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蔥高產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助農增產、增量!

元蔥高產栽培技術

摘 要:元蔥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且能抗寒抵禦流感病毒,有較強的殺菌、抗氧化、增強細胞活力,有抗癌抗衰老的作用,深受消費者青睞,河南省臺前縣幾個鄉鎮的種植面積正逐步擴大,現對元蔥的特性及主要栽培技術進行詳細介紹。

元蔥高產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助農增產、增量!

一、品種選擇

適宜臺前縣種植的品種主要有黃金玉(88-8),玉蔥、日本大寶等黃皮元蔥,均為一代雜交種,優質、高產、商品率高,抽薹率低。

元蔥高產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助農增產、增量!

二、精細整地,施足底肥,培育壯苗

元蔥幼苗生長緩慢,佔地時間較長,因此,宜育苗移栽,這樣不但可以節約用種,而且苗期佔地面積少,便於管理和培育壯苗。由於元蔥種子較小,種皮堅硬,吸水力弱,出苗緩慢,從播種到出苗需要7~8天時間。元蔥又是一種喜肥作物,育苗田應選擇土質肥沃、疏鬆度適中、保水性強、排灌方便的地塊播種,最好是2~3年未種過蔥蒜的地塊。要對育苗田淺耕、細耙,做到土碎地平,然後做畦,根據每戶種植的畝數,確定苗畦面積,一般定植一畝元蔥需要苗畦55平方米至60平方米,用種100克,苗床寬1米至2米,壟高10釐米至15釐米,育苗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6000千克,二銨50千克,草木灰50千克,混拌均勻。為防治地下害蟲,每畝加入米樂爾1.5千克。

元蔥高產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助農增產、增量!

三、適時播種

元蔥屬於綠體春化型作物,對播種期要求比較嚴格,適期播種是高產的關鍵。播期過早,越冬前蔥苗粗大,容易春化抽薹;播期過晚,幼苗弱小,越冬抗寒能力差,死亡率高,且因苗小不能按時移栽,影響根系發育,產量不高。適期播種使抽薹率控制在8%左右,臺前縣播種適時期在9月上旬。

元蔥高產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助農增產、增量!

四、育苗期管理

1.種子處理

選好優質種後,可以直接播種,也可先用15℃的涼水浸溼種子,然後用25℃~30℃的溫水浸種,浸25~30分鐘撈出種子,攤開陰乾不粘時播種,以提高出苗率。也可用溼布包好種子置於25℃~28℃的恆溫箱內催芽2~3天,催芽過程中翻動幾次,並用清水淘洗2~3次。

元蔥高產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助農增產、增量!

2.育苗田管理

育苗田施肥後,要先澆透水,待水滲下,撒播種子,播後覆蓋1釐米厚的細土,幼苗出苗前保持苗床土溼潤,當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如果瘦弱,應結合澆水每畝施尿素5千克至7千克,如果過旺,則應適當控制肥水避免徒長。壯苗標準,具有3~5片葉子,株高12釐米至15釐米,莖苗粗0.5釐米至0.8釐米,單株重15克左右。育苗田發生害蟲時,可用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防治,如有薊馬、潛葉蠅等為害時,用10%吡蟲啉3000倍液噴霧防治。播種後出苗前,畝用33%除草通乳100毫升至150毫升兌水噴霧,可防除雜草,也可出苗後人工拔除雜草。

元蔥高產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助農增產、增量!

五、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大田每畝施優質農家肥8000千克,磷酸鈣50千克,磷酸二銨30千克,鉀肥25千克,土肥混合均勻,耕作層深25釐米,做1.5米至2米寬畦,臺前縣一般採用2米寬畦,做畦後隨即覆蓋地膜,覆蓋前可噴施除草劑,每畝用50%乙草胺乳油100克兌水噴霧。元蔥幼苗在溫度低時根部比葉部生長快,當溫度在10℃以上時,葉部生長快於根部。

定植時間,臺前縣一般在11月上旬,苗齡在55~60天,用直徑1釐米至2釐米短木條(一頭削成圓錐形)在定植畦上打孔定植,然後用溼土填實,定植行距一般採用20釐米至25釐米,株距15釐米至20釐米,每畝移栽15000~20000株,定植深度2~3釐米,臺前縣多采用15釐米×16釐米,每畝種植2萬株,以覆土後埋住小鱗莖、澆水後不倒秧、不漂移為宜。

元蔥高產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助農增產、增量!

六、田間管理

定植後至越冬期,定植後要澆一次緩苗水,以後隨氣溫降低適當控制澆水,土壤封凍前,視墒情可澆一次保苗水,水量充足,全部滲入土中,地表無積水,可防止凍害,保護植株安全越冬。返青期在翌年3月上旬,及時澆返青水,每畝配合施入尿素10千克至15千克,以促進返青發根和中片生長。鱗莖膨大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鱗莖膨大期後,一般鮮莖長到3釐米大小,植株生長旺盛,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增多,澆水的次數也相應增加,此期應分兩次追肥,每次每畝用磷酸二銨10千克至15千克,硫酸鉀10千克,兩次追肥間隔12~15天,視苗情澆水追肥,使土壤保持溼潤。早期抽薹植株,應及時將花苔摘除,促使側芽萌動,長成新株,形成鱗莖。當氣溫升至26℃時,蔥葉變黃,假莖變軟開始倒伏,鱗莖停止膨大時收穫,收穫前10天停止澆水,以防裂莖,便於貯藏,收穫前20天停止追肥。

元蔥高產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助農增產、增量!

七、病蟲害防治

元蔥的主要病害是霜黴病,霜黴病一般在陽曆4月上旬至5月上旬發生,發病初期可用50%的代森錳鋅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倍或25%的瑞毒黴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6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病毒病可用20%的病毒A600~800倍液噴施。

元蔥的主要蟲害有地蛆、蠐螬、螻蛄、蔥蠅、薊馬等。為了防止地蛆、蠐螬、螻蛄等地下害蟲的危害,可在定植前每畝放入米樂爾1.5千克(大田),苗期可用50%辛硫磷1500倍液灌根;薊馬、蔥蠅可用10%的吡蟲啉3000倍液或80%的DDV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禁止使用高毒農藥。

元蔥高產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助農增產、增量!

八、貯藏

1.在採收前、葉片尚未枯黃時,用青鮮素(MH)500毫克/千克噴灑葉面,可防止貯藏期間發芽,採收前7~10天不再澆水,防止蔥頭因在田間吸足水而不耐貯藏。

2.懸掛法:將晾曬後的蔥葉編成辮子,將辮子結合成束,每束約50個蔥頭,再晾曬5~6天(防止雨淋),曬至蔥頭充分乾燥,頸部完全變成皮質後,懸掛在屋簷下或通風良好的室內,並保持乾燥。

3.堆藏法:選擇地勢高、排水好、通風良好的地方,先用稻草或麥秸墊底,然後將曬乾去葉的元蔥頭用塑料網線袋裝好堆放在秸草上,堆放不超過0.5米,保持良好的通風。

元蔥高產栽培技術,掌握以下要點,助農增產、增量!

小結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