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牛!邯鄲這四個“神技”入選國家級榜單!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佈了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全國共計383個傳統工藝項目入選,涉及紡染織繡、服飾製作、編織扎制、雕刻塑造、傢俱建築、金屬加工、剪紙刻繪、陶瓷燒造、文房製作、漆器髹飾、印刷裝裱、食品製作、中藥炮製、器具製作等14個門類。其中,河北17項傳統工藝入選,邯鄲入選的魏縣傳統棉紡織技藝、肥鄉縣傳統棉紡織技藝、大名縣大名草編、峰峰礦區磁州窯燒製技藝四個項目。

下面我們來了解這四個“神技”!

魏縣(肥鄉)傳統棉紡織技藝

真牛!邯鄲這四個“神技”入選國家級榜單!

真牛!邯鄲這四個“神技”入選國家級榜單!

我國傳統紡織技藝歷史悠久,自7世紀棉花從印度傳入後,中國紡織業即由麻紡轉為棉紡。到元代,在黃道婆紡織技術改革的影響下,河北魏縣、肥鄉縣等地的紡織業逐步發展興盛起來,用土布裁製的衣被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魏縣傳統紡織技藝有搓花結、紡線、打線、染線、漿線、絡線、經線、印布、掏繒、闖杼、綁機、織布等12道工序。決定紡織布條格、花紋的關鍵工序是經、緯色線的設計排列和繒的多少。繒有二頁繒、三頁繒、四頁繒三種。二頁繒用單梭能織白布、條紋布,而經、緯色線的有序排列則能織出多樣的方格布。魏縣紡織技藝經過廣大婦女長時間的生產實踐,創造出的條格、花紋布多達二百餘種。

大名縣大名草編

真牛!邯鄲這四個“神技”入選國家級榜單!

真牛!邯鄲這四個“神技”入選國家級榜單!

大名草編是河北邯鄲市大名縣的傳統草編工藝品。大名草編有服飾、提袋、茶墊、坐墊、地席、門簾、果盒、紙簍、拖鞋以及用麥草和草辮製作的裝飾畫、裝飾盒等。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的大名,是民間草編工藝之鄉,已經將產品出口多國。現已開發產品千餘種,特別是草編服飾系列產品為各界人士所珍藏,深受時裝模特和專家青睞。大名草編工藝品遠銷歐、亞、美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2006年,大名草編手工技藝被列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峰峰礦區磁州窯燒製技藝

真牛!邯鄲這四個“神技”入選國家級榜單!

真牛!邯鄲這四個“神技”入選國家級榜單!

磁州窯燒製技藝於2006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磁州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一個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臺鎮與峰峰礦區的彭城鎮一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開創了中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2006年,磁州窯燒製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峰峰早在7500年前便開始了燒製陶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時期的遺址,曾出土過大量的夾砂褐陶和紅陶器,中國社會科學院將其命名為“磁山文化”。從而確定了這個地區作為古老陶器發祥地的歷史地位。

鏈接:建立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是《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提出的主要任務之一,旨在選取並重點支持一批具備傳承基礎和生產規模、有發展前景、有助於帶動就業的傳統工藝項目,推動形成可推廣的經驗案例,帶動全國範圍內傳統工藝的發展和振興。第一批傳統工藝振興目錄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基礎,重點考慮了面廣量大,傳承人群較多,有助於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形成國家或地方品牌的傳統工藝項目,同時適當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擴大就業的項目傾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