,2020年了,我們的5G時代都來臨了;

不少的父輩與祖輩卻永遠停留在了2G時代。

三次移民浪潮後,為何中國人都愛國了?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而寫,來今日頭條,看更多娛樂深度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