歟城大橋走過了八百多年後,一紙拆除大橋的文稿宣告了它的終結


歟城大橋走過了八百多年後,一紙拆除大橋的文稿宣告了它的終結

1

海鹽縣歟城大橋位於歟城(今改名於城,為方便起見,文中統稱歟城)鎮東,橫跨鹽嘉塘,是海鹽少有的古建築之一。

大橋初建於宋紹興三年(1133),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海鹽有史料記錄的最久遠的古橋。

從明代《海鹽縣圖經》到清光緒《海鹽縣誌》再到新編《海鹽縣誌》,都沒有缺少對這座大橋的介紹。新編《海鹽縣誌》把橋的建成寫入海鹽歷史大記事錄,可見其重要性。

歟城歷史上確實有過城池,城不大,城牆高一丈,周長只有一里,正是因為有了歟城這座城池,大橋才得以冠名歟城大橋。有關歟城的歷史還可以追溯到更早。

春秋時期,吳越爭霸,處於吳根越角的嘉興是兩國戰爭的前線。

為此,人們廣築城邑,用以屯兵戍守。當時歟城為嘉興一帶的“八城”之一。

歟城大橋走過了八百多年後,一紙拆除大橋的文稿宣告了它的終結

2

自從歟城大橋在宋代第一次建成後,以後的幾百年裡,大橋多次倒塌。

其原因主要是大橋處於河面寬闊的官塘,所處位置河闊土疏,又是多股水流交匯處,特別是天目諸山之水經硤川分流來到歟城後匯聚再分流,這一帶水流湍急,同時河上船隻往來頻繁,隨著水衝船撞,大橋極易被撞壞或沖垮。

然而,海鹽人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在大橋一次次倒塌後,又一次次把它重新建起。據文獻記載,明宣德年間,海鹽人金文富主持修復大橋。

之後,到了弘治元年(1488)又再次重修。那次重修,人們總結修橋經驗,經過縝密思考與計算,將過去的三孔改為一孔,並將兩邊橋堍延長:“今長十有九丈四,兩垂入平壤,並三洞為一,跨水六丈,其崇半實倍於虛,足以御激撞,下有重附,上有欄壓,側有倚柱,中勢正圓壁立,礱琢累築,外內精密,大致視昔不侔。”

從這些文字中足可體味出當時建橋者們嚴謹的建設態度和責任心。歟城大橋在明嘉靖年間和清乾隆年間又進行過兩次重修。

歟城大橋走過了八百多年後,一紙拆除大橋的文稿宣告了它的終結

景星橋

到了清同治年間,大橋橋身又出現倚偏,清光緒十六年,徐用福等有識之士再一次發起籌資修橋,大橋得以再次重修,這是史料記載中的歟城大橋的第五次重修。

這座重建的單孔拱形大橋用巨型條石砌成,全長四十九點四米,橋面寬五米,橋堍寬五點一五米,高七點五二米,南側有石階五十四級,北側有五十三級石階,以青石刻《大橋碑記》置於離大橋不遠的構塍廟中,並在橋堍建一涼亭,取名“徐來”,寓清風徐來之意,供路人小憩、賞景。

橋上有楹聯,

東側為:“西流硤石,東接秦溪,帆影飛歸青雀舫;南注海昌,北連鴛水,櫓聲蕩入碧雲天。”

西側是:“虹影喜重輝,試看秋水長天,舳艫千里;鳩工成不日,從此夕陽古渡,鎖鑰雙流。”

可惜到而今,這碑、亭、廟都先後被毀。

歟城大橋在風風雨雨中走過了八百多年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一紙拆除大橋的文稿宣告了它的終結,大橋和人們作了永遠不能再見的再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