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女孩公交車上玩弄倉鼠,亂扔嚇哭其他孩子,媽媽做法太氣人

五歲女孩公交車上玩弄倉鼠,亂扔嚇哭其他孩子,媽媽做法太氣人

很小的時候我們都學過人之初性本善,其實這句話很對,孩子大多數都是善良的,然而後來之所以會有壞孩子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和父母的教育有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會是什麼樣。

五歲女孩公交車上玩弄倉鼠,亂扔嚇哭其他孩子,媽媽做法太氣人

這不前幾天看新聞的時候,就看到一個讓人相當無語的新聞。說是在公交車上,有一位媽媽帶著一個五歲左右的女孩。女孩很是可愛,像是一個小天使。坐上公交之後,小女孩從書包裡邊拿出一個小籠子,籠子裡邊有一個可愛的小倉鼠。

看到這一幕感覺很是有愛,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孩子接下來的舉動讓人無語。女孩把小倉鼠從籠子裡拽出來,然後任意擺弄。不光如此,她越玩越是過分,直接拎著倉鼠的一條腿亂甩,甚至是往前邊的椅子上甩。

原本小倉鼠還很是精神,經過她的一番折磨之後,小倉鼠奄奄一息,動也不動。可能玩夠了,感覺到了無趣,她直接把倉鼠給扔了。結果就扔到了後邊的孩子身上,孩子應該是膽小,直接就被嚇哭了。

被嚇哭的孩子的家長很是氣憤,直接說了這個小女孩幾句。結果這個小女孩就開始哭鬧起來,孩子的媽媽不但不承認錯誤,還把人家家長給數落一遍。為了安慰自己的孩子,不讓孩子哭,她甚至是答應孩子再給她買一隻。

孩子的舉動讓人無語,孩子媽媽的舉動更是讓人氣憤。真的很難想象這一切都是一個五歲的女孩做出來的,這樣的孩子本該是最純真的年級,然而從她的身上只看到了惡,看不到一點善。而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完全就和父母有關。

五歲女孩公交車上玩弄倉鼠,亂扔嚇哭其他孩子,媽媽做法太氣人

有這樣的父母,能夠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才怪。而這件事也給家長一點提醒,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更應該教會孩子善良,那麼具體怎麼做呢?

1.營造一種氛圍

縱觀那些看似很是惡的孩子,其實大多數都是不幸的,他們之所以會成為別人眼中的惡魔,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感受不到溫暖。而這些溫暖,大多數都來自家庭。家是最溫暖的港灣,爸媽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大來源。

因此,爸媽必須要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如何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家長之間應該恩愛,夫妻關係良好。其次則是給孩子愛,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關心。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才能成為一個暖心善良的人。

五歲女孩公交車上玩弄倉鼠,亂扔嚇哭其他孩子,媽媽做法太氣人

2.給孩子做好示範

營造一種氛圍只是第一步,其次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做好示範。都說爸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善良的人,那麼家長必須是一個善良溫暖的家長。

家長可以從一點一滴做起,比如幫助別人,熱心助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只要家長做好示範,你不需要太多的說教,孩子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模仿你的行為,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成為一個善良溫暖的人。

3.讓她去照顧小動物

爸媽示範只是第二步,最為重要的還是讓孩子有參與感,讓她真切地感受到善良。最為簡單的就是去照顧小動物,家長可以給孩子買回來一個小兔子,或者小狗之類的,讓孩子嘗試和小動物接觸,同時讓她去照顧小動物。

五歲女孩公交車上玩弄倉鼠,亂扔嚇哭其他孩子,媽媽做法太氣人

當然,這個過程需要家長在旁邊監督,還要預防各種疾病,這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只有讓孩子參與照顧小動物,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刻柔軟善良的心,孩子才能成為一個善良的孩子。當然教會孩子的善良同時,更應該學會保護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都只是父母的一個縮影。孩子本身就是一張白紙,你想要讓她成為什麼樣,你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