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大將陳賡的愛將,名字也與陳賡的相似, 但比陳賡還要高壽

共和國有一位著名的將軍,名叫陳賡,很多對陳將軍不瞭解的人很容易把陳賡將軍的名字讀錯或者寫錯,陳賡將軍為共和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手下也是名將眾多,其中有一個人名字和陳賡將軍的名字在形態上非常相似,很多人也把他們二人的名字經常的弄混淆,此人的就是陳康。

此人是大將陳賡的愛將,名字也與陳賡的相似, 但比陳賡還要高壽

圖為成康將軍

前有陳賡,後有陳康,兩位又是上下級關係,情同手足,甚至經常和他們打交道的人也很容易把他們的名字在書上弄混淆,難以想象竟然有如此巧合的事情。最關鍵的是陳康亦是陳賡的愛將。

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是二人在軍職上卻相差比較大,陳賡是十大將軍之一,為大將軍銜,而陳康卻是中將軍銜,相差一級。

此人是大將陳賡的愛將,名字也與陳賡的相似, 但比陳賡還要高壽

圖為陳賡

話又說回來,陳康是何許人也?出生在湖北武穴的陳康自幼家境貧寒,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食不果腹是常有的事情,陳康在家中排行老五,但是卻生的機靈,據說有一位當地的小老闆看上陳康,和陳康的父親商量,想把陳康用三十塊大洋買下,來做自己的夥計,但是卻被陳康的父親一口回絕,在那個時期三十塊大洋是筆鉅款,但用陳康父親的話來說再窮也不能夠賣孩子。

正是因為父親的正派的思想,陳康才免於被埋沒,如果當時陳康父親是一位貪財之人,那麼陳康很有可能一輩子埋沒在那位小老闆的手下了。陳康十七歲加入家鄉的赤衛隊,1930年正式加入紅軍,後來也相繼成為紅軍將領。

此人是大將陳賡的愛將,名字也與陳賡的相似, 但比陳賡還要高壽

陳康將軍

陳康的晚年一直傾心於紅十五軍軍史的編寫,在紅軍史上紅十五軍的名氣沒有紅二十五軍的名氣大 ,這是因為紅十五軍存在的時間相對較短,後來被併入了紅四軍,再後來紅四軍發展成紅四方面軍。陳康在紅十五軍軍史的完善可謂是功不可沒。

當年紅四軍剛剛改編時候,陳康擔任的是班長,等到紅四軍發展成為紅四方面軍的時候,陳康已經是連指導員了。按時間來推算,其實陳康來紅四方面軍的時間比陳賡要早。

陳康和陳賡結緣,還要從1935年說起,這時候的陳康已經當上了副團長了,可是在一次戰爭中,子彈差點擊中他的心臟;陳康也因此在鬼門關內走了一趟。抗日戰爭時期,陳康被調到新四軍,成為彭雪峰的部下,可是陳康卻要求轉回老部隊,就這樣陳康又重新回到129師任職,後來又被調配到386旅擔任副團長,接著又任職722團擔任團長。

此人是大將陳賡的愛將,名字也與陳賡的相似, 但比陳賡還要高壽

就這樣,幾經週轉,陳康成為了陳賡的部下。一直到解放戰爭時期,陳康一直在陳賡手下任職,在解放戰爭時期,陳賡已經是第四縱隊的司令員了,手下直管三個旅,其中第十三旅就是陳康擔任旅長;話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就解放戰爭時期一個經典戰役——豫西牽牛。這場戰役中陳康的第十三旅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正是陳康的第十三旅奉命執行牽牛任務,一步一步的把國民黨李鐵軍的兩萬多軍隊帶進了解放軍的包圍圈,在後來從李鐵軍的被俘士兵口中得知,這次戰爭的失敗並不是實力不如解放軍,而是多半被解放軍拖垮了士氣,拖垮了陣腳。

再後來,陳賡升任第四兵團的司令員,所轄的386旅改編為第十三軍,軍長是周希漢,而陳康擔任的是副軍長,陳賡兵團解放雲南,但是第十三軍揮師直接打到了西雙版納。可以說陳康和陳希漢的第十三軍為解放雲南立下了汗馬功勞。

此人是大將陳賡的愛將,名字也與陳賡的相似, 但比陳賡還要高壽

共和國建立之後,陳康去了哪?陳賡被勝任為大將,而陳希漢和陳賡勝任為中將並且,陳康接替陳希漢成為第十三軍的軍長,再後來陳康調至蘭州軍區擔任副司令員、昆明軍區副司令員、雲南軍區做軍區司令等要職,一直到2002年陳康以92歲高壽去逝,比陳賡的歲數還要高。一代將軍就此離世,然而為共和國立下的赫赫軍功將會永遠被後世所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