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愛情?七旬老人照顧癱瘓臥床老伴兒,十八年,不離不棄!


範如東是依安縣先鋒鄉長山村六屯村民, 十八年前,老伴孫淑雲得了骨髓炎,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生活重擔落在範如東一個人的肩膀上,範如東用自己的執著和堅守,精心照顧老伴,不離不棄、相扶相守,為我們演繹了患難見真情的感人故事。


什麼是愛情?七旬老人照顧癱瘓臥床老伴兒,十八年,不離不棄!

我是你的腿,你是我的天,生活不能沒有你

2001年,老伴孫淑雲被確診得了骨髓炎,不能行走,生活也不能自理,全靠老範照顧。剛得病時,老伴看自己一下成了個“廢人”整天哭,也不怎麼吃飯。老範就對老伴說“你不要想太多,這個家還有我,家的擔子我會挑起,從今往後我就是你的腿,你的手,我就是你的天,我會對你不離不棄的。”老範說了,也做到了。從那天起,老範開始照顧家,照顧老伴,把整個家的擔子都放到了自己的身上。老伴剛患病的幾年,到了夏天農忙時節,老範既要經種自家的30畝農田,又要負責老伴的生活起居。每天,老範早晨4點就得起床,給老伴端上洗臉水,幫助她洗漱完畢,抓緊做飯,熬粥,喂完粥再喂藥,然後擦身洗衣服,幫老伴按摩……17年來,這套“標準動作”都沒變過,每天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妻子。上地幹活之前,把衛生紙、痰盂放在老伴身邊,叮囑老伴在他上地幹活期間儘量照顧好自己。老範老伴心疼地說:“老範呀,咱這家裡裡外外都你一個人,不如我沒了,省得拖累你。”老範微笑說:“沒事,你的病會好的,等你好了病,你幹家裡活,我幹外邊活。”老範,一個樸實農民,寧可自己吃苦受累,悄然地照顧老伴,支撐家庭,面對困難,不氣餒,不後退,一干就是十八年。

什麼是愛情?七旬老人照顧癱瘓臥床老伴兒,十八年,不離不棄!

尋醫問藥,傾情相守,我為你撐起一片天

為了治癒老伴的病,老範這些年沒少花錢,四處打聽尋醫問藥。家裡給兒子結婚後,手裡本就沒有什麼錢,老伴得病後,就更是雪上添霜了。可為了讓老伴能站起來,能正常生活,老範向親戚借,向朋友求。為了能給老伴去市醫院看病,2003年,老範毅然決定把自家的承包田轉讓給鄰居,老伴含淚地說:“地包出去了,家裡沒有收入了,將來的日子咋過呀?”老範卻說:“沒事,有病咱得看!”經過市醫院確診,孫淑雲的病只能維持治療,根本沒有康復的可能。在市醫院的走廊,老範揹著老伴失望地哭了。擦乾眼淚之後,還安慰老伴說:“大夫說你的病沒事,我們先回家用一段藥,過段時間再來。”村裡的左鄰右舍看到老範這樣執著為老伴看病,主動幫老范家幹一些農活,讓老範有充足的時間照顧老伴。也有人直接勸過老範:“你老伴的病治不好了,你也盡到力了,家都欠外債4萬多了,你就放棄吧!”老範卻說“為了我老伴,我就是有一分力,我也得使一分力。”最後,老範不惜向村鄰抬錢為老伴去大醫院看病,但老範善良的心並沒有感動老天,老伴的病依然沒有治好,還是癱瘓在床了。多年以來,在鄉村的幫扶下,老範勤勤儉儉,依靠低保讓老伴儘量減輕病痛,堅強的生活。

什麼是愛情?七旬老人照顧癱瘓臥床老伴兒,十八年,不離不棄!


不離不棄,相扶相守,你的笑臉是我最大的安慰

自從老伴孫淑雲癱瘓在床那天起,範如東就擔起了這個家的重任,他心想,雖然我不能讓老伴著站起來,但一定要伺候好老伴。由於怕老伴癱瘓得褥瘡,範如東每天都要幫她換洗衣服、擦身體、做按摩,妻子癱瘓的18年裡,範如東從沒好好地休息過,睡過一個安穩覺。在生活上,老範也是心裡只想著裝著老伴,生活簡樸的他總是想法設法的為老伴做點好吃的,看到老伴饞肉了,他就到集市上為老伴稱來半斤肉,給老伴煮熟透了,細心的為老伴撕好,送到老伴的嘴裡,可他自己卻捨不得吃一口。老伴邊吃邊哽咽地說:“老範,這些年我享福了,你受累了。”由於家裡給老伴給看病欠了不少的外債,為了還上欠的債務,老範省吃儉用,家裡的主食基本就是玉米麵,看到老伴不太愛吃玉米麵,他就把大米、白麵等細糧做給老伴一個人吃,村黨支部看到老範的困難,為他申報了低保,又從鄉里民政辦給爭取來了大米和白麵。感動的老範一個勁兒的說謝謝。

什麼是愛情?七旬老人照顧癱瘓臥床老伴兒,十八年,不離不棄!

十八年來,老範把照顧老伴當做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老範常說:“老夫老妻應該相互照顧,少年夫妻老來伴麼!我要繼續照顧好老伴,現在每天能和老伴說說話,看到她的笑臉,就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一個樸實的農民,精心照顧癱瘓的老伴18年,這是一種相守,是一種承諾,更是深深地愛。“不讓老伴多吃一點苦,所有苦難都自己擔”,他用自己的的行動為我們詮釋了一個人間的真愛。現在在長山村只要一提起範如東,老百姓都說:“老範好樣的,人的一生能遇到老範這樣的伴侶,就是最大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